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朱膏
XIONG ZH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5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雄朱膏中含有硃砂,主要源於其鎮心安神之功效。
硃砂為硫化汞的礦物,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古代醫家認為,硃砂能鎮攝心神,消除煩躁不安,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恍惚等症狀。
此外,硃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瘡瘍腫毒。因此,雄朱膏中加入硃砂,意在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雄朱膏中包含芒硝,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 芒硝性寒,味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之功效。雄朱膏多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而芒硝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雄黃等藥物,能有效治療外傷感染、瘡瘍等疾病。
- 引藥入藥: 芒硝具有引藥入藥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物深入病竈,發揮更有效的治療效果。雄朱膏中包含多種藥物,芒硝可以將這些藥物引導至病變部位,增強藥效。
雄朱膏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雄黃所致的燥熱之邪,並消散局部炎症,減輕疼痛。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冰片與雄黃相配,能增強雄黃的殺菌消炎作用,同時也能減輕雄黃的毒性,使藥效更顯著,且更安全。
總而言之,冰片在雄朱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減輕雄黃的副作用,又能增強藥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雄朱膏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和藥性: 雄朱性燥熱,容易傷陰耗津。甘草性甘平,能緩和雄朱的燥熱之性,避免其過度傷及人體,保護脾胃,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 調和藥味: 雄朱味苦澀,服用起來較為難受。甘草味甘甜,能中和雄朱的苦澀之味,使藥物更易於服用,提高患者的服藥順從性。
雄朱膏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功效。雄朱膏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而牛黃可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神志,使之清醒。
- 化瘀止痛,消腫生肌: 牛黃還具有化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雄朱膏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材,如當歸、川芎等,而牛黃則能加強其化瘀止痛、消腫生肌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
雄朱膏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雄朱膏常用於治療神志昏迷、中風痰阻等症,麝香可幫助開通心竅,促進神志恢復,並改善血流通暢。
2. 消腫止痛: 麝香還有消腫止痛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腫痛等病症。雄朱膏中加入麝香,可增強其消腫止痛的效果,加速病症康復。
中藥方劑[雄朱膏]中包含[雄黃],因為雄黃具有解毒燥濕、祛風止癢的作用。雄黃能夠有效去除體內的濕氣和毒素,對於由濕疹、風疹等引起的皮膚病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是燥濕解毒,對於風濕性問題具有良好的療效。在[雄朱膏]中加入雄黃,有助於提升方劑的解毒效果,對於由濕疹或風疹引起的皮膚病具有顯著改善作用。
雄朱膏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雄朱膏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寒水石可清熱解毒,減輕瘡瘍的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 收斂生肌:寒水石還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與雄朱膏中其他藥物配伍,可有效地收斂瘡口,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總之,寒水石在雄朱膏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角色,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發揮治療瘡瘍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朱膏之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雄朱膏主治小兒驚熱。小兒驚熱為古代兒科常見證候,多因外感風熱、內生痰熱,或驚風後餘熱未清所致,臨床表現為煩躁不安、驚啼抽搐、身熱夜甚等。此方以清熱化痰、鎮驚安神為主要功效,適用於痰熱上擾、心神不寧之證。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 寒水石:性寒,清熱瀉火,解肌熱,尤善退小兒實熱。
- 馬牙消(芒硝):咸寒軟堅,瀉熱通便,導熱下行。
- 甘草:生用清熱解毒,兼調和諸藥。
三藥協同,針對小兒外感或內生之熱邪,清除氣分、血分之熱。
豁痰開竅,鎮驚安神
- 雄黃:辛溫有毒,燥濕祛痰,辟穢開竅,傳統用於痰熱驚癇。
- 丹砂(硃砂):甘微寒,鎮心安神,清心降火,治驚悸失眠。
- 牛黃:苦涼,清心化痰,開竅熄風,為熱病神昏要藥。
此三味配伍,專攻痰熱蒙蔽心竅之驚熱,兼有鎮靜之效。
芳香透絡,醒神定驚
- 龍腦(冰片):辛涼走竄,開竅醒神,助藥力透達巔頂。
- 麝香:辛溫香烈,開竅通絡,醒神辟穢,增強鎮驚作用。
兩藥芳香走竄,引諸藥直達病所,迅速緩解驚惕之症。
配伍思路
全方以寒水石、馬牙消為基礎清瀉實熱;硃砂、雄黃、牛黃側重化痰鎮驚;冰片、麝香輔助開竅醒神;甘草調和藥性。組合上既清熱又化痰,既鎮靜又開竅,符合小兒驚熱「熱、痰、驚」並見的病機特點。
應用推論
此方劑型為蜜丸,緩和藥性且易於小兒服用;薄荷湯送服,取其辛涼透表、疏風散熱之效,加強解表退熱之功。整體而言,雄朱膏為標本兼顧之方,以清熱化痰治本,鎮驚開竅治標,適用於痰熱內蘊、心神受擾之實證驚熱。
傳統服藥法
丹砂(研)1分,馬牙消(研)1分,龍腦(研)1分,甘草(生為末)1分,牛黃(研)半錢,麝香(研)1字,雄黃1字,寒水石(末)2錢。
利膈,墜痰涎。
上為細末,煉蜜和為劑。
每服旋丸小豆大,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通便之效,小兒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雄朱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組成:丹砂(研)1分,馬牙消(研)1分,龍腦(研)1分,甘草(生爲末)1分,牛黃(研)半錢,麝香(研)1字,雄黃1字,寒水石(末)2錢。 主治:利膈,墜痰涎。主治:小兒驚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