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肝柏子仁丸」方劑中包含「柏子仁」,乃因其具有 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符。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脾經,能滋養心氣,安撫心神,緩解失眠、心悸、心煩等症狀。同時,其潤腸通便的功效,能改善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便祕,有助於疏通肝氣,達到養肝的效果。因此,柏子仁在「補肝柏子仁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全面提升方劑的療效。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黃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健脾,增強肝腎之氣: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肝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肝腎虛弱,脾胃失健,氣血生化不足,可導致肝腎功能下降。黃耆補氣健脾,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從而改善肝腎虛弱,提高整體肝腎功能。
- 扶正固本,助柏子仁寧心安神: 柏子仁具有寧心安神、潤腸通便之功效,但其性質偏涼,單獨使用可能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體虛乏力。黃耆性溫,補氣健脾,可以扶正固本,增強體質,避免柏子仁過於寒涼而損傷正氣,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柏子仁寧心安神的作用。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健脾利濕,佐助柏子仁養心安神: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柏子仁滋養心肝,但若脾虛濕困,則會影響心神的安定。茯苓健脾利濕,可助柏子仁更好地發揮養心安神的作用。
- 輔助柏子仁清熱解毒:茯苓具有一定清熱解毒之功效,可與柏子仁協同作用,減輕肝火上炎,進一步達到養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補肝柏子仁丸方中加入楮實,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滋補肝腎,養血安神: 楮實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養血安神的功效。其能補益肝腎不足,改善因肝腎陰虛導致的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與方中柏子仁、茯苓等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補益肝腎、安神定志的效果。
-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 楮實亦具利水消腫、通絡止痛之效。其能改善因肝腎陰虛導致的腰膝痠軟、水腫等症狀,並能疏通經絡,緩解因肝腎不足引發的肢體疼痛。此作用有助於整體調理肝腎功能,促進身體康復。
補肝柏子仁丸是一個以調養肝腎、安神潤肺為主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覆盆子。覆盆子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能有效提升肝臟的功能,幫助平衡身體的陰陽。其富含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能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保護肝臟不受外界環境影響。
此外,覆盆子的含有的有機酸及多酚類化合物,對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新陳代謝有著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支持肝臟的解毒功能。此外,其甘酸味可調和其他藥材,使整體方劑味道更佳,並增強患者的服用依從性。在補肝柏子仁丸中,覆盆子與其他配方成分協同作用,提高方劑的療效,達到補益肝腎、安神的目的。總體來看,覆盆子在方劑中的加入是對肝腎功能的全面支持,具有重要的意義。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斂肺滋腎的功效。
柏子仁性潤,善於滋養肝腎,但其滋潤之力偏於向下,容易導致氣虛下陷。而五味子味酸收斂,能收斂肺氣,固攝精氣,與柏子仁相配,能使滋養之力上行,避免肝腎虧虛之症加重,同時也能固精止遺,增強藥效。
此外,五味子還能緩解柏子仁的寒性,使藥性更平和,更適合患者服用。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助陽,助柏子仁滋陰潛陽:柏子仁性寒,具有滋陰潛陽、寧心安神的功效,但其寒性較重,容易損傷陽氣。附子性熱,能溫陽助陽,與柏子仁寒性相配,可溫陽助陽,避免柏子仁寒性過甚,反而損傷陽氣,進而更好地發揮其滋陰潛陽的功效。
- 溫腎助陽,配合柏子仁治療肝腎陰虛:補肝柏子仁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陰虛,伴見頭暈目眩、失眠多夢、腰膝酸軟等症狀。附子溫腎助陽,可改善腎陽不足,配合柏子仁滋陰潛陽,共同達到滋陰補腎,溫陽化寒的效果。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石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養肝: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之效。柏子仁則性平,味甘,入心、肝經,能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二者合用,可滋陰養肝,清熱安神,緩解肝陰不足所致的目眩、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
- 配伍增效:石斛與柏子仁相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石斛滋陰清熱,有助於柏子仁更好地發揮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共同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諸多症狀。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酸棗仁,主要是基於其 養心安神 的功效。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 養心安神,斂汗止盜汗,緩肝解鬱 的作用。
柏子仁本身也具有 養心安神 的功效,但更偏重於 滋陰潛陽。而酸棗仁則更能 清心除煩,寧神安眠,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 滋養心脾、安神定志 的作用,使藥效更佳。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鹿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 鹿茸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能溫補腎陽,改善腎精虧虛導致的肝血不足、頭昏眼花、失眠多夢等症狀。
- 促進肝血生成,改善肝功能: 鹿茸入肝經,能促進肝血生成,改善肝功能,對於肝血不足導致的視力下降、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總之,鹿茸在補肝柏子仁丸中起著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促進肝血生成、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肝腎虧虛所致的各種病症。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 溫陽散寒,助柏子仁補肝: 桂枝性溫,入足太陽膀胱經,可溫陽散寒,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柏子仁滋陰補肝,更能發揮其功效。
- 調和肝腎,緩解肝腎陰虛: 肝腎同源,肝腎陰虛常伴隨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桂枝可溫通經絡,調和肝腎,改善肝腎陰虛狀態,提升整體療效。
因此,桂枝在補肝柏子仁丸中起着溫陽散寒、調和肝腎的作用,配合柏子仁,相輔相成,達到補肝益腎之效。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助運脾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益氣生津之效。柏子仁滋陰潤燥,但性偏寒涼,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白朮可補脾健胃,助運脾氣,避免柏子仁過於寒涼而損傷脾胃,使藥力得以更好地發揮。
- 協調藥性,防止寒邪:柏子仁性寒,白朮性溫,二者配伍,可以起到寒溫相濟,相互協調的作用。白朮可溫陽化氣,防止柏子仁寒涼之性過於凝滯,更好地發揮補肝滋腎,寧心安神的功效。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助柏子仁安神: 沉香性辛溫,入脾、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之功效。柏子仁味甘性平,善於養心安神,但若肝氣鬱結,則影響心神安寧。沉香加入其中,可疏解肝氣,助柏子仁安神定志,使心神寧靜,改善失眠多夢等症狀。
2. 溫腎助陽,提高藥效: 沉香入腎經,可溫腎助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柏子仁滋陰養腎,與沉香溫腎助陽,相輔相成,提高藥效,更有效地改善腎虛引起的失眠、頭暈、耳鳴等症狀。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 枳實性苦、酸,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散結之效,可疏通肝氣鬱結,緩解肝鬱脾虛所致的胸脅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
- 健脾開胃: 枳實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改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脾胃不和的症狀。
因此,枳實的加入,不僅能緩解肝氣鬱結,更能促進脾胃功能,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補肝健脾、益氣養血之效。
補肝柏子仁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因為生地黃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 滋陰清熱: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柏子仁本身滋陰補腎,而生地黃則能輔助其清熱解毒,避免滋補過度而生痰生熱,使藥效更為平和。
- 涼血止血: 生地黃能涼血止血,而肝血不足常會導致頭暈目眩、失眠多夢,因此加入生地黃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同時協調柏子仁的滋補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肝柏子仁丸」
組成:
- 柏子仁: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楮實: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清熱利尿、補氣、強筋骨、滋腎、清肝明目、健脾利水等功效。
- 覆盆子:具有收斂、固澀,補益肝腎的功效。
-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石斛: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
- 鹿茸:具有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壯筋骨的功效。
-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沉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 枳實: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主治功效:
- 肝虛寒:肝臟陰虛、陽氣不足。
- 面色青黃:臉色蒼白或發黃。
- 胸脅脹滿:胸部和肋骨之間有脹滿感。
- 筋脈不利:筋脈不順暢,導致疼痛或麻木。
- 背膊痠疼:背部和肩胛骨疼痛。
- 羸瘦無力:身體瘦弱,體力不支。
總結:
中藥方劑「補肝柏子仁丸」具有滋補肝腎、益氣養血、強筋健骨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虛寒、面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利、背膊痠疼、羸瘦無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柏子仁1兩,黃耆1兩(銼),白茯苓1兩,楮實1兩,覆盆子1兩,五味子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石斛1兩(去根),酸棗仁1兩(微炒),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令黃),桂心1兩,白朮1兩,沈香1兩,枳實1兩(麩炒令黃),熟乾地黃1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忌生冷、油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宜久服,不可急於求成。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肝柏子仁丸, 出處:《聖惠》卷三。 組成:柏子仁1兩,黃耆1兩(銼),白茯苓1兩,楮實1兩,覆盆子1兩,五味子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石斛1兩(去根),酸棗仁1兩(微炒),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令黃),桂心1兩,白朮1兩,沉香1兩,枳實1兩(麸炒令黃),熟乾地黃1兩。 主治:肝虛寒,面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利,背膊痠疼,羸瘦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