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建脾丸

JIAN PI WAN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2%
心經 16%
肺經 14%
腎經 12%
胃經 12%
肝經 10%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脾滑胃虛弱,泄下不禁,飲食不消,雷鳴絞痛。

傳統服藥法

厚朴(去粗皮,銼,薑制炒)1兩,半夏(薑制)1兩,白朮(炒)1兩,肉桂(去皮,不見火)半兩,橘紅半兩,胡椒半兩,薑黃半兩,神曲(炒)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丁皮半兩,蓽澄茄半兩,木香半兩,益智仁3分,人參(去蘆)3分,硫黃(金液丹代之)7錢半,溫薑(煨)7錢半,附子1只(9錢重,炮,去皮臍),丁香2錢(不見火),肉豆蔻3錢(面裹)。
上為細末,薑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60丸,空心生薑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花椒性辛溫,主治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用於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桂枝性辛甘溫、主治發汗解表、調和營衞、溫經通脈止痛、助心陽且通陽利水、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

赤石脂性甘、澀、酸、溫、無毒。主治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於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不斂、濕疹膿水。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乾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四肢冰冷、寒飲喘咳、寒濕痹痛等症。

茯苓性甘、淡、平。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水腫尿少、水腫脹滿、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遺精白濁等症。

大麥性甘、涼。主治去食療脹、消積進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熱、益氣調中、寬胸大氣、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谷食之功。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石斛性甘、微寒。主治生津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明目強腰。主熱病傷津、口幹煩渴、胃陰不足、胃痛幹嘔、肺燥幹咳、虛熱不退、陰傷目暗、腰膝軟弱。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鐘乳石性甘,溫。主要功效溫肺氣;壯元陽;下乳汁。主虛勞喘咳;寒嗽;陽痿;腰腳冷痹;乳汁不通;傷食納少;瘡疽痔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神經性厭食症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嘔吐骨質疏鬆症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身體消瘦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身體沉重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建脾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一。 組成:附子(炮)1兩,蜀椒(汗)1兩,桂心2兩,赤石脂2兩,黃連2兩,人參2兩,乾薑2兩,茯芩2兩,大麥糵2兩,陳皮2兩,石斛2兩,當歸2兩,鍾乳3兩(研)。 主治:脾滑胃虛弱,泄下不禁,飲食不消,雷鳴絞痛。

建脾丸,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鍾乳粉3兩,赤石脂2兩,好曲2兩,大麥糵2兩,當歸2兩,黃連2兩,人參2兩,細辛2兩,龍骨2兩,乾薑2兩,茯苓2兩,石斛2兩,桂心2兩,附子1兩,蜀椒6兩。 主治:虛勞羸瘦,身體重,脾胃冷,飲食不消,雷鳴腹脹,泄痢不止。

建脾丸, 出處:《三因》卷十一。 組成:鍾乳粉1兩半,赤石脂(煅)1兩半,枯礬1兩,乾薑(炮)1兩,蓯蓉(酒浸)1兩,石斛(酒浸)1兩,五味子1兩,桂心1兩,澤瀉1兩,桑寄生1兩,遠志(去心,炒)1兩,人參1兩,柏子仁1兩,當歸1兩,酸石榴皮1兩,龍骨(煅)1兩,天雄(炮,去皮臍)1兩,牡蠣粉1兩,白頭翁(去苗)1兩,甘草(炙)1兩。 主治:虛勞羸瘦,身重,胃冷,飲食不消,泄瀉不止,或作滯下,久變五色穢臭。

建脾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厚朴(去粗皮,銼,薑制炒)1兩,半夏(薑制)1兩,白朮(炒)1兩,肉桂(去皮,不見火)半兩,橘紅半兩,胡椒半兩,薑黃半兩,神曲(炒)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丁皮半兩,蓽澄茄半兩,木香半兩,益智仁3分,人參(去蘆)3分,硫黃(金液丹代之)7錢半,溫薑(煨)7錢半,附子1隻(9錢重,炮,去皮臍),丁香2錢(不見火),肉豆蔻3錢(面裹)。 主治:丈夫、婦人脾胃虛冷,嘔逆惡心,臍腹撮痛,冷痃反胃,惡聞食氣,停寒積飲,飲食不化,臟寒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裨脾丸

相似度 96%

鍾乳健脾丸

相似度 78%

石鍾乳湯

相似度 57%

大桂枝丸

相似度 57%

壯原湯

相似度 54%

大曲糵丸

相似度 53%

增損痞氣丸

相似度 52%

川椒丸

相似度 52%

五噎丸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