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達原飲

CHAI HU DA YU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重訂通俗傷寒論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肝經 14%
肺經 13%
脾經 13%
膽經 11%
大腸經 10%
心經 8%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心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滑脈,緊脈

舌象舌苔黃膩

疼痛胸悶胸痛,肋間神經疼痛

症狀心胸煩熱,腹瀉,大便秘結,嘴裡發苦,食慾不振,口臭,發燒,忽冷忽熱,暈眩,多痰,口乾口渴,心情煩燥

現代疾病胸膜炎,感冒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達原飲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柴胡達原飲以柴胡、黃芩等苦寒藥為主,性質偏寒,容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苦寒之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2. 增強療效:甘草具備緩解疼痛、解毒、抗炎等功效,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能增強柴胡達原飲的整體療效。例如,甘草能與柴胡共同發揮疏肝解鬱、降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情緒不暢等症狀。

柴胡達原飲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檳榔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殺蟲止痛之效。對於柴胡達原飲所治的肝鬱氣滯、胸脅脹痛、脘腹脹滿等症,檳榔可通過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改善氣機阻滯,緩解疼痛。
  2. 降逆止嘔,消食化積:檳榔能降逆止嘔,對於肝鬱氣滯所致的嘔吐,或因食積不化所致的脘腹脹滿、嘔吐,檳榔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柴胡達原飲方中加入草果,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和胃,行氣止痛:草果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柴胡達原飲主治寒熱往來、胸脅脹痛、脘腹痞悶等症,草果可溫中散寒,緩解胸脅脹痛,並促進腸胃蠕動,利於消化吸收,減輕脘腹痞悶。
  2. 芳香闢穢,增強療效:草果氣味芳香,具有闢穢除臭的功效,可改善藥液氣味,增加患者服用意願。同時,草果的芳香之氣亦能增強藥物療效,使藥力更易於到達病竈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柴胡達原飲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表退熱: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解表退熱、疏肝解鬱之功效。此方旨在治療外感風寒,兼有肝鬱氣滯之症,柴胡能疏散風寒,解表退熱,同時兼具疏肝解鬱之效,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2. 疏肝解鬱:柴胡不僅能解表退熱,更能疏肝解鬱,調節氣機。肝氣鬱滯常伴隨胸脅脹痛、食慾不振、情緒抑鬱等症狀,而柴胡能疏通肝氣,使氣機調暢,從而緩解肝氣鬱滯引起的各種不適。

柴胡達原飲中加入荷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暑: 荷葉性寒,味甘,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濕止渴、生津止血的功效。柴胡達原飲以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為主要功效,加入荷葉可增強其清熱解暑之效,適用於暑熱傷津、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等症狀。
  2. 和胃降逆: 荷葉能升發脾胃之氣,降逆止嘔,對於暑熱引起的胃氣上逆、嘔吐腹脹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柴胡達原飲中,柴胡疏肝解鬱,黃芩清熱燥濕,與荷葉相配,可起到和胃降逆、清熱解毒的協同作用。

柴胡達原飲中加入黃芩,主要是針對其清熱解毒、瀉火止痢的功效。

  1. 清熱解毒: 柴胡達原飲主要用於治療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等症狀,而黃芩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
  2. 瀉火止痢: 柴胡達原飲中加入黃芩,還能有效控制腸道炎症,起到瀉火止痢的作用,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總而言之,黃芩在柴胡達原飲中起到清熱解毒、瀉火止痢的作用,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療效更加顯著。

柴胡達原飲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具有宣肺利咽之效,可開宣肺氣,利咽喉,對於柴胡達原飲所治療的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輔助作用。
  2. 和解表裏:桔梗可和解表裏,使藥力更能通達表裏,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柴胡達原飲以柴胡疏肝解鬱,黃芩清熱瀉火,而桔梗的加入則有助於藥力更全面地作用於體內,提高療效。

柴胡達原飲方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青皮味苦辛,性微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功效。柴胡達原飲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悶等症,青皮可與柴胡、枳殼等藥物協同作用,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達到止痛的效果。
  2. 降逆止嘔,和胃降逆: 青皮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肝鬱氣滯導致的嘔吐,可起到緩解的作用。柴胡達原飲中,青皮還可與生薑、半夏等藥物配合,和胃降逆,改善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柴胡達原飲中加入枳殼,主要是因為枳殼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1. 疏肝理氣: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能疏肝理氣,消食化積,對於柴胡達原飲中肝氣鬱結、胸脇脹滿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2. 行氣導滯: 枳殼能行氣導滯,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對於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脾胃不和、脘腹脹滿等症狀,也能起到改善作用。

因此,枳殼在柴胡達原飲中,不僅能疏肝理氣,也能助消化,起到協同作用,加強方劑的療效。

在柴胡達原飲中加入厚朴,主要是因為厚朴具有以下作用:

  1. 燥濕化痰:厚朴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濕氣,對於濕重於熱的情況特別有效,可以減少體內的痰濕,從而改善由濕氣引起的症狀。
  2. 溫中下氣:厚朴具有溫中下氣的作用,能夠調節中焦(即脾胃區域)的氣機,幫助消化,緩解脹滿感。
  3. 宣暢氣機:厚朴能幫助宣暢中焦的氣機,讓氣機運行更加順暢,有助於消除脹滿和不適感。
  4. 開胃消食:厚朴還可以開胃消食,對於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的情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方劑介紹


柴胡達原飲

柴胡達原飲主要功效是「通達膜原,祛濕化痰」,主治:傳染性疾病(瘟疫),導致痰濕阻塞膜原的現象,症狀包括:瘧疾、發熱、忽冷忽熱、胸部悶脹滿、心煩意亂、頭暈口膩、痰液不順暢、舌苔白厚如積粉,口乾舌燥,脈象滑而緊。

要探討這個方劑之前,要先來理解是什麼是「膜原」?這個概念在中醫界存在著很多爭議,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這是在描述什麼?

「膜原」的概念源自於《黃帝內經》,書中提到:「寒氣客於腸胃,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 」《黃帝內經太素》提到:「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

白話意思是說:寒氣侵入腸胃和膜原之下,使得血液無法正常分散,小血管緊縮導致疼痛。《黃帝內經太素》認為是寒氣停留而不散,轉移到腸胃外部,位於膜原之間。

後代認為膜原在腸胃的外部,約在「橫膈膜」附近,屬於「半表半裏」的位置,後代的溫病學派對於這個觀念極為重視。

古代中國人從瘟疫中觀察「膜原」的概念
古代中國人從瘟疫中觀察「膜原」的概念

明朝醫家吳又可,在他生存的年代遇到了瘟疫,許多人染疫死亡,他當時在治療病患的過程中,持續提出新的治療方法與膜原的概念。

他觀察到當時流行的瘟疫初期症狀,既非一般的外感表證,也不是典型的裡證,而是表現為怕冷、高燒、脈數而不浮不沉等現象。

他認為瘟疫是由天地間的厲氣所造成,厲氣從口鼻進入身體,它不會停留在臟腑內,也不會停留在經絡外,而是位於脊椎兩側的肌肉、筋膜和相關組織之內,離表皮不遠,靠近胃部,這是表裡之間的分界,也就是所謂的「半表半裡」,這就是「膜原」。

關於他對於瘟疫的看法,提出新的的中藥運用,在當時拯救了無數的人,可以觀看以下影片:

不過說實在的,雖然以上文字都是中文,大家還是看不懂這是什麼?只知道「膜原」不能算是一種器官,是一種「半表半裡」的概念。

而這其實與《傷寒論》的「少陽病」概念是一致的,只是治療的中藥組成不一樣。

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溫疫邪氣從呼吸道入侵容易造成「少陽經」(三焦經、膽經)氣機不暢以及痰濕,進而影響心神和清陽,表現為心煩、頭暈及各種痰濕症狀。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在炎熱的天氣下,就是會快速提升「少陽經」(三焦經、膽經)的能量。而基於經絡能量的連動性,會帶動「陽明經」大腸經與胃經的能量,所以體內都是少陽火氣、陽明火氣。

直至2024年的今天,台灣地區每年新冠病毒大量感染的季節都是夏季,就是「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大腸經與胃經)能量大幅提升的季節。

除了火氣還不足形容這種瘟疫的狀態,還要再加上「濕氣」。由於 《傷寒論》之中,對於改善濕熱的論述很少,尤其是去濕氣的中藥更少,這就足以解釋為什麼當時運用《傷寒論》的中藥治療效果不佳。

古代的瘟疫除了火熱,還伴隨著濕氣
古代的瘟疫除了火熱,還伴隨著濕氣

因此,明朝當時的瘟疫主要是痰濕火熱的症狀,其中濕邪比熱邪更為突出。在這種情況下,邪氣不在身體表面,因此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

同時,由於胃腑功能較弱,也不宜使用強烈的攻下法。所以運用「柴胡」和「黃芩」來透達表熱,將位於半表半裡的外邪引出體外,以清除外邪。

「柴胡」可以幫助調整膜原區域的氣機運行,是這方藥的主要成分可以「退寒熱」。「黃芩」能幫助清除體內的熱氣和毒素,更可以清熱燥濕。

運用「枳殼」、「桔梗」,一個提升氣機,一個下降氣機,共同調節上焦的氣機。運用「厚朴」和「草果」可以幫助開竅、清除濕氣,並調節中焦的氣機運行。

運用「檳榔」和「青皮」可以幫助向下疏通氣機,化解體內的結滯和痰積。運用荷葉梗能幫助邪氣從體內透出,促進邪氣的排出。

最後結合「炙甘草」能補充體力,調和中焦的功能,並協調整個方劑中的藥材作用。

本方通過開通膜原、調和表裡,使三焦保持通暢,從而達到驅邪、清熱、化濕的目的。

柴胡達原飲與「截瘧七寶飲」、「清脾飲」類似,三者皆含有厚朴、青皮、草果、甘草等理氣化痰燥濕成分,但各有特點。

運用中藥改善忽冷忽熱現象
運用中藥改善忽冷忽熱現象

吳又可的觀念在後代有很多支持者,例如《友漁齋醫話》、《金匱翼》、《目經大成》、《銀海指南》、《廣瘟疫論》、《重訂廣溫熱論》...等等都廣為支持。

後代人也提出不同看法,古書《知醫必辨》就提出,吳又可認為臨床上幾乎都是溫疫病例,而傷寒病例極少,既然是熱性疾病,也可以用三承氣湯,為什麼一定要用達原飲?

古書《皇漢醫學》中也提出「求真按:用達原飲,不如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就是治療少陽病的典型方劑。

直至現代,本方依然適用於感冒、流感以及不明原因發燒、不規則性的發熱患者,症狀包括忽冷忽熱、胸部脹滿、舌苔白而粗糙如積粉、脈象弦滑等,都可以運用。

傳統服藥法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對於濕熱內蘊而熱重於濕的情況,不適合使用本方。原著提到,如果濕氣已經散去,熱氣已經透出,相火十分旺盛,再使用此方反而會助長相火,導致膽汁消耗與肝陰受損,進而可能引起火旺生風、抽搐等併發症。使用時應特別謹慎。

柴胡達原飲的經絡型態


可運用柴胡達原飲的經絡型態,應該就是夏季常見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常見於脾經、膀胱經虛證,「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大腸經與胃經實證的經絡現象。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達原飲,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二。 組成:柴胡1錢半,生枳殼1錢半,川朴1錢半,青皮1錢半,炙草7分,黃芩1錢半,苦桔梗1錢,草果6分,檳榔2錢,荷葉梗5寸。 主治:和解三焦。主治:濕重於熱,阻滯膜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