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麥散

QU MA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鬼遺》卷二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4%
脾經 13%
腎經 11%
胃經 11%
膀胱經 9%
心包經 8%
膽經 1%
大腸經 0%
小腸經 0%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瞿麥散」

組成:

  1. 瞿麥:清熱利尿、活血通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利濕、通經絡。

  2.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3.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4.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5.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6.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7. 續斷: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8.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9. 白蘞: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

  10.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

  11. 辛夷花:散風寒、發汗解表、活絡止痛、止咳化痰、活血化瘀。

  12. 牡蠣: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

  13.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14.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15.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16.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17.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18. 瓜蔞: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止咳化痰、清熱瀉火、潤肺、散結。

  19.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

主治功效:

金瘡大渴:金屬武器造成的創傷,導致極度口渴。

注意事項:

  1. 本方中藥材應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3. 服用本方中藥材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4. 服用本方中藥材期間,應避免飲酒、吸煙。

  5. 如服用本方中藥材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服用並諮詢中醫師。

傳統服藥法


瞿麥穗半兩,赤小豆半兩,當歸半兩,川芎半兩,白芷半兩,黃耆半兩,赤茯苓半兩,辣桂2錢半,甘草2錢半。
排膿止痛,通利小便,從小便出毒氣。
上為末。
每服2錢半,酒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 瞿麥:清熱利濕,活血止痛。
  •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甘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
  • 乾薑:溫中散寒,止痛。
  • 桂枝:溫經通絡,解肌發汗。
  • 續斷:補肝腎,強筋骨,止血。
  • 厚朴:行氣除滿,燥濕化痰。
  • 白蘞: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 花椒:溫中散寒,止痛。
  • 辛夷花:辛溫通竅,散風止痛。
  • 牡蠣:平肝潛陽,軟堅散結。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
  • 生地黃:涼血滋陰,清熱解毒。
  • 防風:祛風解表,止痛。
  • 細辛:辛溫通竅,散寒止痛。
  • 瓜蔞:清熱利濕,化痰止咳。
  • 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含有乾薑、花椒、細辛等辛溫燥烈之品,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前列腺炎排尿困難尿道炎膀胱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癤和癰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腎絲球腎炎腎盂腎炎尿道膿傷血尿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瞿麥散,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二。 組成:甘遂半兩(制),瞿麥1兩,葛根1兩,麥芽1兩。 主治:酒積。

瞿麥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五。 組成:瞿麥、滑石、生乾地黃、鬱金。 主治:血淋及尿血,水道中澀痛,經絡腑臟熱甚,則血散其常經,而成血淋。

瞿麥散, 出處:《雞峰》卷十八。 組成:瞿麥1兩,葵子半兩,木通半兩,大黃半兩,車前半兩,桑皮半兩,滑石半兩。 主治:利小便。主治:膀胱伏熱,小便赤澀,淋瀝疼痛。

瞿麥散, 出處:《鬼遺》卷四。 組成:瞿麥1兩,白芷1兩,黃耆1兩,當歸1兩,細辛1兩,芍藥1兩,薏苡仁1兩,川芎1兩,赤小豆(末)1兩。 主治:諸癰疽已潰未潰,瘡中疼痛,膿血不絕。

瞿麥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九。 組成:瞿麥半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茅根半兩(銼),枳殼半兩(麸炒微黃,去瓤),子芩半兩,木通半兩(銼),赤芍藥半兩,川朴消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主治:虛勞小便不利,心神煩熱。

瞿麥散, 出處:《鬼遺》卷二。 組成:瞿麥3分,川芎3分,當歸3分,甘草(炙)3分,乾薑3分,桂心3分,續斷3分,厚朴(炙)3分,白蘞3分,蜀椒(去目及閉口,汗)3分,辛夷(去毛)3分,牡蠣(末)3分,芍藥3分,桔梗3分,乾地黃3分,防風3分,細辛2分,瓜蔞1分,人參3分。 主治:金瘡大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