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聖效散
JIA JIAN SHENG XI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痧書》卷下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聖效散方中包含萊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 萊菔子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萊菔子可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
- 降氣止咳: 萊菔子還具有一定的降氣止咳作用,可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加減聖效散中加入萊菔子,可以增強方劑的止咳化痰功效。
總而言之,萊菔子在加減聖效散中發揮着消食化積、降氣止咳的功效,使其成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加減聖效散中加入砂仁,主要有兩個原因:
- 理氣消脹: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溫脾止瀉的作用。方中若有胃脘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砂仁可助理氣消食,改善脾胃功能。
- 溫中散寒:砂仁亦具溫中散寒之效,可溫暖脾胃,祛除寒濕,對於脾胃虛寒、腹痛泄瀉等症狀,有助於緩解不適,提高療效。
加減聖效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積化滯:檳榔性溫,味辛,入胃、大腸經,具有消積化滯、驅蟲殺蟲之效。方劑中若因飲食積滯、脘腹脹滿、大便不通等症狀,檳榔可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排除積滯,改善便祕。
- 降逆止嘔:檳榔能降逆止嘔,對於因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的症狀,可起到緩解作用。此方中若因脾胃虛弱、氣逆上衝而導致嘔吐,檳榔可通過降逆止嘔,改善嘔吐症狀。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其性溫燥,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方中加入陳皮,有助於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消除消化不良,增進食慾,促進藥效吸收。
-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材如蒼朮、厚朴等,性較燥烈,易傷脾胃。陳皮性溫,且能理氣降逆,可中和藥性,避免藥物對脾胃的過度刺激,使藥效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延胡索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加減聖效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延胡索的活血化瘀功效能有效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 舒筋活絡:延胡索還具有舒筋活絡、止痛的效果。加減聖效散中常加入其他舒筋活絡的中藥材,如川芎、當歸等,與延胡索配合,能更好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改善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
加減聖效散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消積: 厚朴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肺經。其具有行氣消積、燥濕止瀉、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加入厚朴,可幫助消食導滯,通暢氣機,緩解因積食導致的腹脹、腹痛、便祕等症狀。
- 調和脾胃: 厚朴能溫脾胃,有助於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厚朴能起到調理脾胃、增進食慾的作用。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散寒: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加減聖效散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而防風能夠有效驅散風寒之邪,緩解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改善患者的寒邪入侵所致的病症。
- 疏散表邪: 防風還能疏散表邪,使腠理開泄,有利於汗出解表,緩解發熱、惡寒等症狀。加減聖效散中常與其他疏散表邪的藥物配合使用,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加減聖效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性溫,能燥濕健脾,祛除脾胃濕邪。加減聖效散多用於脾胃濕熱、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蒼朮可助其燥濕化濕,健脾開胃,改善消化功能。
- 祛風止痛:蒼朮亦具祛風止痛之效,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痠痛等症,蒼朮可助散寒除濕,舒筋活絡,緩解疼痛。加減聖效散中加入蒼朮,可增強其祛風止痛之力,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藁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風止痛: 藁本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功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藁本的疏風止痛作用可有效緩解疼痛,改善病人的不適。
- 祛風濕: 藁本除了疏風止痛,還有祛風濕的作用。風寒濕痺常因風寒濕邪入侵經絡而引起,藁本可驅散風寒濕邪,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藿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暑化濕: 藿香氣味芳香,性溫,具有解暑化濕、止嘔止瀉的功效。在暑溼季節,容易出現中暑、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而藿香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理氣止痛: 藿香還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暑溼引起的胸悶、腹脹、胃痛等症狀,藿香可以起到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
因此,在加減聖效散中加入藿香,可以起到解暑化溼、理氣止痛的作用,對於暑溼引起的各種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加減聖效散」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肝解鬱: 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解少陽的功效。方劑中若有肝氣鬱結、胸脅脹痛、心煩易怒等症狀,柴胡可疏解肝鬱,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緩解病症的目的。
- 調和氣血: 柴胡兼具升散之性,可使氣血上行,並能調和肝脾之氣,促進氣機升降,恢復氣血運行正常。加減聖效散中若有氣機不暢、氣血運行不順等情況,柴胡可起到調節氣血、促進氣血流通的作用。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獨活」,主要源於其祛風濕、通經絡之效,與方劑整體治療目的相符。
獨活味辛、性溫,歸膀胱經,能祛風濕、通經絡、止痛。方劑中以獨活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
此外,獨活還具有一定解表作用,有助於散寒解表,進一步促進患者的恢復。
加減聖效散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開竅醒神: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胃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開痰之效。對於痰濁阻竅、神志不清等症狀,石菖蒲能有效地開通氣機,使神志清醒。
- 化濕健脾: 石菖蒲還兼具化濕健脾之功。對於脾胃濕困、食慾不振等情況,石菖蒲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改善食慾。
因此,加減聖效散中加入石菖蒲,有助於提升藥方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更全面地解決相關病症。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澤瀉,主要原因有二:
- 利水消腫: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加減聖效散主要針對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澤瀉能促進水液代謝,排出體內多餘水分,達到消腫利尿的效果。
- 清熱瀉火: 澤瀉還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以清泄膀胱濕熱,對於因濕熱內蘊導致的小便不利、尿赤澀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消積: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消積、行滯通便的作用。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食積、腹脹、便祕等症,枳殼的理氣消積作用能幫助化解積滯,促進消化吸收,改善便祕症狀。
- 降逆止嘔: 枳殼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食積導致的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枳殼能理氣降逆,止嘔止吐,緩解患者不適。
因此,枳殼在加減聖效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有效地解決食積、腹脹、便祕等問題,並起到降逆止嘔的功效。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辛溫散寒,通竅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通竅開竅之功效。對於風寒束表、鼻塞流涕、頭痛齒痛等症,細辛能溫散寒邪,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細辛與其他藥物配伍,能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例如,與羌活、獨活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散寒通絡之效,與蒼朮、白芷等藥物配伍,可增強通竅止痛之效。
因此,加減聖效散中加入細辛,旨在發揮其辛溫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加減聖效散中包含草荳蔻,主要有以下原因:
- 溫中止嘔: 草荳蔻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止嘔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導致的嘔吐,草荳蔻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止嘔止逆。
- 行氣化濕: 草荳蔻還具有行氣化濕的功效,能理氣消脹,化解濕氣。對於脾胃氣滯、濕邪困阻導致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草荳蔻能促進消化,緩解不適。
加減聖效散中加入草荳蔻,主要針對脾胃虛寒、寒濕困阻的症狀,起到溫中止嘔、行氣化濕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聖效散 」
方劑組成:
- 萊菔子:辛、平,歸肺、胃經。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
- 砂仁:溫、辛,歸脾、胃、腎經。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檳榔:苦、辛,歸肺、胃經。破滯,散邪,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陳皮:溫、苦、辛,歸脾、肺經。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延胡索:辛、溫,歸肝、腎經。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
- 厚朴:溫、辛、苦,歸脾、肺、胃經。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防風: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藁本: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芳香化濕,安神益智,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活血化瘀。
- 澤瀉:寒、甘,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
- 細辛:辛、溫,歸肺、胃、腎經。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 當傷寒、時疫、風濕這類疾病侵襲人體時,陰陽兩感,表裏未辨,有可能出現外熱內寒、或外寒內熱的症狀。
- 通常,患者會出現肢節拘急、頭項腰脊疼痛、發熱惡寒、嘔逆喘咳、鼻塞聲音低沉、以及食飲生冷過量,導致胃脘疼痛,胸膈飽滿、腸脅脹痛、心下痞結、手足逆冷、腸鳴泄瀉、水谷不消、小溲不利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 加減聖效散 」,主要成分是萊菔子、砂仁、檳榔、陳皮、延胡索、厚朴、防風、蒼朮、藁本、藿香、柴胡、獨活、石菖蒲、澤瀉、枳殼、細辛,主治功效是:當傷寒、時疫、風濕這類疾病侵襲人體時,陰陽兩感,表裏未辨,有可能出現外熱內寒、或外寒內熱的症狀。通常,患者會出現肢節拘急、頭項腰脊疼痛、發熱惡寒、嘔逆喘咳、鼻塞聲音低沉、以及食飲生冷過量,導致胃脘疼痛,胸膈飽滿、腸脅脹痛、心下痞結、手足逆冷、腸鳴泄瀉、水谷不消、小溲不利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卜子(炒)8錢,砂仁(炒,研)8錢,檳榔8錢,陳皮8錢,延胡8錢,厚朴5錢,防風5錢,蒼朮5錢,藁本5錢,藿香葉5錢,柴胡5錢,獨活5錢,石菖蒲5錢,澤瀉5錢,枳殼5錢,細辛5錢,草豆蔻(去殼)10個。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取遍身微汗即愈。時氣不和,空心飲之,可闢邪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和胃、化痰止咳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聖效散, 出處:《痧書》卷下。 組成:蔔子(炒)8錢,砂仁(炒,研)8錢,檳榔8錢,陳皮8錢,延胡8錢,厚朴5錢,防風5錢,蒼朮5錢,藁本5錢,藿香葉5錢,柴胡5錢,獨活5錢,石菖蒲5錢,澤瀉5錢,枳殼5錢,細辛5錢,草豆蔻(去殼)10個。 主治:傷寒時疫風濕,陰陽兩感,表裏未辨,或外熱內寒,或外寒內熱,肢節拘急,頭項腰脊疼痛,發熱惡寒,嘔逆喘咳,鼻塞聲重,及食飲生冷,傷在胃脘,胸膈飽滿,腸脅脹痛,心下痞結,手足逆冷,腸鳴泄瀉,水谷不消,小溲不利。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