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膀胱經幾乎一年四季都處於不平衡的狀態,許多人更是長期存在氣血不足的問題。因此,學會如何疏通膀胱經,便成了養生之中最重要的課題。
本文整理了從頭到腳的疏通方法,這些方式簡單易行,不需依賴他人,每個人都能自行操作,可作為日常保健的重要參考。
從頭到腳疏通膀胱經
膀胱經是一條很大的經絡,就像一個大房間,要清理起來不是很容易。因此疏通膀胱經一定要勤勞,每天可以依序從頭到腳疏通,或是針對自己比較阻塞的部位加強疏通。
1.梳子疏通頭部
膀胱經起始於眼睛與頭部,膀胱經在頭部的循行路線主要從內眼角(睛明穴)開始,上行至額頭,交會於頭頂(百會穴),並有支脈從頭頂向後下行至後腦勺。
因此,疏通頭部膀胱經主要針對額頭、頭頂(顛頂)及後頭枕部這條路徑,最簡單的方法是運用天然材質梳子梳頭,因梳齒能均勻有力地刺激頭皮經絡。
可以選擇木梳(黃楊木、檀木等)、動物角梳(牛角、羊角)、鬃毛梳(野豬鬃)...等等,當代器養生大師李鳳山師父,也是非常積極推廣梳頭養生法,可參考以下影片:
操作方向,順著膀胱經在頭部的循行路線,主要從前額向後腦勺、從頭頂向下的方向梳理,區域與路徑如下:
- 額頭區域:從前額髮際線正中央(神庭穴附近),沿膀胱經向後梳至頭頂。
- 頭頂區域(顛頂):從頭頂百會穴區域,分別向後方及側下方梳至後腦勺及耳後。
- 後頭枕部:重點梳理後腦勺中線兩側的膀胱經區域,從上向下梳理。
力度要沉實適中,讓梳齒能穩穩地壓在頭皮上,感受到輕微的壓力,但非尖銳疼痛。動作應緩慢而流暢,每一下都儘量拉長,從起始點梳到終點。
每個區域可反覆梳理20-30次,直至感覺該區域頭皮微微發熱為佳。每日早晚各進行一次,每次總時間約5-10分鐘。
若沒有梳子在手,運用十根手指頭是最方便且帶有溫度的工具,能更細膩地感知頭皮狀態。
疏通頭部膀胱經的核心在於順經循行、均勻用力、工具天然、持續刺激。不少會員都這樣堅持了好幾年,每次梳頭完之後,都覺得精神瞬間變好。
2.拍打溫熱大椎穴
大椎穴雖屬督脈,但是因為這是「手腳三陽經」與「督脈」之交會穴,這其中就包含了足太陽膀胱經。
刺激大椎穴能強力激發陽氣,疏通包括膀胱經在內的所有陽經在肩頸部位的氣血循環,因此是疏通膀胱經在肩頸區域壅塞的關鍵樞紐。有兩種方法:
A.拍打法:此方法最為直接,能有效震動、活化穴區,快速緩解氣血阻塞。
低頭時,於後頸部正中最突起之骨頭(第7頸椎)下方凹陷處即是大椎穴。運用「空心掌」,以腕力,有節奏地、輕柔而穩定地拍打大椎穴區域。
力度應由輕至重,以感到舒適的震盪感為宜,切勿用力過猛導致疼痛。節奏保持平穩、連續的節奏。每次拍打3-5分鐘,直至感覺該區域微微發熱、發紅為佳。每日可進行1-2次。
注意拍打出痧屬正常現象,痧退後方可進行下一次拍打。切勿追求出痧而用力過猛。
B.溫熱法(溫灸法)
大椎穴也可以運用熱療法,運用熱力滲透,溫通經絡,散寒活血,對於因風寒或陽氣不足導致的阻塞特別有效。
可以使用使用吹風機,將吹風機調至熱風檔,並保持與大椎穴約15-20公分的安全距離。
對準大椎穴區域進行迴旋式或來回式吹拂,感覺熱力滲透皮下,產生溫熱舒適感而非灼痛感。每次溫灸5-10分鐘,直至穴區皮膚溫熱潮紅。
也可以運用使用艾灸(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大椎穴上方約2-3公分處,以溫熱感能耐受為準。
市面上有一些艾灸罐,甚至可以直接戴在大椎穴附近熱敷,這也是一種選擇,每次熱敷15-20分鐘。
3.敲打拍打背部
疏通膀胱經最簡易的方法,就是拍打整個背部,運用長柄經絡敲打棒(拍打棒)是首選工具,若無專用工具,徒手拍打亦是簡便有效的方法。
這種長柄設計允許使用者自行輕鬆觸及整個背部。頂端通常為富有彈性的材質,能產生舒適的震盪感,可參考以下影片:
身體站立,雙腳與肩同寬,全身放鬆。亦可採用坐姿,但需保持背部挺直,順著膀胱經在背部的兩條側線進行敲打。
原則上從上往下敲打,從肩胛骨水平位置開始,一路向下敲打至後腰部位。此順序有助於氣血順暢流通。
力度應沉穩適中,以敲擊時感到震盪的舒適感,而非尖銳刺痛為原則。力度可逐漸加重。節奏保持穩定、輕快且有節奏的敲打,約每秒1-2次。
另一種拍打背部的方法,是背部撞牆功法。背對一面平坦堅固的牆壁,雙腳與肩同寬,離牆約15-20公分,全身放鬆站立。
以自然倒下的方式,讓整個背部(從上背到下背)平貼地撞向牆面。撞擊的瞬間,雙膝可隨之自然彎曲作為緩衝,並藉助反彈力讓身體回到原位。確保是整個背部平整地接觸牆面,從而刺激到整條膀胱經。
由於膀胱經能量從立夏之後開始明顯能量低下,為了預防這種在夏天經常出現的經絡現象所產生的各種症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早上運用經絡敲打棒敲打背部。
4.敲打臀部與八髎穴
現代人久坐且不運動,幾乎每個人到了中年以後,幾十年的膀胱經氣血阻塞,都會累積在臀部附近。
膀胱經的循行貫穿整個臀部,並在骶骨(尾龍骨)上有八個極為重要的穴位,稱為「八髎穴」。
現代人因長期久坐,極易導致此區域氣血嚴重壅塞。因此,敲打此部位是疏通膀胱經下焦氣血、改善盆腔循環的關鍵。
疏通膀胱經於臀部與八髎穴,可以運用經絡敲打棒、拍打棒,也可以運用空心拳拍打。均勻敲打整個臀部區域,特別是感覺僵硬、酸痛的條索或結節處。
疏通膀胱經於臀部與八髎穴的核心在於持續、深透的物理刺激,以化解因長期久坐形成的「氣血堰塞湖」。此方法能顯著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對緩解腰臀酸痛、婦科、男科及泌尿系統問題有深遠的益處。
注意女性在月經期間應暫停敲打此部位,以免導致經量過多。敲打後出現皮下瘀青(出痧)屬正常現象,待痧退後再進行下一次操作。
5.拍打委中穴(易出痧)
委中穴位於膝蓋後側,這個穴道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說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
許多體內寒濕重,膀胱經阻塞的人,在拍打這個穴道之後就會出現瘀斑痧點。經常拍打這個穴道是提升膀胱經能量很關鍵的方法。
委中穴位於膝關節正後方,當膝窩橫紋的中點。可以運用拍打棒,或者是將一手五指併攏,掌心微凹成「空心掌」拍打。
體內寒濕重、膀胱經阻塞者,拍打後極易出現青紫色、紫黑色的瘀斑或痧點,這是病邪外排的表現,可以參考下面的這段影片。
所謂「腰背委中求」,現代人經常腰酸背痛,可以輕易透過拍打這個穴位來加以改善。
6.按摩刮痧小腿
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從大腿後側下行後,會沿著小腿後方正中線(腓腸肌肌腹)向下,經過承山、飛揚、崑崙等重要穴位,最終至足外側。
因此,深度按摩小腿後側是直接疏通膀胱經下段氣血、緩解全身性緊繃的極有效方法。
許多人在按摩小腿之後,覺得身體感到輕鬆,背部緊繃感到舒緩,全身也舒暢起來,這都是因為膀胱經疏通所產生的效果,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兩腳用熱水泡腳之後,進行按摩或刮痧,每天只要這樣操作,可以明顯改善睡眠,是養生的基本功法。
以上所有疏通膀胱經的方法,任何人只要操作其中一種,之後都會感覺到非常的舒服,如果可以每天輪流操作這些方法,就可以延緩膀胱經的經絡阻塞,精確的預防疾病,是CP值非常高的養生方法。
疏通膀胱經的養生法,要成為基本常識,每個人都要學,尤其是年輕的小朋友要從小開始學,就可以預防一輩子即將出現的各種疾病。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對中醫充滿熱情的軟體工程師組成,專長於 Python,SQL,NoSQL,Node.js,各種 AI 框架及雲端平台開發。目標是推動自學中醫及五術,讓更多人能以簡單易懂的現代化方式理解中醫,進而傳承中國古老而深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