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溫膽湯

SHI WEI WEN D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八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4%
心經 19%
腎經 10%
胃經 8%
肝經 6%
膽經 3%
大腸經 1%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是針對其「燥濕化痰」的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在溫膽湯中,半夏主要用於:

  1. 化痰止咳: 溫膽湯主治痰濕阻肺,咳嗽氣喘,半夏可燥濕化痰,使痰液易於咳出,緩解咳嗽。
  2. 降逆止嘔: 半夏能降胃氣,止嘔逆,對於痰濕阻滯胃氣所致的嘔吐,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半夏是十味溫膽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其燥濕化痰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痰濕阻肺之症的功效。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枳實,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實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之效。其苦寒之性可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有助於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胸悶、心悸、脅肋疼痛等症狀。
  2. 降逆止嘔,和胃消食:枳實可降逆止嘔,幫助胃氣下降,緩解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其消積化滯之效,能幫助脾胃消化食物,促進食慾,改善胃口不佳的狀況。

因此,枳實在十味溫膽湯中扮演著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肝膽氣滯、脾胃不和等症狀。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和中: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痰濕阻滯,氣機不暢,陳皮可理氣化痰,促進脾胃運化,使氣機通暢,從而達到溫膽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

2. 燥濕化痰: 膽濕上逆是本方主要的病機之一。陳皮能燥濕化痰,有效去除膽濕,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溫膽止嘔、化痰止咳的效果。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肺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方中以膽濕為病機,茯苓可利水滲濕,協助化解濕濁,同時又能健脾,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使水濕不易停聚。此外,茯苓還能寧心安神,緩解心神不寧、失眠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共奏溫膽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汗之效。方中因心膽氣虛,神志不安,心悸失眠而用酸棗仁,以養心安神,穩定心神,改善失眠多夢,心煩不安等症狀。
  2. 補脾益氣: 酸棗仁亦可益氣補脾,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心神不安。方中多用於治療肝膽氣滯、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心悸、胸悶等症。酸棗仁補脾益氣,有助於提高機體抵抗力,增強治療效果。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安神定志,開竅醒脾: 遠志味甘、性溫,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開竅醒脾的功效。對於溫膽湯所治的痰迷心竅、神志恍惚、胸悶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遠志能起到安神定志、開竅醒脾,改善心神不寧的作用。
  2. 助痰化濕,解除鬱結: 遠志亦能化痰解鬱,配合其他藥物,如陳皮、半夏等,共同起到化痰濕、消鬱結的作用,幫助患者解除痰濁阻滯心竅所致的胸悶、心悸等症狀。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十味溫膽湯以溫膽利濕為主,其中多味藥性偏燥烈,容易損傷脾胃。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胃經,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解其他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傷及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益氣健脾,緩解脾胃虛弱導致的痰濕停滯,有助於溫膽利濕,達到治療膽腑濕熱、心神不安的功效。同時,甘草還有解毒作用,可減輕其他藥物的毒副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溫中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嘔之功效。溫膽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犯肺,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心悸、嘔惡等症,而生薑的溫中散寒之性可助於驅散寒邪,開通氣道,有利於痰濕的消散。
  2. 和胃降逆:生薑還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可緩解因寒邪或痰濕阻滯所致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這對於溫膽湯治療的病症,如胸悶、心悸、嘔惡等,也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因此,生薑在十味溫膽湯中起著溫中散寒、和胃降逆的作用,為藥方增添了一份溫陽化痰之力,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收斂固攝,止汗安神: 五味子性酸收斂,能固攝心氣,止汗寧神。溫膽湯主治痰濁矇蔽心神,導致心悸失眠、胸悶氣短等症狀,而五味子能收斂心氣,防止心神渙散,起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2. 益氣補腎,助脾健運: 五味子入肺腎,有益氣補腎之效。溫膽湯中加入五味子,能補益心腎之氣,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痰濁的消散,從而改善心神不安、胸悶氣短等症狀。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溫膽湯方中,因痰濕阻滯心肺,導致氣血虧虛,而熟地黃能補益心腎之陰,促進氣血生化,從根本上改善痰濕之症。
  2. 調和藥性: 十味溫膽湯中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偏於燥性,容易耗損陰血。加入熟地黃,可以滋陰潤燥,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進而達到溫和中和之效,使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患者服用。

十味溫膽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益氣健脾,扶正固本: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的功效。溫膽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弱、膽氣不和所致的胸悶、心悸、失眠等症狀。人參能補益脾胃之氣,使脾胃功能恢復,促進氣血生化,從而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十味溫膽湯中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性寒或偏涼,人參的溫性可以中和藥性,防止寒涼之氣損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利用,提高藥效。同時,人參的補氣作用也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十味溫膽湯」

組成: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3.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4.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5.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6.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7.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8.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

  9.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10.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主治功效:

心臟和膽囊虛弱怯懦,遇到事情容易驚恐,做夢不吉利,看到異象感到迷惑,於是導致心神驚恐,膽怯畏懼,氣鬱積聚生痰,痰液與氣體相搏擊,引起各種症狀,有的出現呼吸短促、心悸、乏力,有的出現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有的膽怯肝熱,心悸失眠,呼吸短促、惡心,耳鳴眼花,四肢浮腫。

總結:

中藥方劑「十味溫膽湯」具有溫補心膽、化痰止咳、鎮靜安神、益氣生血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心膽虛弱、膽怯畏懼、驚悸失眠、痰多咳嗽等症狀。該方劑由十味中藥組成,各味藥材配伍合理,相輔相成,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半夏(湯洗)3兩,枳實(去瓤,切,麩炒)3兩,陳皮(去白)3兩,白茯苓(去皮)1.5兩,酸棗仁(微炒)1兩,大遠志(去心,甘草水煮,薑汁炒)1兩,北五味子1兩,熟地黃(切,酒炒)1兩,條參1兩,粉草5錢。
化痰寧心。
上銼散。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1個煎,不拘時服。
"1.失眠:呂某,女,49歲。患精神分裂症反復發作20餘年,經常失眠,伴頭昏,乏力耳鳴,心煩不安,手足心熱,表情呆滯,口乾不欲飲,喉中似有物梗阻,吞咽不利,舌紅,苔薄黃而膩,脈象細弦。證屬陰血不足,兼挾痰濕,心神不寧所致,治當滋陰安神,兼化痰濕,擬十味溫膽湯加淮山、黃連,水煎服,每日二次。內服5劑,寤寐正常,續服5劑,諸症悉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膽安神、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夢寐不祥、異象感惑,遂致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卧不安;或膽寒肝熱,心悸不眠,短氣惡心,耳鳴目眩,四肢浮腫等症狀。本方具有一定的溫補作用,陰虛火旺、痰熱內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語言前後顛倒錯亂耳鳴暈眩梅尼爾氏病心絞痛癲狂狂躁心內膜炎慢性肝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容易焦慮恐懼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十味溫膽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潞黨參1錢半,辰茯神1錢半,淡竹茹1錢半,熟地1錢半,枳實1錢半,薑半夏2錢,廣皮2錢,炒棗仁1錢,遠志肉1錢,炙甘草5分,生薑一片,紅棗1枚。 主治:補虛壯膽。主治:傷寒觸驚發狂,經清肝膽,瀉痰火後,以此方善後。

十味溫膽湯, 出處:《得效》卷八。 組成:半夏(湯洗)3兩,枳實(去瓤,切,麸炒)3兩,陳皮(去白)3兩,白茯苓(去皮)1兩半,酸棗仁(微炒)1兩,大遠志(去心,甘草水煮,薑汁炒)1兩,北五味子1兩,熟地黃(切,酒炒)1兩,條參1兩,粉草5錢。 主治:化痰寧心。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夢寐不祥,異象感惑,遂致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卧不安;或膽寒肝熱,心悸不眠,短氣惡心,耳鳴目眩,四肢浮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