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苓朮健解散方中包含白朮,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方中以茯苓、白朮等健脾利濕藥物為主,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水濕停滯,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
- 補氣升陽: 白朮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可扶正祛邪,提升機體抗病能力,改善因脾氣虛弱導致的各種病症。
苓朮健解散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方劑中以茯苓配伍白朮、澤瀉,共同發揮健脾利濕之功,以祛除體內濕邪。
- 化痰止咳:茯苓亦具有一定的化痰止咳作用。方劑中常與半夏、陳皮等藥物合用,以加強化痰止咳的效果,對於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苓朮健解散方劑中包含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止瀉:白扁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化濕、消暑止瀉之效。苓朮健解散方以健脾利濕為主,白扁豆可協同茯苓、白朮等藥物,增強健脾止瀉之功,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泄瀉、腹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清熱解毒:白扁豆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方劑清熱解毒,利於改善濕熱蘊結所致的口渴、煩躁、尿黃等症狀。此外,白扁豆對於脾胃濕熱所致的瘡瘍、濕疹等皮膚病亦有一定療效。
苓朮健解散方劑中包含薏苡仁,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利濕: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解毒消腫的功效。與方中茯苓、白朮等藥物共同作用,可加強健脾利濕之效,使水濕代謝通暢,消除水腫。
- 清熱解毒: 薏苡仁還能清熱解毒,對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濕疹等有較好的療效。與方中蒼朮、厚朴等藥物協同作用,可清熱解毒,消除病邪,促進病竈消退。
苓朮健解散方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的作用。苓朮健解散方以健脾利濕為主,而山藥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更好地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 滋陰養胃: 方中茯苓、白朮等藥性偏燥,長期服用可能損傷胃陰。山藥能滋陰養胃,緩解藥性偏燥帶來的不適,使藥物更溫和,利於患者長期服用。
因此,山藥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方劑健脾利濕的效果,還能起到滋陰養胃的作用,使整體藥性更趨平和。
苓朮健解散方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化濕止嘔:白荳蔻性溫,味辛,具有化濕止嘔之功效。此方主治脾胃濕盛,中氣不足所致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泄瀉等症。白荳蔻能化解脾胃濕氣,消除胃氣上逆之症,使患者感到舒適,提升食慾。
- 理氣健脾:白荳蔻亦具理氣健脾之效,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
白荳蔻的加入,不僅能更有效地化解濕邪,更能調理脾胃,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健脾利濕、和胃止嘔的功效。
苓朮健解散方中包含肉荳蔻,主要原因如下:
- 溫脾止瀉: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健脾止瀉,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阻所致的泄瀉,有良好的止瀉效果。
- 行氣止痛: 肉荳蔻還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能緩解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協同作用,改善腹痛腹瀉等症狀。
苓朮健解散方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助濕邪外排: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方中苓、朮健脾燥濕,但脾虛濕盛,氣機不暢,則濕邪難以排出。陳皮加入,可理氣健脾,助濕邪外排,提高藥效。
- 調和藥性,避免燥烈: 方中苓、朮燥性較強,若單用易傷津液,而陳皮性溫,可調和藥性,避免燥烈,使其藥效溫和,更利於脾胃運化。
苓朮健解散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燥濕:木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之功。方中以茯苓、白朮健脾利水,但若脾濕較重,則需佐以木香,助其燥濕健脾,使水濕運化,達到利水消腫之效。
- 理氣止痛:木香具理氣止痛之效,可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苓朮健解散方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水停證,而脾虛常伴氣滯,故加入木香以理氣止痛,協同其他藥物,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主治功效
苓朮健解散: 中藥方劑「苓朮健解散」,主要成分是:白朮、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山藥、白荳蔻、肉荳蔻、陳皮、木香。主治功效是:男女老幼脾胃虛寒,導致各種洩瀉。
白扁豆: 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白扁豆中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可補氣,增強免疫力;多醣類和澱粉質具有輕微止瀉作用;可健脾和中,消暑化濕;含有豆酚等成分,能促進新陳代謝,調節水分平衡,達到消暑解熱的效果;可解毒,能治療草木中毒、酒毒、河豚毒等;含多酚類化合物和澱粉質,能刺激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平衡,固定帶下。
白荳蔻: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主要功效有:溫中散寒,緩和脾胃虛寒;行氣止嘔,疏通氣機;解暑除煩,緩解過量飲酒引起的胃腸道不適、頭痛、噁心等症狀。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肉荳蔻: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其中,「溫中散寒」是肉荳蔻的重要功能之一,可溫暖脾胃,緩解嘔吐、泄瀉、胃痛等症狀;「行氣止痛」也是肉荳蔻的顯著功效,可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此外,肉荳蔻還能止瀉、止嘔、下氣消食,適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食積不消等症狀。
山藥: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山藥含有黏液蛋白、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增強體質,緩解疲勞,增強體力。山藥還具有滋陰功效,可以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
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薏苡仁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薏苡仁甙、薏苡仁醇等,能夠促進身體的代謝功能,調節脾胃的分泌和消化功能,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薏苡仁還具有健脾胃,排膿,利水滲濕,降氣等功效。薏苡仁對於氣滯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苓朮健解散, 出處:《會約》卷十五。 組成:白朮1兩半,茯苓1兩,扁豆(炒)1兩,苡仁(炒)1兩,山藥(炒)1兩,白豆蔻(去殼,炒,研)5錢,肉豆蔻(煨)6錢,炙草6錢,陳皮4錢,神曲(炒)2錢(或加廣木香,濕紙包煨,3錢;或加米4錢,炒黃同研)。 主治:男婦大小脾胃虛寒,一切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