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藥酒

BAI YAO JI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腎經 22%
肺經 21%
胃經 21%
心經 4%
肝經 4%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藥酒」,主要成分是:茯苓、白朮、天花粉、山藥、薏苡仁、芡實、川牛膝、白荳蔻,藥方組成如下:

  • 白荳蔻:辛溫,歸脾、胃經,溫暖脾胃,化濕、行氣止嘔。
  • 白朮:甘、淡,歸脾、胃經,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
  • 川牛膝:甘、苦,歸腎、肝、脾經,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
  • 茯苓:甘、淡,歸脾、胃、心經,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祛風除濕。
  • 芡實:甘、澀,歸脾、腎經,固澀收斂、止瀉、補中益氣。
  • 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
  • 天花粉:甘、寒,歸肺、胃經,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
  • 薏苡仁:甘、淡、微寒,歸脾、肺、腎經,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

白藥酒具有補氣、利水滲濕、清熱化痰、健脾、止瀉等功效,主治水腫、咳嗽、泄瀉、脾虛、氣虛等症。

症狀表現如下:

  • 水腫:全身或局部腫脹,多伴有小便不利、尿少、腹脹等症狀。
  • 咳嗽:咳痰,或乾咳,或咳喘,或痰多色白,或痰少色黃,或痰中帶血。
  • 泄瀉:腹瀉,大便稀薄,或水樣,或粘液膿血便,或伴有腹痛、腹脹。
  • 脾虛:面色萎黃,少氣懶言,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脈虛弱。
  • 氣虛:少氣懶言,動則汗出,頭暈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苔白,脈虛弱。

白藥酒方劑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化痰、健脾、止瀉等功效,對於水腫、咳嗽、泄瀉、脾虛、氣虛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總結:

白藥酒方劑組成複雜,各藥物藥性協調,共同發揮藥效,具有補氣、利水滲濕、清熱化痰、健脾、止瀉等功效,對於水腫、咳嗽、泄瀉、脾虛、氣虛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傳統服藥法


白茯苓5錢, 白朮5錢, 花粉5錢, 山藥(炒)5錢,5錢,芡實(研)5錢, 牛膝5錢, 白豆蔻(去殼)3錢。
開胃健脾,補虛勞。
用燒酒10斤,諒加白蜜,久泡為妙。

方劑組成解釋


白藥酒由茯苓、白朮、天花粉、山藥、薏苡仁、芡實、川牛膝、白荳蔻等八味中藥組成。其中,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天花粉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山藥具有健脾益氣、滋陰補腎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水、清熱排膿的功效;芡實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的功效;川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的功效;白荳蔻具有健脾開胃、行氣消食的功效。

白藥酒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強筋壯骨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腰膝酸軟、四肢無力、遺精早泄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白藥酒性溫,陰虛火旺者不宜飲用。
  • 白藥酒不宜過量飲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白藥酒, 出處:《良朋匯集》卷三引王永光方。 組成: 白藥酒(《良朋匯集》卷三引王永光方。)出處:《良朋匯集》卷三引王永光方。組成:白茯苓5錢,白朮5錢,花粉5錢,山藥(炒)5錢,薏苡仁5錢,芡實(研)5錢,牛膝5錢,白豆蔻(去殼)3錢。主治:開胃健脾,補虛勞。 。 主治:開胃健脾,補虛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