蔥白湯
CONG BA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蔥白湯為一常見的中醫方劑,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初期所導致的症狀,如發熱、頭痛、鼻塞等。其組成中包含蔥白、生薑、淡豆豉等成分,其中加入川芎,是因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在本方中,川芎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血液運行不暢,特別是對頭部的供血,有助於緩解風寒感冒常見的頭痛、頭暈症狀。此外,川芎還能協同方中其他藥物,增強散寒解表的作用,使整個方劑達到更好的療效。因此,川芎在蔥白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治未病”及“辨證施治”的原則,既可預防病情惡化,又能針對症狀進行有效調理。
蔥白湯為一經典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初期所引發的症狀,如頭痛、身痛、無汗等。其方中包含蔥白、生薑、大棗等,而加入當歸這一味藥材,則是出於調和營血與提升療效的考量。當歸,性溫味甘辛,入肝、心、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在風寒感冒時,人體易出現營衛不和,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而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藥物能更有效地到達病灶,增強發汗解表的作用。此外,當歸還可緩解因感冒引起的頭痛、肢體酸痛,並有助於預防感冒後的疲勞感。因此,當歸在蔥白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治病求本”與“辨證施治”的原則,通過調節人體內環境,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蔥白湯作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成分精妙,旨在調理人體陰陽平衡,對抗外感風寒引起的各類症狀。在該方劑中,白芍(芍藥)扮演著關鍵角色。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在蔥白湯中加入白芍,主要目的在於調和營血,緩解因風寒侵襲導致的肌肉緊繃與疼痛,尤其對於治療感冒初期的頭痛、身體酸痛有獨特療效。此外,白芍還能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對外界病邪的抵抗力。結合蔥白的發汗解表作用,兩者相輔相成,既可促進汗腺分泌,驅散肌表風寒,又能內調臟腑,使整體療效更為全面。因此,白芍在蔥白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標本兼治的治療原則。
蔥白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等。其組成除蔥白外,還包括了熟地黃。熟地黃,又稱生地黃之炮製品,性味甘、微溫,歸肝、腎經。在本方中,熟地黃主要扮演著滋陰補血的角色。風寒侵襲人體時,易損耗體內津液,導致陰虛血弱。熟地黃能滋養肝腎之陰,補充流失的津液,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助於疾病恢復。此外,它還能調節體內的水液代謝,緩解因風寒引起的頭痛、肢體酸痛等症狀。因此,將熟地黃納入蔥白湯中,不僅能增強方劑的溫通散寒效果,更兼顧了滋陰補血,使整體療效更加全面,尤其適合體質偏虛或久病之人使用。
蔥白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除蔥白外,更加入人參為主要成分之一,此選用背後蘊含深遠醫理。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在中醫裡被視為補氣聖品,能大補元氣,復甦精神。《本草綱目》記載其「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故在多種方劑中擔任要角。在蔥白湯中,人參與蔥白相輔相成,蔥白發汗解表,人參則固本培元,兩者結合,既可藉由蔥白開腠理、散風寒,又能通過人參強化體質,預防因虛致病,尤其適合於治療因氣虛所致的感冒初期症狀,如體虛易感、乏力倦怠等。此配伍彰顯了中醫辨證施治、標本兼顧的治療原則。
蔥白湯為一方常見於風寒感冒治療之經典方劑,其組成除蔥白外,還包括了白朮這一重要成分。白朮,在中醫學中被視為健脾益氣之上品,其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本草綱目》記載其能補脾和胃,利水消腫,止汗安胎,對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在蔥白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為了調理脾胃,增強人體對風寒邪氣的抵抗能力。感冒初期,人體正氣往往受損,尤其是脾胃功能易受影響,導致運化失常。白朮能夠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吸收,恢復脾胃正常機能,從而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加速病情好轉。此外,白朮還能協同其他藥物,如蔥白解表散寒,共同發揮治療風寒感冒的作用。總體而言,白朮在蔥白湯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既增強了人體正氣,又有效地驅除了外感邪氣。
蔥白湯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蔥白辛辣之性: 蔥白性辛溫,具發散、解表之效,但過於辛辣,容易刺激腸胃。甘草性甘平,味甘能緩解辛辣,味平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溫和,避免刺激腸胃,更易於人體吸收。
- 增強藥效,增強抗病毒能力: 甘草本身具有抗病毒、抗炎的功效,與蔥白合用,能增強藥效,共同發揮抗病毒、解表的作用,有效緩解感冒初期症狀。
蔥白湯中加入陳皮,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行氣化痰:蔥白性溫,散寒解表;而陳皮味辛,性溫,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二者合用,可增強行氣化痰之效,尤其適合寒邪犯肺、痰多咳嗽的患者。
二、調和脾胃:蔥白辛溫,能開胃健脾;陳皮理氣健脾,能消食化滯。二者配伍,可調和脾胃,增強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蔥白湯為一常見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初期所導致的症狀,如頭痛、鼻塞、咳嗽等。其組成包括了蔥白、生薑、大棗等溫通散寒的藥材,而香附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成分。香附,又名莎草根,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在蔥白湯中加入香附,不僅能增強整個方劑的行氣活血作用,還能調節肝氣,使藥效更全面。肝主疏泄,與人體氣機暢通密切相關,風寒侵襲時,易致氣滯,香附的應用正可緩解此情況,促進氣血流通,加速病癒。此外,香附還能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目的,使整體療效更加顯著。
蔥白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初期,症見發熱輕微、惡寒重、無汗等症狀。方中蔥白辛溫,能發散風寒、通陽開腠理;而加入五味子,則是取其酸溫之性,具有收斂肺氣、止汗固表的功效。五味子在方中的應用,不僅能輔助主藥蔥白發汗解表,還可防止因發汗過猛導致的津液耗損,起到調節體內陰陽平衡的作用。此外,五味子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對風寒感冒的預防和治療都有積極意義。整體而言,五味子在蔥白湯中的運用,體現了中醫“汗法”與“固表”相結合的治療原則,使方劑既能有效驅邪,又能保護正氣,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蔥白湯中添加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潤肺: 蔥白性溫,可散寒解表;麥門冬性寒,可清熱潤肺。兩者合用,可發揮清熱解表、潤肺止咳之效。適用於風寒犯肺、咳嗽氣喘,症見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白等。
- 養陰生津: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之效,可滋潤肺燥,緩解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蔥白則能開宣肺氣,有助於麥門冬潤肺生津作用的發揮。
蔥白湯為一常見的中醫治療感冒及風寒之方劑,其組成除了蔥白外,還包括了續斷等多種中藥材。續斷,性溫味苦辛,歸肝腎經,有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之效。在蔥白湯中加入續斷,主要是取其溫腎助陽、祛寒濕的作用。當人體感受風寒侵襲,不僅肺衛受邪,風寒亦易下注腰腳,造成腰膝酸痛,此即所謂“寒邪下注”。續斷能溫通腰腳,使寒濕得去,疼痛得以緩解。此外,續斷還能固攝精氣,對於因風寒導致的體虛乏力、腰膝酸軟等症狀亦有裨益。因此,在蔥白湯中加入續斷,既增強了發汗解表之力,又兼顧了固本培元之功,使整個方劑更為全面地對抗風寒之邪,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蔥白湯為一常見的中醫方劑,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所引發的症狀,如頭痛、鼻塞、喉嚨痛等。其組成包括了蔥白、生薑、大棗以及黃芩等藥材。黃芩作為其中的一味藥,其性味苦寒,歸肺、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在方中,黃芩主要用於清解上焦風熱,防止風寒感冒轉化為風熱感冒,同時兼顧清熱解毒,以應對可能伴隨的咽喉腫痛。黃芩還能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抗感冒病毒,加速病情好轉。因此,在蔥白湯中加入黃芩,不僅能增強整體療效,還能防止病情惡化,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蔥白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蔥白辛溫,能發汗解表,散寒止咳;紫蘇葉辛溫,能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兩者搭配,可增強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效,尤其適用於風寒感冒所致的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
- 調和氣血,助藥力: 紫蘇葉具有行氣和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有助於提升蔥白湯的療效,使藥效更顯著。
蔥白湯為一常見之解表散寒方劑,主要針對風寒感冒所引起的症狀,如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等。其組成除蔥白外,還加入了紫菀。紫菀在中醫中被視為一味性溫、味甘苦、歸肺經的藥材,具有止咳化痰、潤肺下氣之效。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紫菀能「主心腹積聚,咳嗽上氣」,即對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療效。將其加入蔥白湯中,可增強治療風寒咳嗽的能力,使藥方不僅能解表散寒,還能深入肺部,解決因外感風寒而引發的咳嗽問題。此外,紫菀亦能調理肺氣,對於長期咳嗽導致的肺虛患者,也能起到補益作用,使整個藥方更全面地對待病患,達到既解表又固本的效果。
蔥白湯的組成中,包含蔥白,主要原因有二:
一、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散寒止痛、宣肺止咳的功效。蔥白中含有揮發油、大蒜素等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具有很好的療效。
二、蔥白可起到引藥入肺的作用。蔥白辛散之性,能引藥氣直達肺部,增強藥效,治療風寒感冒時,常用於配合其他藥材,如生薑、生薑等,共同發揮解表散寒的作用。
蔥白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正氣:蔥白性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散寒之效,而黃耆則為補氣要藥,能益氣固表、扶正祛邪。兩者結合,可溫補脾肺,增強人體正氣,有效抵抗外邪入侵,尤其適用於風寒感冒初期,症狀為發熱、鼻塞、流清涕等。
2. 協調藥性:蔥白辛溫,能助藥力直達病所,而黃耆性甘溫,能緩和蔥白的辛辣之性,使其溫而不燥,使藥性更加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主治功效
蔥白湯方劑組成介紹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白朮: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陳皮: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蔥白: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
當歸: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黃芩: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黃耆: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麥門冬: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人參: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熟地黃: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五味子: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香附: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續斷: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紫蘇葉: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紫菀: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等功效。
總結
蔥白湯中藥方劑,具有安胎、補氣、調經、止痛、止血、解毒等功效。適用於懷孕七個月的時候,胎兒在肚子裡動得很頻繁,而且不安寧。
傳統服藥法
蔥白(切)1升,阿膠(炙)3兩,當歸3兩,續斷3兩,芎藭3兩,銀隨多少。
上切。
以水1鬥,先煮銀,取7升,去銀,納余藥,煎取2升半,納膠令烊。分3服,不愈更作。
本方方名,《醫方類聚》引《胎產救急方》引作「續斷蔥白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蔥白湯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在服用前,應先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蔥白湯, 出處:《傷寒總病論》卷三。 組成:連須蔥白(寸切)半斤,生薑2兩。 主治:傷寒發汗後,或未發汗,頭痛如破。妊婦傷寒,憎寒發熱。
蔥白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四。 組成:蔥白(切)7莖,甘草(炙)2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半,生薑(切)1兩。 主治:金石毒腳氣。
蔥白湯, 出處:《千金》卷十八。 組成:蔥白2-7莖,烏頭半兩,甘草半兩,珍珠半兩,恆山半兩,桃葉1把(一作枇杷葉)。 主治:冷熱膈痰,發時頭痛悶亂,欲吐不得者。
蔥白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二。 組成:川芎、當歸、白芍、熟地、人參、白朮、甘草、陳皮、香附、五味子、麥冬、川斷、黃芩、紫蘇、紫菀、蔥白、黃耆。 主治:養肺。主治:妊娠七月,胎動不安。
蔥白湯,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四。 組成:橘皮(洗,切)3兩,葵子1兩,蔥白3莖(切)。 主治:卒暴小便不通,臍腹膨急,氣上衝心,悶絕欲死,由忍尿勞役,或從驚恐,氣無所伸,乘並膀胱,氣衝脬繫不正,脈右手急大。
蔥白湯, 出處:《千金》卷二。 組成:蔥白(長3-4寸)14莖,半夏1升,生薑8兩,甘草3兩,當歸3兩,黃耆3兩,麥門冬1升,阿膠4兩,人參1兩半,黃芩1兩,旋覆花1合。 主治:妊娠七月,忽驚恐搖動,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脈若傷寒,煩熱腹滿短氣,常苦頸項及腰背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