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朮潰堅湯
E ZHU KUI JI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陽綱目》卷三十九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莪朮潰堅湯」中包含「莪朮」,其原因如下:
- 破堅消積: 莪朮味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破堅消積、行氣止痛之效。其能有效化解積滯,軟堅散結,對於癥瘕積聚、飲食積滯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 活血化瘀: 莪朮還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能改善血流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輔助作用。
故莪朮為「莪朮潰堅湯」中重要藥材,其破堅消積、活血化瘀之效,與方劑主治癥瘕積聚、飲食積滯、疼痛等症狀相符。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 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入血分,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腫塊堅硬、疼痛,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從而軟堅散結,緩解疼痛。
- 消腫止痛:紅花亦有消腫止痛之效。其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減少組織水腫,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總之,紅花在莪朮潰堅湯中配合莪朮等藥物,共同發揮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腫塊堅硬、疼痛等症狀。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升陽散結:升麻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升陽散結之效。該方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癥瘕積聚,而升麻可幫助疏散寒邪,促進氣血流通,使藥效得以更好地發揮。
- 引藥上行,助藥力達病所:升麻具有升散之性,可以引導藥物上行,將藥力集中於上焦,更有效地治療癥瘕積聚。
因此,升麻的加入不僅可以疏散風熱,還可引導藥力上行,助藥力達病所,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止痛,散寒止痛:吳茱萸性溫,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止痛、散寒止痛的功效。方中莪朮、川芎等藥物偏寒涼,使用吳茱萸可起到溫中散寒,避免寒涼藥物損傷脾胃之氣,並減輕疼痛。
- 助莪朮消積化瘀:吳茱萸辛溫,能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莪朮消積化瘀,促進瘀血消散。同時,吳茱萸還能溫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進一步增強藥物療效。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莪朮性溫燥,擅長破堅消積,但容易耗傷津液。甘草性甘平,可緩解莪朮燥性,避免傷陰,並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有效。
- 甘草瀉火解毒: 莪朮潰堅湯主要用於治療癥結堅硬、疼痛難忍的病症,其中往往伴隨有熱毒。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輔助莪朮清除積聚的熱毒,促進病竈消散。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莪朮潰堅湯主治癥結積聚,氣血不通,而柴胡善於疏肝解鬱,調暢氣機,能使肝氣舒暢,氣血運行通暢,有利於藥物更好地到達病竈,發揮療效。
2. 協同莪朮,消癥散結: 莪朮性溫燥,擅長消癥散結,但若肝氣鬱結,則會阻礙藥效發揮,而柴胡疏肝解鬱,能使肝氣疏泄,促進莪朮消癥散結的效果。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消腫散結: 澤瀉性寒,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方中以莪朮、川芎等藥物攻堅散結,但容易導致瘀血阻滯,水濕停滯,加重腫脹。澤瀉可利水滲濕,消腫散結,輔助莪朮等藥物發揮作用,促進瘀血消散,減輕腫脹。
- 佐使莪朮,行氣活血: 澤瀉兼具行氣活血功效,可輔助莪朮行氣活血,疏通經絡,使藥效更易到達病竈,達到消腫散結之效。
總而言之,澤瀉在莪朮潰堅湯中起到利水消腫、行氣活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消散瘀血、腫塊的效果。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食化積,助莪朮攻堅: 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效。與莪朮合用,可以增強莪朮攻堅化瘀、消積散結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 和胃止嘔,緩解藥性: 莪朮性辛溫,易於燥胃,而神麴性甘平,可和胃止嘔,緩解莪朮的燥烈之性,避免其對胃腸造成刺激。同時,神麴還能促進消化,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吸收利用。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消積: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消滯的功效。搭配莪朮、川楝子等藥材,能有效促進腸胃蠕動,消散積聚在胃腸中的食積,緩解腹痛、脹滿等症狀。
- 疏肝解鬱:青皮還能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肝氣疏通,則氣機順暢,脾胃運化功能才能得到改善,進一步促進食積的消散。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陳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理氣消積,行氣化痰: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消積、行氣化痰的作用,可促進脾胃運化,幫助消化吸收,並緩解氣滯痰阻,配合莪朮等藥物,共同消解堅積,達到治療目的。
- 燥濕化痰,健脾和胃:陳皮兼具燥濕化痰之效,可祛除脾胃濕邪,進一步改善脾胃功能,配合其他藥物,協同消腫止痛,達到治療效果。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歸肺、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可針對因濕熱內蘊、氣滯血瘀而導致的腫瘤、積塊,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與莪朮的破堅消積功效相輔相成。
- 抑制腫瘤生長: 研究表明,黃芩中含有黃芩苷等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有助於治療腫瘤。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滯: 厚朴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之功效。與莪朮、延胡索等藥物合用,可增強其消積化瘀、破堅散結的作用,使藥力更趨於通暢,有效緩解癥結積聚之症。
- 理氣止痛: 厚朴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氣機,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在治療癥結積聚時,厚朴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減輕患者的疼痛,促進病情康復。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瀉火止痛: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痛的功效。莪朮潰堅湯主要治療癥結堅硬、疼痛難忍的病症,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緩解因癥結積聚而引發的熱毒、疼痛。
- 制約莪朮燥烈: 莪朮性溫燥,善於消癥散結,但容易耗傷津液。黃連性寒,可以制約莪朮的燥烈之性,避免其過度損傷津液,使其藥力更加平和,達到更好的療效。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益智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消積化瘀之力:益智仁味辛性溫,入脾腎經,具有健脾消食、溫腎散寒、止瀉止嘔之功。與莪朮、三棱等藥材合用,可增強其消積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消除瘀滯,從而達到潰堅散結的目的。
- 溫脾暖腎,協調藥性:莪朮潰堅湯中以莪朮、三棱等寒性藥材為主,易傷脾胃,而益智仁溫陽健脾,可緩解寒性藥材對脾胃的損傷,協調藥性,使藥效發揮得更加溫和有效。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草荳蔻,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助消化,促進藥物吸收: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食,溫中止痛之功效。其辛香之氣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藥物在腸胃中的分解吸收,提高藥效。
二、協同莪朮,攻堅消癥:莪朮善於破血消癥,但性較寒涼,易傷脾胃。草荳蔻溫中散寒,可溫補脾胃,防止莪朮寒性過甚,同時又能溫陽助氣,加強莪朮破血消癥之功。二者相伍,溫寒相濟,攻堅消癥更為有效。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和胃降逆止嘔: 莪朮潰堅湯以破堅消積為主,但藥性較燥,易傷脾胃,引起嘔吐。半夏性寒,善於降逆止嘔,可緩解莪朮對胃的刺激,減少嘔吐的發生。
-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能燥濕化痰,有助於清除積滯過程中產生的痰濕,進一步促進消積化瘀的效果。同時,半夏也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增強脾胃消化功能,有利於藥物吸收和療效發揮。
莪朮潰堅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助藥力達病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莪朮等藥物更好地滲透到病竈部位,發揮其消積化瘀、潰堅散結的功效。
- 補血養血,緩解藥性偏寒:莪朮性寒,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陽氣,而當歸具有補血養血之功,可緩解莪朮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大的負擔,使藥性更加平和。
主治功效
莪朮潰堅湯
莪朮潰堅湯是由莪朮、紅花、升麻、吳茱萸、甘草、柴胡、澤瀉、神麴、青皮、陳皮、黃芩、厚朴、黃連、益智仁、草荳蔻、半夏、當歸等組成的中藥方劑。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升麻: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柴胡:疏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益智仁: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
草荳蔻: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主治功效
莪朮潰堅湯主治腹脹過滿,內部有積聚的硬塊,堅硬如石頭,形狀像盤子,讓人無法坐臥,大小便不通暢,呼吸氣促,臉色萎黃,全身浮腫。
臨牀應用
莪朮潰堅湯主要用於治療腹脹堅硬、痞塊積聚、水腫等症。臨牀應用包括:
腹脹堅硬:莪朮潰堅湯可消散腹中的積聚,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痞塊積聚:莪朮潰堅湯可軟堅散結,化解痞塊,緩解疼痛、腫脹等症狀。
水腫:莪朮潰堅湯可利水消腫,改善水腫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莪朮潰堅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三十九。 組成:莪朮2分,紅花2分,升麻2分,吳茱萸2分,生甘草3分,柴胡3分,澤瀉3分,神曲3分,青皮3分,陳皮3分,黃芩3分,厚朴(生用)3分,黃連3分,益智仁3分,草豆蔻仁3分,半夏3分,當歸3分。 主治:中滿腹脹,內有積聚,堅硬如石,其形如盤,令人不能坐卧,大小便澀滯,上喘氣促,面色萎黃,通身虛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