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槐角4兩(炒黃),地榆(炒黑)2兩,地黃(炒焦)2兩,黃芩(炒)2兩,荊芥(炒)2兩,枳殼1兩5錢,歸尾1兩。
上共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空心白滾湯送下,日2次。
忌煎炒熱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作用,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槐角地榆丸, 出處:《外科大成》卷二。 組成:槐角4兩(炒黃),地榆(炒黑)2兩,地黃(炒焦)2兩,黃芩(炒)2兩,荊芥(炒)2兩,枳殼1兩5錢,歸尾1兩。 主治:痔漏腫痛出血。
槐角地榆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組成:槐角8兩,防風4兩,黃柏6兩,當歸4兩,大艽4兩,枳殼4兩,地榆炭4兩,山梔4兩,熟軍4兩,黃連2兩,生地4兩,黃芩4兩。 主治:清熱涼血。主治:腸風便血,大腸積熱,絡脈受傷,先血後便,痔瘡下血,痔瘡破裂,淋漓下血,搔癢難堪,疼痛異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