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痞氣丸

JIA JIAN PI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胃經 16%
肝經 11%
心經 11%
肺經 11%
腎經 10%
大腸經 8%
膽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黃芩,主要源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方中因病症多為濕熱蘊結於脾胃,導致氣機阻滯,出現痞滿、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黃芩味苦性寒,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瀉,可有效清解脾胃濕熱,促進氣機疏利,緩解痞滿腹痛等症狀。同時,黃芩也可解毒散瘀,有助於消除因濕熱引起的炎症反應,改善整體病症。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是由於其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治療痞氣所致的胸脘痞悶、腹脹疼痛等症狀。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能清心火、降胃火,並能燥濕化痰,對於因濕熱內蘊、痰濁阻滯所致的痞氣,具有很好的療效。同時,黃連還能解毒消腫,可緩解因熱毒鬱積所導致的胸脘痞悶、腹脹疼痛等症狀。因此,黃連在加減痞氣丸中起到清熱解毒、燥濕化痰、消痞散結的作用,是方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加減痞氣丸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消痞: 厚朴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其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化積、燥濕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厚朴能有效行氣消痞,緩解不適。
  2. 降逆止嘔: 厚朴亦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導致的嘔吐,厚朴能溫中止嘔,使其恢復正常功能。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半夏,是因其具有化痰止嘔、降逆止呃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半夏味辛、溫,入脾、胃經,善於燥濕化痰,且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濕濁阻滯、痰涎壅盛所致的痞氣、噁心嘔吐、胸悶腹脹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半夏還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使整體治療效果更佳。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益智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開胃,化濕止嘔: 益智仁味辛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開胃、化濕止嘔的功效。加減痞氣丸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飲食不消、脘腹痞滿、嘔吐等症,益智仁的加入可增強方劑健脾化濕之功,幫助消化吸收,緩解嘔吐。
  2. 寧心安神,益智健腦: 益智仁還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的功效,對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胸悶心煩、神志恍惚等症,益智仁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加減痞氣丸」方劑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其溫中散寒之力,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解除因寒邪阻滯所致的痞氣、腹痛、嘔吐等症狀。
  2. 降逆止嘔: 吳茱萸辛散之性,可降胃氣上逆,止嘔逆,尤其適用於寒邪犯胃、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泛酸等症狀。

因此,吳茱萸在「加減痞氣丸」中扮演着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降逆止嘔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痞氣、腹痛、嘔吐等症狀。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痞氣常因氣血瘀滯,導致胸腹脹滿、疼痛等症狀,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消除瘀血,緩解痞氣症狀。
  2. 行氣止痛: 紅花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以疏通氣機,緩解胸腹疼痛。痞氣常伴有疼痛,紅花可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舒適度。

因此,加減痞氣丸中加入紅花,可以有效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從而更好地治療痞氣症。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導滯之效。痞氣常由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所致,青皮可疏肝理氣,流通氣血,緩解胸悶、腹脹等症狀。

2. 疏肝健脾:脾胃爲後天之本,肝氣鬱結易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功能。青皮能疏肝理氣,同時兼具健脾消食之功,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增強食慾,消除胃脘痞滿之感。

總體而言,青皮在加減痞氣丸中發揮行氣解鬱、疏肝健脾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治療痞氣。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養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養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痞氣多因氣滯血瘀所致,當歸可補血活血,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氣滯血瘀,改善痞塊症狀。
  2. 補益脾胃,健運中焦:當歸入脾經,能補益脾胃,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氣血不足,進一步助於化解痞氣。

因此,加減痞氣丸中加入當歸,可通過養血活血、調和氣血以及補益脾胃等作用,綜合調理氣血,促進氣機運行,有效改善痞氣症狀。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痞氣常由脾胃濕困、氣機阻滯引起,茯苓能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化解脾胃濕邪,疏通氣機,從而緩解痞氣。
  2. 滲濕利水: 茯苓具備滲濕利水的功效,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減輕脾胃的負擔,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幫助緩解痞氣。

因此,加減痞氣丸中加入茯苓,既能健脾利濕,又能滲濕利水,共同作用於緩解痞氣,使方藥療效更加全面。

加減痞氣丸中包含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痞氣多因濕邪困阻脾胃,導致氣機不暢而形成。澤瀉利水滲濕,可祛除脾胃之濕邪,改善氣機運行,緩解痞氣。
  2. 健脾化濕: 澤瀉亦能健脾化濕,有助於脾胃運化水濕。痞氣常伴有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導致水濕停滯。澤瀉健脾化濕,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從根本上改善痞氣。

因此,澤瀉在加減痞氣丸中,發揮利水滲濕、健脾化濕之功效,有助於祛除濕邪,改善氣機運行,緩解痞氣症狀。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神麴」,其目的在於:

  1. 消食導滯: 神麴具有消食導滯、健脾開胃的功效,能幫助消化積滯,緩解因脾胃不和導致的痞氣症狀。
  2. 理氣化痰: 神麴亦能理氣化痰,對於因氣滯痰阻所致的痞氣,亦有一定療效。

總而言之,神麴在加減痞氣丸中起到消食導滯、理氣化痰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脾胃不和或氣滯痰阻引起的痞氣。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昆布,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軟堅散結:昆布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效。對於因痰濕凝滯、氣機阻滯所致的痞氣,昆布能有效化解痰濕,使氣機通暢,達到散結消痞的效果。
  2. 利水消腫:昆布富含膠質,能吸收水分,並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利水消腫。對於因水濕停留、脾陽不足所致的痞氣,昆布能利水消腫,緩解脾胃負擔,有助於改善痞氣症狀。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消脹: 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理氣消脹、化痰止咳的功效。痞氣丸治療胸悶氣滯、腹脹痞滿等症,橘皮有助於疏肝理氣,消除胸腹脹滿,緩解不適。
  2. 調和脾胃: 橘皮還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吸收。痞氣丸多用於脾胃虛弱、氣機阻滯所致的症狀,橘皮的加入能幫助調和脾胃功能,增強藥效。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氣血,滋陰養血:熟地黃性溫,味甘,歸腎、肝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痞氣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而熟地黃能補益氣血,為脾胃運化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緩解痞氣症狀。
  2. 調和藥性,促進吸收:熟地黃與其他藥材如白朮、茯苓等配伍,可以起到調和藥性,促進藥物吸收的作用。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平衡其他藥材的燥性,使藥性更溫和,更容易被脾胃吸收,提高藥效。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益脾: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脾、生津止渴之效。痞氣多因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所致,人參可補益脾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氣機阻滯,緩解痞氣。
  2. 扶正祛邪: 人參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痞氣常伴有脾胃虛弱、正氣不足,人參可扶正固本,增強機體抵抗力,抵抗邪氣侵襲,有助於緩解痞氣。

「加減痞氣丸」中使用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為溫熱藥,性峻烈,能溫補陽氣,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痞氣多因脾胃陽氣不足,寒邪內阻所致,附子可溫陽散寒,驅散寒邪,溫煦脾胃,恢復其運化功能,達到治療痞氣的目的。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加減痞氣丸中其他藥物,如乾薑、桂枝等,同樣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附子與之配合,則可增強溫陽散寒之力,並促進藥效發揮。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葛根,主要考量以下原因:

  1. 疏肝解鬱,升陽止瀉:葛根具有解表升陽之效,可疏解肝氣鬱結,升提中氣,對於脾胃氣虛所致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狀,有顯著改善作用。
  2. 降氣止咳,通絡止痛:葛根能降氣止咳,並有通絡止痛之功,對於咳嗽、氣喘、胸痛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葛根在加減痞氣丸中,發揮了疏肝解鬱、升陽止瀉、降氣止痛等功效,有助於治療脾胃氣虛所致的痞氣症狀。

加減痞氣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方中其他藥物如黃連、黃柏等寒涼之品,甘草能緩和其寒性,避免損傷脾胃,使其藥效更加溫和。
  2. 保護脾胃: 甘草能補脾益氣,健脾和胃,保護脾胃不受寒涼之品損傷。此外,甘草還可緩解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減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加減痞氣丸中含有巴豆,是因其具有攻積導滯之效。巴豆性烈,味辛,入脾、胃經,善於破積消痞,對於脾胃積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噯氣嘔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在加減痞氣丸中,巴豆與其他藥物配伍,可發揮其攻而不峻導而不瀉之效,使藥力得以緩和,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同時,巴豆與其他藥物互相制約,可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加減痞氣丸


中藥方劑「 加減痞氣丸 」,主要成分有:黃芩,黃連,厚朴,半夏,益智仁,吳茱萸,紅花,青皮,當歸,茯苓,澤瀉,神麴,昆布,橘皮,熟地黃,人參,附子,葛根,甘草,巴豆


加減痞氣丸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半夏: 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青皮: 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人參: 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熟地黃: 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益智仁: 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

  • 澤瀉: 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橘皮: 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神麴: 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昆布: 利水滲濕、軟堅化痰、降氣行滯。

  • 巴豆: 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加減痞氣丸主治功效


脾積痞氣:指因脾虛運化失常,導致水濕痰濁積聚在脾胃,引起腹部痞悶、疼痛、脹滿等症狀的病證。


加減痞氣丸臨牀應用


  • 脾虛運化失常導致的水濕痰濁積聚在脾胃,引起腹部痞悶、疼痛、脹滿等症狀

  • 脾虛氣滯導致的腹脹、腹痛、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狀

  • 肝氣鬱結導致的胸脅脹痛、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狀

  • 腎虛水腫導致的水腫、小便量少、夜尿頻多等症狀


加減痞氣丸禁忌症


  • 孕婦及有出血傾嚮者慎用

  • 服用其他藥物者應諮詢醫生

  • 服用過量可能導致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結論


中藥方劑「 加減痞氣丸 」,是一種具有清熱、利濕、健脾、消積等功效的中藥,臨牀應用廣泛。

傳統服藥法


黃芩(酒制)3分,黃連(酒制)3分,厚朴1錢,半夏半錢,益智3分,吳茱萸2分,紅花半分,青皮2分,當歸尾2分,茯苓2分,澤瀉2分,神曲(炒)2分,廣茂2分,昆布2分,橘皮(去白)2分,熟地黃2分,人參2分,附子2分,葛根2分,甘草(炙)2分,巴豆霜2分。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初服2丸,1日加1丸,2日加2丸,漸加至大便溏,再從2丸加服,食前煎淡甘草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減痞氣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便溏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痞氣丸, 出處:《東垣試效方》卷二。 組成:黃芩(酒制)3分,黃連(酒制)3分,厚朴1錢,半夏半錢,益智3分,吳茱萸2分,紅花半分,青皮2分,當歸尾2分,茯苓2分,澤瀉2分,神曲(炒)2分,廣茂2分,崑布2分,橘皮(去白)2分,熟地黃2分,人參2分,附子2分,葛根2分,甘草(炙)2分,巴豆霜2分。 主治:脾積痞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