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麻丸

SHI M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肺經 17%
胃經 16%
肝經 16%
心經 10%
大腸經 6%
腎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釋麻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增強藥效: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等功效。釋麻丸以麻黃為君藥,性溫燥,易傷脾氣,白朮的健脾益氣作用可補脾氣,避免麻黃過度耗傷脾氣,使藥力更為平和,提高藥效。
  2. 調和藥性,防止副作用: 白朮性溫燥,可與麻黃的溫燥之性相互協調,避免藥性過於燥烈,減少對人體的副作用。同時,白朮還能利水滲濕,有助於緩解麻黃引起的發汗過多、口乾舌燥等症狀。

釋麻丸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解鬱、健脾消食、燥濕化痰等功效。釋麻丸中常加入麻黃等藥物,容易造成氣機阻滯,脾胃功能受損。陳皮可理氣健脾,避免藥物對脾胃的傷害,同時促進藥力吸收。
  2. 調和藥性: 釋麻丸方劑中常有辛溫之品,如麻黃、桂枝等,容易燥烈傷陰。陳皮性溫,味辛而苦,可以調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減輕對人體的副作用。

「釋麻丸」方劑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之效。釋麻丸多用於治療麻疹、風疹等疾病,而這些疾病常伴隨發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山楂可有效消食化積,促進食慾,緩解腸胃不適。
  2. 活血化瘀: 山楂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改善麻疹、風疹引起的皮疹、發紅、腫脹等症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疾病康復。

總而言之,山楂在釋麻丸中起著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促進疾病康復。

「釋麻丸」方劑中使用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經散寒,止痛止癢: 吳茱萸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之效。對於因寒邪客體引起的麻痺、疼痛、瘙癢等症狀,吳茱萸可起到溫暖經脈、驅散寒邪的作用,從而緩解不適。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釋麻丸」方劑中其他藥物可能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吳茱萸的溫陽特性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達到協調陰陽、平衡寒熱的效果。

釋麻丸方劑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釋麻丸主要針對麻疹引起的熱毒,而黃芩能清熱解毒,散熱消腫,緩解麻疹症狀。
  2. 止咳化痰: 黃芩能清肺熱,化痰止咳,可有效改善麻疹患者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因此,黃芩在釋麻丸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作用,有助於緩解麻疹症狀,促進患者康復。

釋麻丸中包含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釋麻丸常用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木香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2. 健脾消食:木香還有健脾消食的功效。一些釋麻丸方劑中可能還包含其他消食化積的藥材,木香可以輔助消食,減少胃腸負擔,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總而言之,木香在釋麻丸方劑中,主要發揮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釋麻丸方劑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消積,解毒散結:枳實味苦酸,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散結、解毒止痛的功效。釋麻丸主治麻疹毒閉,症見發熱、咳嗽、氣喘、痰多,而枳實能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有助於解毒散結,改善麻疹的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釋麻丸中其他藥物如麻黃、杏仁、石膏等,也具有解毒散結的功效,枳實與之配合,可加強其解毒作用,促進毒素排出,加速病程恢復。

釋麻丸方劑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 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釋麻丸的主要功效為治療風濕痺痛、麻木不仁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與濕邪阻滯經絡有關。蒼朮能燥濕化痰,祛除濕邪,使經絡通暢,從而達到緩解疼痛、改善麻木的功效。
  2. 健脾利濕: 蒼朮兼具健脾利濕的作用。濕邪阻滯,亦會影響脾胃功能,導致脾虛濕困。蒼朮能健脾利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從而更有利於祛除濕邪,達到治療目的。

釋麻丸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釋麻丸用藥旨在緩解麻痺、疼痛等症狀,茯苓可幫助利水消腫,減輕水腫導致的肢體麻木,並健脾益氣,安神定志,改善因脾虛、心神不寧造成的麻痺不適。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茯苓性平和,可與其他藥材相配,協調藥性,增強藥效。例如,茯苓可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而導致身體不適。

「釋麻丸」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元氣,扶正祛邪: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麻痺症狀常伴隨氣虛、血虛等病症,人參可補益元氣,提高機體抵抗力,為治療麻痺提供基礎。
  2. 緩解麻痺,恢復功能: 人參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修復,有助於緩解麻痺症狀,恢復肢體功能。同時,人參還可增強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進麻痺部位的血液流通,加速恢復。

總而言之,人參在「釋麻丸」方劑中扮演著補益元氣、扶正祛邪、緩解麻痺、恢復功能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釋麻丸方劑中加入半夏,主要是針對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其燥濕化痰之功,可以有效地消除痰濕阻滯,改善麻痺感。同時,半夏也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夠緩解由痰濕阻滯所引起的噁心嘔吐,進而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此外,半夏還具有解毒的作用,可以抵消藥物中的某些毒性,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因此,半夏在釋麻丸中起到了多重作用,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釋麻丸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解毒緩和: 生薑性溫,具有解毒、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麻黃等藥物的毒副作用,減少其對人體的刺激。麻黃性溫燥,易傷津液,而生薑可以補益脾胃,化解麻黃的燥性,保護人體免受其傷害。
  2. 調和藥性: 生薑可以調和麻黃、石膏等藥物的寒熱之性,使藥效更加協調,更好地發揮藥物的療效。生薑能促進麻黃發汗,但同時也避免其過度耗傷津液,使藥效更趨於溫和。

「釋麻丸」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之功效。釋麻丸通常用於治療麻痺、疼痛等症狀,而當歸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減輕疼痛。
  2. 調和藥性:釋麻丸中可能包含一些寒涼藥物,而當歸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及療效。

總而言之,當歸在釋麻丸方劑中發揮著活血化瘀、調和藥性的作用,有助於緩解麻痺、疼痛等症狀,提高藥效,保障患者安全。

釋麻丸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痙攣,平肝熄風: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痙攣的作用。釋麻丸常用於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痙攣、抽搐等症狀,白芍可協同其他藥物,平息肝風,緩解肌肉痙攣,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2. 養血柔肝,和解藥性: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和解藥性的功效。釋麻丸中可能含有其他性烈或偏燥的藥物,白芍可以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肝臟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肝臟的損傷。

「釋麻丸」方劑中包含桑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桑葉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麻疹屬熱病,患者常伴有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桑葉可清熱解毒,緩解麻疹熱毒,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宣肺止咳:桑葉可宣肺止咳,對於麻疹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一定緩解效果。桑葉中的多糖成分,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病毒感染。

因此,桑葉作為「釋麻丸」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發揮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作用,輔助治療麻疹。

「釋麻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百藥之效。釋麻丸中可能含有其他藥性較烈或偏寒的藥材,甘草能緩解其燥烈之性,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例如協助藥材更好地滲透到人體組織,發揮其療效。同時,甘草也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減輕其他藥材對人體的毒副作用。

總之,甘草在釋麻丸中起著重要的調和與增效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釋麻丸 」,主要成分是:白朮,陳皮,山楂,吳茱萸,黃芩,木香,枳實,蒼朮,茯苓,人參,半夏,生薑,當歸,白芍,桑葉,甘草,。

主治功效是:手指疼痛麻木、胳膊寒冷,突然感到一陣昏沉恍惚,以及頭暈眼花。

以下是一些中藥方劑組成的詳細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3.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4.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5.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6.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7.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8.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9.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10.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11.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12.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13. 桑葉: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平肝息風、清肺熱利咽、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斂瘡等功效。

  14.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

  15.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16.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總結:中藥方劑「 釋麻丸 」,主要成分是:白朮,陳皮,山楂,吳茱萸,黃芩,木香,枳實,蒼朮,茯苓,人參,半夏,生薑,當歸,白芍,桑葉,甘草,。主治功效是:手指疼痛麻木、胳膊寒冷,突然感到一陣昏沉恍惚,以及頭暈眼花。

傳統服藥法


白朮2兩(荷葉包蒸3次),廣皮8錢,山楂5錢,川連5錢(吳茱萸拌抄,去萸),炙甘草8錢,黃芩(酒炒)7錢,木香1錢,枳實8錢(麩炒),蒼朮2兩(茅山者佳,米泔浸曬3次,鹽水拌勻),茯苓1兩(人乳拌蒸),人參7錢,半夏8錢(白礬湯、薑同煮),當歸1兩(酒洗),白芍1兩(酒拌炒),經霜桑葉4兩(去筋)。
上為細末,竹瀝、薑汁、荷葉汁打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服2錢,開水送下。
忌豬首、鵝肉、發風動痰物。
服此預防,一年後,可免中風之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肝解郁、活血通絡的功效,適合用於治療指麻臂冷,忽覺一時昏瞶,及頭暈眼花。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功能損害。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釋麻丸, 出處:《惠直堂方》卷一。 組成:白朮2兩(荷葉包蒸3次),廣皮8錢,山楂5錢,川連5錢(吳茱萸拌抄,去萸),炙甘草8錢,黃芩(酒炒)7錢,木香1錢,枳實8錢(麸炒),蒼朮2兩(茅山者佳,米泔浸曬3次,鹽水拌勻),茯苓1兩(人乳拌蒸),人參7錢,半夏8錢(白礬湯、薑同煮),當歸1兩(酒洗),白芍1兩(酒拌炒),經霜桑葉4兩(去筋)。 主治:指麻臂冷,忽覺一時昏瞶,及頭暈眼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