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肝雙補丸

YI GAN SHUANG B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脾經 18%
心經 16%
肝經 15%
肺經 12%
胃經 9%
膽經 5%
心包經 1%
大腸經 1%
腎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益肝雙補丸

**組成:**細辛,酸棗仁,茯苓,楮實,覆盆子,五味子,附子,石斛,補骨脂,鹿茸,肉桂,白朮,沉香,枳實,生地黃,

**主治功效:**肝臟虛寒,面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舒暢,背部和肩胛痠疼,身體瘦弱無力。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覆盆子:**收斂、固澀、補益肝腎。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鹿茸:**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

**酸棗仁:**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楮實:**利水滲濕、健脾胃、清熱利尿、補氣、強筋骨、滋腎、清肝明目、健脾利水。

總結:

中藥方劑「益肝雙補丸」由多種藥材組成,具有補益肝腎、溫陽散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改善肝臟虛寒、面色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舒暢、背部和肩胛痠疼、身體瘦弱無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細辛1兩,酸棗仁(微炒)1兩,白茯苓1兩,楮實子1兩,覆盆子1兩,五味子1兩,附子(炮)1兩,石斛(去苗)1兩,破故紙(炒)1兩,鹿茸(去皮,酥炙令黃)1兩,肉桂1兩,白朮1兩,沈香1兩,枳實(麩炒令黃)1兩,熟乾地黃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早晨空心、晚食前溫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益肝雙補丸由細辛、酸棗仁、茯苓、楮實、覆盆子、五味子、附子、石斛、補骨脂、鹿茸、肉桂、白朮、沉香、枳實、生地黃等中藥組成。其中,細辛、附子、肉桂、白朮、沉香、枳實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酸棗仁、茯苓、楮實、覆盆子、五味子、石斛、補骨脂、鹿茸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因此,益肝雙補丸具有補益肝腎、溫陽散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益肝雙補丸具有補益肝腎、溫陽散寒的功效,但是陰虛火旺、肝陽上亢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腹瀉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益肝雙補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金方》。 組成:細辛1兩,酸棗仁(微炒)1兩,白茯苓1兩,楮實子1兩,覆盆子1兩,五味子1兩,附子(炮)1兩,石斛(去苗)1兩,破故紙(炒)1兩,鹿茸(去皮,酥炙令黃)1兩,肉桂1兩,白朮1兩,沉香1兩,枳實(麸炒令黃)1兩,熟乾地黃1兩。 主治:肝虛寒,色面青黃,胸脅脹滿,筋脈不利,背膊痠疼,羸瘦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