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飲

SAN HUA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瘋門全書》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20%
脾經 14%
胃經 12%
心經 9%
腎經 9%
膀胱經 7%
心包經 1%
膽經 1%
大腸經 1%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三花飲中包含菊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菊花味甘苦,性涼,入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降火消炎等作用。三花飲作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方劑,菊花有助於清熱解毒,散熱止痛,同時還可改善因熱邪上攻導致的頭昏目眩、視力模糊等症狀。

此外,菊花還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緩解因熱毒入侵所致的頭昏腦脹、眼赤腫痛等不適。因此,菊花在三花飲中發揮着重要的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花飲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三花飲本身以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金銀花作為其主要成分,能有效針對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材:三花飲中其他藥材如菊花、槐花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金銀花與之搭配,藥效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金銀花還能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緩解炎症、消腫止痛,增強三花飲的治療效果。

三花飲中包含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三花飲常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二、配合其他藥材:三花飲中包含其他藥材,如金銀花、菊花等,與紅花共同作用,可以增強藥效。紅花與金銀花、菊花搭配,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同時活血化瘀,對於熱毒血瘀所致的疾病,療效更佳。

三花飲為一方經典的中藥方劑,其組成成分根據不同版本會有所差異,但其中常見的一味藥材為艾葉。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在婦科病證中應用廣泛。在三花飲中加入艾葉,主要是為了利用其溫經散寒的作用。若該方劑主要針對的是婦女因宮寒導致的各種症狀,如月經不調、痛經等,那麼艾葉便能發揮重要作用。此外,艾葉還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對於寒濕阻滯所引起的肢體疼痛也有一定的緩解效果。總體來說,艾葉在三花飲中的使用,旨在通過其溫煦散寒的特性,達到調理身體、祛除寒邪的目的,特別適合於寒涼體質或有寒凝血瘀情況的人群服用。

三花飲中包含藿香,主要基於其辛溫芳香、化濕解暑的功效。

藿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化濕解暑、開胃止嘔、理氣止痛的功效。三花飲以清熱解暑為主,而藿香能化解暑濕之邪,並可止嘔,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暑的效果。

此外,藿香還具備芳香化濕、理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暑濕所致的胸悶、脘腹脹痛等症狀,進一步提升療效。

三花飲方劑中加入甘松,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甘松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之效。三花飲本身以疏肝理氣為主,甘松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行氣止痛作用,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脅疼痛、脘腹脹滿等症狀。

2. 開竅醒神:甘松還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三花飲中加入甘松,可增強方劑的開竅醒神作用,有助於患者神志恢復。

三花飲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通鼻竅: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三花飲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白芷可有效緩解鼻腔阻塞,促進鼻竅通暢。
  2. 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白芷亦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三花飲中常配合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共同發揮抗菌消炎的作用,緩解因風寒感冒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三花飲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散風熱: 蟬蛻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功效。三花飲本身以清熱解毒為主,蟬蛻的加入可增強其疏散風熱之效,尤其適用於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症。

二、利咽止咳: 蟬蛻還具有清熱利咽、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痰多,蟬蛻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與三花飲中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相輔相成。

三花飲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化痰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化痰止痙、清熱解毒的功效。三花飲主要針對風熱痰火引起的咳嗽、哮喘、驚癇等症,白僵蠶有助於化解痰熱,緩解痙攣,改善呼吸道症狀。
  2. 疏散風熱:白僵蠶對於風熱邪氣入侵引起的各種疾病也有較好的療效。三花飲中加入白僵蠶,能夠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增強整體療效。

三花飲中包含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 薄荷味辛、性涼,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功效,可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三花飲本身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薄荷能增強其清熱解表之力,更有效地解除表邪。
  2. 疏散風熱: 薄荷能疏散風熱,使體內的鬱熱之氣得以宣泄。三花飲中常配伍其他具有疏散風熱功效的藥材,如菊花、金銀花等,薄荷的加入能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疏散風熱的功效,使療效更佳。

三花飲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風解表: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散風解表、止痛止癢的功效。三花飲本身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但若患者兼有風邪外襲,出現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則需加入防風以散風解表,使藥效更全面。
  2. 助藥力: 防風能引藥入營血,促進藥效發揮。三花飲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主要作用於外邪,防風則能將藥力引導至更深層,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體而言,防風在三花飲中起著散風解表、助藥力之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更能有效治療風熱外感所致的各種病症。

三花飲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功效。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利咽止痛之效。三花飲主治風熱感冒、麻疹初起、咽喉腫痛等症,而荊芥正是針對這些症狀的關鍵藥物。其疏風散熱,可解表退熱,並能促進汗液排出,有助於疹出透發;其利咽止痛,則可緩解咽喉腫痛,改善呼吸道症狀。因此,荊芥在三花飲中起到疏散風熱、解表透疹、利咽止痛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三花飲中加入羌活,主要是利用其 祛風濕、止痛 的功效。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擅長 疏散風寒止痛。三花飲為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的常用方劑,其中羌活可有效 驅散寒邪,解除痺痛,同時 活血通絡,促進氣血循環,有助於緩解疼痛。此外,羌活還可 利水消腫,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腫脹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三花飲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花飲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三花飲中以菊花、金銀花清熱解毒,搭配獨活祛風止痛,可有效治療風濕性疾病。
  2. 通絡止痛:獨活入肝經,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能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三花飲中加入獨活,可增強其通絡止痛的效果,使療效更佳。

三花飲中包含沙苑子,主要是因為沙苑子具有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的功效。

沙苑子性溫,味甘鹹,入腎經,能滋補腎陰,固腎精,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遺精早泄、陽痿不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另外,沙苑子還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可以改善氣虛血虧導致的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等症狀。

因此,沙苑子在三花飲中可以起到滋補腎陰、固腎精、補氣養血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治療腎虛、氣虛血虧等症狀的效果。

三花飲方劑中包含蔓荊子,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疏散風熱、利濕通絡的功效。

蔓荊子味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其性善於疏散風熱,可清利頭目,治療風熱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此外,蔓荊子還能利濕通絡,對於濕熱阻滯經絡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也有改善作用。

三花飲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而蔓荊子正是治療這些症狀的有效藥材,故而被列入方劑中。

三花飲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三花飲常用於治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而川芎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頭部氣血流通,緩解頭痛、眩暈等症狀;其行氣止痛作用則能舒緩經絡,緩解肢體麻木等疼痛。因此,川芎的加入可以增強三花飲的整體療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頭痛、眩暈等症。

三花飲中加入當歸尾,主要是考慮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以及其與其他藥材的配伍關係。

當歸尾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其補血作用不及當歸身,但活血化瘀作用更強,且能溫經散寒,故在三花飲中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活血化瘀、溫經散寒之效,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等問題。

三花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三花飲由金銀花、菊花、槐花組成,性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入脾胃經,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性,避免損傷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能增強藥物的清熱解毒作用,並能緩解藥物的苦味,使藥物更容易服用。

總之,甘草在三花飲中起著重要的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三花飲

組成

菊花、金銀花、紅花、艾葉、藿香、甘松、白芷、蟬蛻、白僵蠶、薄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沙苑子、蔓荊子、川芎、當歸尾、甘草。

功效

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主治

麻風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三花飲,治麻風,有奇效。麻風之毒,由風熱相搏而成,故治宜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通絡。本方以菊花、金銀花、紅花清熱解毒;以艾葉、藿香、甘松、白芷、蟬蛻、白僵蠶、薄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沙苑子、蔓荊子疏風散寒;以川芎、當歸尾、甘草活血通絡。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通絡之功,用於治療麻風。」

傳統服藥法


菊花、銀花、紅花、艾絨、藿香、甘松、白芷、蟬蛻、僵蠶、薄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蒺藜、蔓荊、川芎、歸尾、甘草。
燈心為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三花飲, 出處:《瘋門全書》。 組成:菊花、銀花、紅花、艾絨、藿香、甘松、白芷、蟬蛻、僵蠶、薄荷、防風、荊芥、羌活、獨活、蒺藜、蔓荊、川芎、歸尾、甘草。 主治:麻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