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脾丸

JIAN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6%
肺經 14%
腎經 14%
胃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3%
膀胱經 3%
膽經 1%
心包經 1%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建脾丸中包含附子,看似矛盾,實則體現了中醫“寒者熱之”的辯證施治理念。

建脾丸主治脾虛氣陷,症狀包括食少乏力、面色蒼白、易感風寒等。附子性熱,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的功效。脾虛氣陷常伴有陽氣不足,脾胃失溫,附子可溫補脾陽,助其運化水谷,改善脾虛症狀。

附子溫陽的同時,也能驅散脾胃寒氣,改善脾胃功能,進而增強抗寒能力,避免因脾虛導致的反覆感冒。因此,附子在建脾丸中並非單純的燥熱之物,而是以其溫陽補脾之功,達到扶正祛邪、溫補脾陽的效果。

建脾丸方劑中包含花椒,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助脾陽: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除濕的功效。脾胃虛寒,寒邪阻滯,可導致脘腹冷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花椒溫中散寒,可助脾陽運化,改善脾胃功能。
  2. 燥濕止瀉: 花椒兼具燥濕止瀉之效。脾虛濕困,可導致腹瀉、便溏等症狀,花椒燥濕止瀉,可健脾止瀉,改善腹瀉症狀。

總之,花椒在建脾丸中起到溫中散寒、助脾陽、燥濕止瀉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濕困等症狀。

建脾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助脾: 桂枝性溫,入脾經,能溫陽散寒,助脾陽運化。脾陽不足,則運化失調,容易導致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脾虛症狀。桂枝溫陽助脾,能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
  2. 調和營衛: 桂枝性溫,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流通。脾胃虛弱,營氣不足,容易導致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桂枝調和營衛,能改善氣血運行,增強體質。

因此,建脾丸中加入桂枝,不僅能溫陽助脾,改善脾胃功能,還能調和營衛,增強體質,起到健脾益氣的功效。

建脾丸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原因如下:

  1. 固澀止瀉: 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道,固澀止瀉,用於脾虛泄瀉,尤其是久瀉不止、腸滑不禁者。
  2. 健脾益氣: 赤石脂入脾經,能健脾益氣,對於脾虛不運,消化不良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總之,赤石脂在建脾丸中起到固澀止瀉、健脾益氣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改善脾虛泄瀉等症狀。

建脾丸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針對脾胃濕熱所致的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瀉火解毒: 脾胃濕熱常伴隨有心火上炎,黃連入心經,可瀉心火、清熱毒,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有效地改善脾胃濕熱症狀,達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因此,黃連在建脾丸中起到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濕熱,達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建脾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之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脾氣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
  2. 扶正固本: 人參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對於脾氣虛弱導致的抵抗力下降,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人參在建脾丸中起到補氣健脾、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提高抵抗力,改善脾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建脾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脾運化: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脾胃喜溫惡寒,若脾胃虛寒,則運化功能減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症狀。乾薑溫中散寒,可助脾胃陽氣,增強其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2. 辛溫解表,祛除寒邪:乾薑辛溫,具有解表發汗的作用,可祛除外感寒邪。脾胃虛寒者,往往容易感受寒邪,導致感冒等症狀。乾薑辛溫解表,可驅散寒邪,改善體質。

建脾丸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其利水滲濕作用,有助於去除脾胃濕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達到健脾的效果。
  2. 補氣益腎: 茯苓同時具有補氣益腎之功效,能增強脾腎氣虛,進一步提升脾胃運化能力。

因此,建脾丸中加入茯苓,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解決濕困脾胃、氣虛乏力等症狀。

建脾丸中加入大麥,主要是因為大麥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健脾和胃: 大麥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食除脹的功效。它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2. 利水消腫: 大麥還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減輕水腫。對於脾虛濕困所致的水腫,大麥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建脾丸中加入大麥,可以增強其健脾和胃、利水消腫的功效,達到治療脾胃虛弱、水濕內停等症狀的目的。

建脾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脾胃氣滯,運化失常,常出現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陳皮可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
  2. 降逆止嘔: 陳皮可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氣機上逆所致的嘔吐,陳皮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建脾丸中加入陳皮,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症狀。

建脾丸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益脾胃,增強消化功能: 石斛性寒,味甘,入胃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穀,而石斛能補益脾胃之氣,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從而改善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2. 清熱解毒,促進機體康復: 石斛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除體內熱毒,改善因脾胃虛弱引發的體內濕熱,使機體恢復正常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所致的發熱、口渴、舌苔黃膩等症狀,石斛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建脾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益氣: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血潤腸的功效。脾主運化,氣血生化之源,當歸補血益氣,可改善脾虛所致的氣血不足,進而增強脾胃功能。
  2. 促進血液循環: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和運化,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因此,建脾丸中加入當歸,可有效改善脾虛所致的氣血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狀。

建脾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旨在補益脾胃,增強消化吸收功能。方中鐘乳石為關鍵成分,其性溫,味甘,入肺、胃經,具有補肺益氣、壯陽固精之效。據《本草綱目》記載,鐘乳石能「補肺氣,固腠理,助陽道」,對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尤為適用。建脾丸加入鐘乳石,可提升整體方劑溫中補虛之力,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與營養吸收,對改善脾腎兩虛所致的體倦乏力、腰膝酸軟等症状有良好療效。然而,鐘乳石用量需謹慎,過量可能導致燥熱,應根據個人體質調整用量,以免適得其反。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建脾丸 」

組成:附子,花椒,桂枝,赤石脂,黃連,人參,乾薑,茯苓,大麥,陳皮,石斛,當歸,鐘乳石

主治功效:脾虛胃弱,腹瀉不止,食物不能消化,肚子裡有雷鳴般的響聲,絞痛不止。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桂枝: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陳皮: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赤石脂: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 花椒: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當歸: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附子: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乾薑: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黃連: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人參: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石斛: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 大麥:在中醫裡,大麥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建脾丸 」具有健脾胃、補氣血、溫陽益腎、祛風除濕、止瀉止痛等功效,適用於脾虛胃弱,腹瀉不止,食物不能消化,肚子裡有雷鳴般的響聲,絞痛不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厚朴(去粗皮,銼,薑制炒)1兩,半夏(薑制)1兩,白朮(炒)1兩,肉桂(去皮,不見火)半兩,橘紅半兩,胡椒半兩,薑黃半兩,神曲(炒)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丁皮半兩,蓽澄茄半兩,木香半兩,益智仁3分,人參(去蘆)3分,硫黃(金液丹代之)7錢半,溫薑(煨)7錢半,附子1只(9錢重,炮,去皮臍),丁香2錢(不見火),肉豆蔻3錢(面裹)。
上為細末,薑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60丸,空心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建脾丸具有溫熱燥烈的性質,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神經性厭食症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嘔吐骨質疏鬆症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身體消瘦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身體沉重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建脾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一。 組成:附子(炮)1兩,蜀椒(汗)1兩,桂心2兩,赤石脂2兩,黃連2兩,人參2兩,乾薑2兩,茯芩2兩,大麥糵2兩,陳皮2兩,石斛2兩,當歸2兩,鍾乳3兩(研)。 主治:脾滑胃虛弱,泄下不禁,飲食不消,雷鳴絞痛。

建脾丸,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鍾乳粉3兩,赤石脂2兩,好曲2兩,大麥糵2兩,當歸2兩,黃連2兩,人參2兩,細辛2兩,龍骨2兩,乾薑2兩,茯苓2兩,石斛2兩,桂心2兩,附子1兩,蜀椒6兩。 主治:虛勞羸瘦,身體重,脾胃冷,飲食不消,雷鳴腹脹,泄痢不止。

建脾丸, 出處:《三因》卷十一。 組成:鍾乳粉1兩半,赤石脂(煅)1兩半,枯礬1兩,乾薑(炮)1兩,蓯蓉(酒浸)1兩,石斛(酒浸)1兩,五味子1兩,桂心1兩,澤瀉1兩,桑寄生1兩,遠志(去心,炒)1兩,人參1兩,柏子仁1兩,當歸1兩,酸石榴皮1兩,龍骨(煅)1兩,天雄(炮,去皮臍)1兩,牡蠣粉1兩,白頭翁(去苗)1兩,甘草(炙)1兩。 主治:虛勞羸瘦,身重,胃冷,飲食不消,泄瀉不止,或作滯下,久變五色穢臭。

建脾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厚朴(去粗皮,銼,薑制炒)1兩,半夏(薑制)1兩,白朮(炒)1兩,肉桂(去皮,不見火)半兩,橘紅半兩,胡椒半兩,薑黃半兩,神曲(炒)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丁皮半兩,蓽澄茄半兩,木香半兩,益智仁3分,人參(去蘆)3分,硫黃(金液丹代之)7錢半,溫薑(煨)7錢半,附子1隻(9錢重,炮,去皮臍),丁香2錢(不見火),肉豆蔻3錢(面裹)。 主治:丈夫、婦人脾胃虛冷,嘔逆惡心,臍腹撮痛,冷痃反胃,惡聞食氣,停寒積飲,飲食不化,臟寒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