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異功散

XIAO YI G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22%
心經 13%
胃經 13%
腎經 4%
大腸經 4%
肝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4%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小異功散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 人參為補氣藥之首,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小異功散旨在治療氣虛血弱、脾胃不健等症,人參的加入可補益中氣,改善氣血運行,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整體療效。
  2. 扶正祛邪: 人參有扶正固本之功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小異功散中常配合其他藥材治療各種虛弱症,人參的加入可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人參在小異功散中的加入,體現了中醫“扶正祛邪”的治療理念,其補氣益血和扶正固本的功效,對於提升整體療效至關重要。

小異功散中包含茯苓,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能利水滲濕,健脾除濕。小異功散主要針對脾濕、水濕等症狀,而茯苓能幫助利水滲濕,改善水腫、腹脹等不適。
  2. 寧心安神: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能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小異功散中的茯苓能幫助安定心神,改善睡眠品質,提高療效。

總之,茯苓在小異功散中扮演着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角色,有助於改善脾濕、水腫、心悸、失眠等症狀,提高藥效。

小異功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燥濕: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燥濕之功,可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困脾所致的腹脹、食少、便溏等症狀。小異功散本身治療脾胃氣虛、濕熱內蘊,白朮在此發揮健脾燥濕的作用,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
  2. 固表止汗: 白朮兼具固表止汗的功效。小異功散除了治療脾胃問題外,也用於治療自汗、盜汗等症,白朮的固表止汗作用能協同其他藥物,有效控制汗液分泌,改善體虛多汗的症狀。

小異功散方劑中包含甘草,其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輕藥物副作用的作用。小異功散中含有多種藥材,甘草可以協調各藥材的藥性,使藥效更為協調和緩和。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如增強黃芪的補氣作用,增強茯苓的健脾作用。此舉能更好地發揮方劑的整體療效,達到治病的目的。

小異功散中包含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化痰: 陳皮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化痰、燥濕健脾之效。方中常與其他藥材配合,用以疏肝理氣,化解痰濕,改善胸悶、咳嗽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陳皮性溫,可調和藥性,防止其他藥材寒涼或燥烈,避免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同時,它能引導藥力下行,促進藥效發揮。

小異功散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脹滿,木香可以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2. 燥濕健脾:木香還具有一定的燥濕健脾功效,對於脾虛濕困、食慾不振、腹瀉等症,木香可以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綜上所述,小異功散中加入木香,一方面可以緩解疼痛,另一方面可以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小異功散 」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木香

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人參

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主治功效

痘瘡裏虛吐瀉:痘瘡內虛,導致吐瀉。 痘瘡虛陷:痘瘡萎陷,內陷無光澤。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橘皮、白茯。
生薑、大棗為引。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異功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脹、腹瀉等。如果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小異功散, 出處:《幼科發揮》卷四。 組成:人參、白朮、橘皮、白茯。 主治:先瀉後吐,脾胃虛冷。

小異功散, 出處:《瘍醫大全》卷三十三。 組成:人參、麥門冬、杏仁、北五味、陳皮、白朮。 主治:痘喘嗽。

小異功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三引楊氏方。 組成:人參、茯苓、白朮、甘草、陳皮、木香各等分。 主治:和胃助氣。主治:痘瘡裏虛吐瀉。痘瘡虛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