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4%
胃經 23%
肺經 18%
心經 10%
腎經 7%
三焦經 1%
肝經 1%
膽經 1%
大腸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三焦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人參啓脾丸

整體功效健脾益氣,和胃消食。

主治丁奚疳。遍身骨露,其狀似丁,肌肉乾澀,啼哭不已,手足枯細,面色黧黑,項細腹大,肚臍突出,尻削身軟,精神倦怠,骨蒸潮熱,燥渴煩急。

丁奚疳,又稱為丁奚,是一種小兒疳疾,以消瘦、骨露、啼哭不已為主要特徵。人參啓脾丸由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白扁豆、山藥、木香、穀芽、神麴、甘草等中藥組成,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消食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丁奚疳。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人參啓脾丸,治小兒丁奚疳,遍身骨露,其狀似丁,肌肉乾澀,啼哭不已,手足枯細,面色黧黑,項細腹大,肚臍突出,尻削身軟,精神倦怠,骨蒸潮熱,燥渴煩急。方中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白扁豆、山藥、木香、穀芽、神麴、甘草,皆能健脾益氣、和胃消食,故能治此證。」

  2. 《中醫臨床治療學》第十八章:「人參啓脾丸,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消食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小兒丁奚疳。」

傳統服藥法

人參5錢,白朮(上炒)5錢,白茯苓5錢,陳皮4錢,扁豆(炒)5錢,山藥(炒)5錢,木香(煨)2錢,谷芽(炒)3錢,神曲(炒)3錢,炙甘草2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1錢。
用建蓮湯化下。
先用五疳消積丸化其滯,繼用人參啓脾丸理其脾病,丁奚疳可漸愈矣。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白扁豆、山藥、木香、穀芽、神麴、甘草等中藥均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消食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丁奚疳。其中,人參為君藥,具有大補元氣、健脾益氣的功效;白朮為臣藥,具有健脾燥濕、益氣健脾的功效;茯苓為佐藥,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陳皮為使藥,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白扁豆為佐藥,具有健脾化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山藥為佐藥,具有健脾益氣、滋陰補腎的功效;木香為佐藥,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穀芽為佐藥,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神麴為佐藥,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甘草為使藥,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人參啓脾丸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栓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尾椎疼痛
面色較黑
身體發低熱
臍突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啓脾丸, 出處:《金鑑》卷五十二。 組成:人參5錢,白朮(上炒)5錢,白茯苓5錢,陳皮4錢,扁豆(炒)5錢,山藥(炒)5錢,木香(煨)2錢,谷芽(炒)3錢,神曲(炒)3錢,炙甘草2錢。 主治:丁奚疳。遍身骨露,其狀似丁,肌肉乾澀,啼哭不已,手足枯細,面色黧黑,項細腹大,肚臍突出,尻削身軟,精神倦怠,骨蒸潮熱,燥渴煩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小異功散

相似度 75%

緩肝理脾湯

相似度 73%

調中和胃湯

相似度 73%

補中和胃湯

相似度 73%

參朮薑桂飲

相似度 73%

調胃湯

相似度 70%

香蔻六君子湯

相似度 70%

六攻散

相似度 7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