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活命金丹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解痙的功效。活命金丹旨在救治跌打損傷、骨折等症,川芎可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清熱解毒: 川芎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其他藥物,消除瘀血、炎症,防止感染,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川芎在活命金丹中發揮着行氣止痛、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活命金丹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性之功效。活命金丹方劑中,多為性味較烈之藥物,甘草可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傷正。
二、 保護脾胃: 甘草入脾胃經,可益氣健脾,保護脾胃不受藥物刺激。活命金丹多用於急症,患者脾胃功能可能較弱,甘草能緩解藥物對脾胃的負擔,增強療效。
活命金丹方劑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解肌退熱: 葛根具有解肌退熱之效,可疏解表邪,緩解發熱、惡寒、頭痛等症狀。活命金丹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急症,葛根的解肌退熱功效有助於緩解發熱症狀,為後續藥物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
- 通經活絡: 葛根具有通經活絡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運。活命金丹中常配伍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物,葛根的通經活絡功效可輔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藥力運行,提高療效。
活命金丹中添加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外邪入侵或內火上炎導致的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
2. 開竅醒神: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可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對於一些因熱毒入腦或外邪侵犯導致的昏迷,冰片能起到一定的醒腦開竅作用。
因此,冰片在活命金丹中發揮著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活命金丹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 開竅醒神,救逆回陽: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入心、脾經,能開竅醒神,救逆回陽。活命金丹主治危急重症,如昏迷、厥逆、寒邪入體等,而麝香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起到開竅醒神、回陽救逆的功效。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麝香亦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活命金丹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川芎、當歸等,共同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使患者迅速恢復元氣。
活命金丹中加入牛黃,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牛黃為牛膽結石,性寒味苦,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解毒: 可清解熱毒,尤其對心火亢盛、熱毒熾盛所致的昏迷、驚厥、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 開竅醒神: 可開竅醒神,用於治療熱病昏迷、神志不清、中風痰迷等症狀。
因此,活命金丹中加入牛黃,旨在以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治療熱病、中風、昏迷等急症,達到救治生命之目的。
活命金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活命金丹多用於亡陽證,如寒邪侵襲,陽氣衰敗,表現為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等症狀。肉桂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有助於回陽救逆,恢復人體正氣。
- 助藥力,增效作用: 肉桂味辛,能促進藥物運行,增強藥力,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活命金丹中其他藥物如人參、附子等,也具有溫補陽氣的作用,肉桂的加入可助其藥力,加強溫陽散寒的效果。
活命金丹方劑中包含大黃,其主要原因在於大黃的瀉下通便功效,可幫助清除腸道積熱,緩解便祕,並促進血液循環。
活命金丹主要用於治療熱毒攻心,心煩躁熱,神昏譫語,腹脹便祕等症狀。大黃性寒,味苦,入大腸經,可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深入病竈,達到治療效果。
活命金丹中包含芒硝,其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其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通便解毒之功效。在活命金丹中,芒硝可配合其他藥物,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病症。
- 引藥下行:芒硝質地潤滑,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促進藥力到達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在活命金丹中,芒硝可引導其他藥物進入腸道,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活命金丹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其具有鎮心安神、解毒止痛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古人認為其可鎮驚安神,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狂躁等症狀。
此外,硃砂還有解毒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熱毒攻心、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疾病。因此,在活命金丹中加入硃砂,是為了發揮其鎮心安神、解毒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活命金丹方中含有青黛,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方中加入青黛,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尤其針對外感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二、 涼血止血:青黛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出血症,如吐血、衄血、便血等。活命金丹方中,青黛的加入,有助於清除血中熱毒,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止血的效果。
活命金丹方劑中,加入薄荷,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薄荷性涼,味辛,具清熱解毒之效。活命金丹主要針對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等症狀,薄荷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 疏風散寒:薄荷亦能疏散風寒,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薄荷可起到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
因此,活命金丹中加入薄荷,不僅能清熱解毒,還可疏風散寒,達到綜合治療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活命金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範疇廣泛,涵蓋風痰閉阻、熱毒壅滯之證,主要針對「中臟」重症,如昏迷不語、半身不遂,兼治痰涎壅塞、咽喉不利、牙關緊閉等急症。其擴展應用包括:
- 開竅醒神:藉麝香、龍腦、牛黃等香竄之品,通關透絡,提振神志,改善中風閉證。
- 清熱解毒:板蘭根、青黛、甜消、川大黃等清熱瀉火,化解藥毒、熱毒所致之發熱腹脹、二便不利。
- 化痰通絡:川芎、犀角(生犀)、辰砂等活血化痰,針對頑痹、痰涎上潮之病機。
- 瀉下逐瘀:大黃、芒硝(甜消)導熱下行,治上實下虛、氣閉面赤之實熱證。
- 餘熱調理:薄荷、葛根輕清透散,用於汗後餘熱不退或小兒驚熱。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芳香開竅為核心:
- 麝香、龍腦、牛黃:直入心包,開竅醒神,針對中臟神昏不語,符合「涼開」之法。
- 真金箔衣:取其鎮驚安神之效,助穩定神魂。
清熱解毒與瀉下並行:
- 板蘭根、青黛:清熱涼血,解疫毒、熱毒(如《御藥院方》改貫眾,加強疫毒防治)。
- 大黃、甜消:瀉熱通腑,使邪熱從二便出,治發熱、胸膈痞滿等實證。
痰瘀同治:
- 川芎(或貫眾)、生犀:活血散瘀,通絡透邪;犀角(現以水牛角代)清心涼血,防熱入營血。
- 辰砂、珠子粉:鎮驚安神,兼化痰涎,治小兒驚熱。
輕透餘熱與調和藥性:
- 薄荷、葛根:辛涼透表,疏解殘留熱邪;《御藥院方》改乾薑,或為反佐防寒涼太過。
- 甘草、蜂蜜:和緩藥性,護胃安中,與瀉下藥配伍防傷正。
綜論:此方以「開竅—瀉熱—解毒—化痰」為主軸,適用於風痰、熱毒、瘀血交織之實熱閉證,尤重急症處理。其組方層次分明,既承襲唐宋以降「涼開」思路,又融匯瀉下、清熱、鎮驚諸法,體現攻邪為先的治療策略。
傳統服藥法
川芎1兩,甘草1兩,板蘭根1兩,葛根1兩,龍腦2錢,麝香2錢(研),牛黃(研)5分,生犀3錢,桂3錢,珠子粉半兩,川大黃2兩半,甜消1兩,辰砂4錢(一半為衣),青黛3錢,薄荷5錢。
上為細末,煉蜜同水浸蒸餅糊為劑,每一兩作十丸,別入朱砂為衣,就濕以真金箔四十葉為衣,瓷器內收貯,多年不壞。
如風毒,茶清送下;解毒藥,新冷水化下;余熱勞病及小兒驚熱,薄荷湯化下。
方中川芎、葛根,《御藥院方》作貫眾、乾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活命金丹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活命金丹, 出處:《醫學啓源》卷中。 組成:川芎1兩,甘草1兩,闆蘭根1兩,葛根1兩,龍腦2錢,麝香2錢(研),牛黃(研)5分,生犀3錢,桂3錢,珠子粉半兩,川大黃2兩半,甜消1兩,辰砂4錢(一半爲衣),青黛3錢,薄荷5錢。 主治:風中臟,不語,半身不遂,肢節頑痹,痰涎上潮,咽嗌不利,飲食不下,牙關緊禁。及解一切藥毒,發熱腹脹,大小便不利,胸膈痞滿,上實下虛,氣閉面赤,汗後餘熱不退,勞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