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湯

WU SH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三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心經 19%
脾經 17%
胃經 15%
腎經 9%
肝經 9%
大腸經 3%
膽經 1%
心包經 1%
膀胱經 1%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五石湯中加入紫石英,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特性:

  1. 清熱解毒:紫石英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對於外感熱病、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利水消腫:紫石英亦能利水消腫,對於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五石湯中加入紫石英,有助於增強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五石湯中包含鐘乳石,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腎固精:鐘乳石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滋陰降火的作用。它可以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尿頻尿濁等症狀,與五石湯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加強補腎固精的功效。

二、 清熱解毒:鐘乳石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五石湯常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各種炎症,鐘乳石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五石湯中包含白石英,乃因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白石英入肺、胃經,能清肺熱、止咳止血,並可涼血解毒,用於治療熱毒蘊肺、咳血、吐血、衄血等症。

此外,白石英亦能利尿通淋,對於熱淋、血淋、石淋等症亦有療效。因此,在五石湯中,白石英可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通淋等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疾病之效。

五石湯中含有赤石脂,主要是由於赤石脂具有以下特性:

  1. 止瀉固澀: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道,止瀉止痢,對於脾胃虛弱、久瀉不止者,能有效緩解症狀。
  2. 清熱利濕:赤石脂亦具清熱利濕之效,可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泄瀉、帶下等症。

五石湯整體以澀腸止瀉為主,而赤石脂則兼具清熱利濕之效,二者相輔相成,能有效治療脾胃虛弱、濕熱下注所引起的泄瀉等症狀。

五石湯中包含石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五石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煩渴、神昏譫語、口渴引飲等症狀,而石膏的清熱瀉火作用,正好可以解除體內熱邪,改善上述症狀。
  2. 解毒止痛: 石膏還具有解毒止痛的作用。五石湯中其他藥材如石決明、磁石等,也具有清熱解毒、平肝鎮驚的功效,石膏與之相配,可以加強解毒止痛的效果,緩解熱病所導致的頭痛、口渴等症狀。

五石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五石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脾、脾虛濕困之證,茯苓能健脾燥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進一步促進濕邪的排出。
  2. 利水消腫: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利水消腫。五石湯常用於治療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症,茯苓有助於利水消腫,緩解患者症狀。

五石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之功效。五石湯常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瀉、水腫等症,白朮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從而緩解腹瀉,並利水消腫。

二、助藥力: 五石湯中其他藥材如石膏、滑石等,偏寒涼性質,容易損傷脾胃,而白朮性溫,可以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傷及脾胃,增強藥物的療效。

總之,白朮在五石湯中起到健脾益氣,助藥力的作用,使其更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瀉、水腫等症。

五石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陽散寒: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效。五石湯主要用於治療寒凝心脈所致的心痛、胸悶、肢體麻木等症狀,桂枝能溫通心陽,散寒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協同達到溫陽散寒、通脈止痛的功效。

二、調和營衛: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五石湯中,桂枝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能改善心脈瘀阻、氣血運行不暢等病症,達到通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的效果。

五石湯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用。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其性善行,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舒緩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疼痛。同時,川芎亦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可緩解因氣滯血瘀而導致的胸腹疼痛、頭昏腦脹等症狀。

五石湯作為治療腎虛腰痛、筋骨痠痛等症的方劑,加入川芎可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改善病患的整體狀態,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五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五石湯以五種礦物藥材為主,性多偏寒涼,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調和諸藥,緩解寒涼之性,避免傷及脾胃。
  2. 甘草能緩解毒性: 五石湯中的部分藥材,如雄黃、石硫磺等,具有一定毒性,甘草能解毒,減輕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確保用藥安全。

總之,甘草在五石湯中起著重要的調和作用,不僅能平衡藥性,更能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五石湯中加入薤白,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薤白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五石湯用於治療胸痹心痛,薤白能開胸散結,行氣活血,緩解胸部疼痛。
  • 溫陽散寒:薤白性溫,可以溫陽散寒,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效果。五石湯中含有寒涼藥物,加入薤白能平衡寒涼,避免寒邪入侵,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

因此,薤白在五石湯中起到行氣止痛,溫陽散寒的功效,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五石湯的組成中,包含人參,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補益元氣:五石湯旨在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而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之效,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從根本上改善虛弱狀態。

二、 扶正祛邪:五石湯中多為辛溫藥物,容易耗氣傷陰,而人參則可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保護正氣,避免藥物過於燥烈,確保治療效果,同時也有助於抵禦外邪侵襲。

總而言之,人參在五石湯中的加入,不僅能增強其補益脾胃之功,更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使藥效更全面,療效更顯著。

五石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五石湯多用於治療血虛、血瘀所致的病症,而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血虛、血瘀的情況,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藥效。
  2. 引藥入血: 五石湯中一些藥材如石決明、石膏等,性寒,入肝經,需引導至血分才能發揮效用,而當歸味甘性溫,善於引藥入血,有助於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功效,增強治療效果。

因此,五石湯中加入當歸,不僅可以補血活血,更能引藥入血,使其藥效更佳,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五石湯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解表止嘔之效。五石湯本身以寒涼藥物為主,容易傷脾胃陽氣,而生薑可以溫暖脾胃,抵消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寒傷及脾胃。

二、輔助藥效: 生薑與五石湯中的其他藥物相配伍,可以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生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吸收和發揮作用,同時也可減輕藥物的副作用。

五石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氣血,和緩藥性: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五石湯中含有較多寒涼藥材,大棗可緩解藥性寒涼之弊,起到調和脾胃,補益氣血的作用,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
  2. 增強藥效,協調各藥:大棗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並能與其他藥材相互協調,增強藥效。例如,大棗與石膏、知母等寒涼藥材配伍,可減輕寒涼之氣,使藥效更平和,更利於人體吸收。

主治功效


五石湯

  • 五石湯是一道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紫石英、鐘乳石、白石英、赤石脂、石膏、茯苓、白朮、桂枝、川芎、甘草、薤白、人參、當歸、生薑和大棗。
  • 五石湯具有溫腎補氣、散寒除濕、活血化瘀、安神鎮痛的功效。
  • 五石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虛冷、七傷、時寒熱、體痛乏力等症狀。

以下是五石湯各個成分的詳細介紹:

  • 紫石英: 安神、鎮心安神、降逆氣和暖子宮。

  • 鐘乳石: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消腫止痛。

  • 白石英: 清熱解暑、止渴生津、利尿通淋。

  • 赤石脂: 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

  • 石膏: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生津止渴、止咳平喘。

  •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補中、益氣補腎。

  • 白朮: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 桂枝: 發汗解表、溫經通脈、散寒止痛。

  • 川芎: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

  • 甘草: 清熱解毒、補氣益中、緩解疼痛。

  • 薤白: 理氣行氣、散結消腫、安胎止瀉、活絡止痛。

  • 人參: 補氣固表、益氣生津、安神益智、延緩衰老。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

  • 生薑: 發汗解表、溫中散寒、止咳化痰、活血止痛。

  • 大棗: 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氣養血、安神益智。

總結:

五石湯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紫石英、鐘乳石、白石英、赤石脂、石膏、茯苓、白朮、桂枝、川芎、甘草、薤白、人參、當歸、生薑和大棗。五石湯具有溫腎補氣、散寒除濕、活血化瘀、安神鎮痛的功效。五石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虛冷、七傷、時寒熱、體痛乏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寒水石5分,消石5分,赤石脂5分,龍骨5分,牡蠣5分,甘草5分,黃芩5分,栝樓根5分,知母3分,桂心3分,石膏3分,大黃2分。
以水7升,煮取3升,分四次服,日3夜1。
方中消石,《千金翼》作「滑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石湯有溫中散寒、益氣養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咳嗽、痰多等症狀,應先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五石湯。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腦炎病毒性腦膜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四肢抽搐暈眩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手指緊繃難以伸直

相同名稱方劑


五石湯, 出處:《千金》卷十六。 組成:寒水石5分,消石5分,赤石脂5分,龍骨5分,牡蠣5分,甘草5分,黃芩5分,栝樓根5分,知母3分,桂心3分,石膏3分,大黃2分。 主治:胃間熱,熱病後不除;煩悶,口中乾渴。

五石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紫石英2兩,鍾乳2兩,白石英2兩,赤石脂2兩,石膏2兩,茯苓2兩,白朮2兩,桂心2兩,川芎2兩,甘草2兩,薤白6兩,人參3兩,當歸3兩,生薑8兩,大棗20枚。 主治:補腎。主治:産後虛冷七傷,時寒熱,體痛乏力,並治百病。

五石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白石英2兩,鍾乳2兩,赤石脂2兩,石膏2兩,紫石英3兩,牡蠣2兩,人參2兩,黃芩2兩,白朮2兩,甘草2兩,栝樓根2兩,川芎2兩,桂心2兩,防己2兩,當歸2兩,乾薑2兩,獨活3兩,葛根4兩(1方有滑石2兩、寒水石2兩,棗20枚)。 主治:産後卒中風,口噤,倒悶吐沫,瘛瘲,眩冒不知人,及濕痹緩弱,身體痙,妊娠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