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瀉散

ZHI XI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18%
胃經 18%
腎經 15%
心經 9%
膀胱經 6%
肝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止瀉散」

主治功效: 小兒腸胃機能衰弱:孩子的消化系統功能較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症狀。

瀉泄稀水:大便稀薄、水分多,常伴有腹痛、腹瀉等症狀。

帶有未消化食物:大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說明孩子的消化功能較差。

各種慢性腸炎: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腸道炎症,常伴有腹痛、腹瀉、便祕等症狀。

組成: 黨參、白朮、白扁豆、山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蓮子、陳皮、甘草。

藥材介紹:

  1. 黨參: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
    •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胃、生津止渴、補血、安神。
  2. 白朮:

    • 性味:甘、微苦,溫。
    • 歸經:脾、胃。
    • 功效: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3. 白扁豆: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胃。
    • 功效: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4. 山藥: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腎。
    • 功效: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5. 茯苓:

    • 性味:甘、淡、平。
    • 歸經:脾、胃、心。
    • 功效: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6. 澤瀉:

    • 性味:甘、寒。
    • 歸經:腎、膀胱。
    • 功效: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7. 薏苡仁:

    • 性味:甘、淡、微寒。
    • 歸經:脾、肺、腎。
    • 功效: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8. 蓮子:

    • 性味:甘、澀。
    • 歸經:脾、腎。
    • 功效: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
  9. 陳皮:

    • 性味:溫、苦、辛。
    • 歸經:脾、肺。
    • 功效: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10.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總結: 中藥方劑「止瀉散」組成包括黨參、白朮、白扁豆、山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蓮子、陳皮、甘草。本方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清熱利濕等功效,適用於小兒腸胃機能衰弱、瀉泄稀水、帶有未消化食物、各種慢性腸炎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黨參1兩,白朮1兩,扁豆1兩,山藥1兩,雲苓1兩,澤瀉1兩,薏米1兩,蓮肉1兩,陳皮1兩,甘草1兩。
上為極細末。
一歲小兒每服2至3分,1日2-3次,用飯湯或溫開水化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黨參、白朮、白扁豆、山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蓮子、陳皮、甘草等均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其中,黨參、白朮、白扁豆、山藥、茯苓、澤瀉、薏苡仁均能健脾益氣,而蓮子、陳皮、甘草則能利水滲濕。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止瀉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中含有蓮子、陳皮、甘草等中藥,有一定緩解腹瀉的作用,因此不宜與其他具有止瀉作用的中藥同時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止瀉散, 出處:《幼幼集成》卷三。 組成:車前子(以青鹽水炒7次)2兩,白茯苓(炒)2兩,山藥(炒)2兩,炙甘草6錢。 主治:久瀉。

止瀉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 組成:黨參1兩,白朮1兩,扁豆1兩,山藥1兩,雲苓1兩,澤瀉1兩,薏米1兩,蓮肉1兩,陳皮1兩,甘草1兩。 主治:小兒腸胃機能衰弱,瀉泄稀水,帶有未消化食物,以及各種慢性腸炎。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