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煩熱」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煩熱是中醫學的一個常見證候,是指患者自覺發熱、口渴、汗出、心煩、尿黃等症狀。

煩熱的病因多與外感熱邪、內生熱邪、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因素有關。

外感熱邪所致的煩熱,多見於夏季,症狀多見高熱、口渴、汗出、心煩、尿黃等;內生熱邪所致的煩熱,多見於陰虛火旺、陽盛陰衰等體質,症狀多見低熱、口乾、咽燥、心煩、尿黃等;飲食不節所致的煩熱,多見於暴飲暴食、過食辛辣、肥甘厚膩等,症狀多見脘腹脹滿、口乾口苦、大便乾結等;情志不遂所致的煩熱,多見於長期抑鬱、焦慮、緊張等,症狀多見心煩意亂、失眠多夢、頭暈目眩等。

煩熱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降火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大黃、知母、生地黃、丹皮、赤芍等。

煩熱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個人清潔。
  2. 飲食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甜食等食物。
  3. 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4. 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
  5.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缺盆

缺盆

  • 1.《針灸大成》:「人病氣滿,胸中緊痛,煩熱,喘而不已息。斯乃以其脈自肩端入缺盆,絡肺;其支別者從缺盆中直而上頸,故邪客於手陽明之絡,而有是病。

少府

少府

  • 1.《針灸神書》:「少府手小指,本節後陷中,掌中煩熱症,針刺取五分。

三陰交

三陰交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大陵

大陵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 3.《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公孫

公孫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肺俞

肺俞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神門

神門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通里

通里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陰陵泉

陰陵泉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魚際

魚際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隱白

隱白

  • 1.《針灸集成》:「心悲恐煩熱,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大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

厲兌

厲兌

  • 1.《針灸集成》:「主治腹脹喘滿不得臥,嘔吐食不下,胸中痛煩熱,暴泄衄血,屍厥不識人,足寒不得溫,婦入月事過時不止,針之立愈,小兒客忤驚風。○兼厲兌治夢魘不寧。

承漿

承漿

  • 1.《針灸集成》:「治小兒唇緊灸此穴男左女右七壯兼承漿三壯○煩熱頭疼針三分○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 2.《勉學堂針灸集成》:「_虎口_,治小兒唇緊,灸此穴,男左女右七壯,兼承漿三壯。煩熱頭疼針三分。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大椎

大椎

  • 1.《針灸資生經》:「巨闕、主傷寒煩心喜嘔。(千)甲云、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鬲中不利。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溫留、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百會、主汗出而嘔痙。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盛煩嘔。腎俞、主頭身熱赤欲嘔。(並千。)勞宮、主熱病煩滿。欲嘔噦。(甲)曲澤、主傷寒逆氣嘔唾。(千)

巨闕

巨闕

  • 1.《針灸資生經》:「巨闕、主傷寒煩心喜嘔。(千)甲云、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鬲中不利。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溫留、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百會、主汗出而嘔痙。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盛煩嘔。腎俞、主頭身熱赤欲嘔。(並千。)勞宮、主熱病煩滿。欲嘔噦。(甲)曲澤、主傷寒逆氣嘔唾。(千)
  • 2.《普濟方·針灸》:「_巨闕_(在鳩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灸五壯。主心痛不可按。煩心。熱病胸中澹澹。腹滿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少腹滿。瘛瘲。病心疝滿。不得息。息賁時唾血。心腹脹滿。心噫煩熱善嘔。膈中不通利。霍亂。狂妄言怒恐。惡火善罵詈。狐疝驚悸少氣。胸脅支滿。瘛瘲引少腹痛。短氣煩亂。嘔吐心脹)。
  • 3.《普濟方·針灸》:「治傷寒煩心。喜嘔。心腹脹噫。煩熱。鬲中不利。穴巨闕
  • 4.《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曲澤

曲澤

  • 1.《針灸資生經》:「巨闕、主傷寒煩心喜嘔。(千)甲云、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鬲中不利。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溫留、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百會、主汗出而嘔痙。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盛煩嘔。腎俞、主頭身熱赤欲嘔。(並千。)勞宮、主熱病煩滿。欲嘔噦。(甲)曲澤、主傷寒逆氣嘔唾。(千)
  • 2.《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百會

百會

  • 1.《針灸資生經》:「巨闕、主傷寒煩心喜嘔。(千)甲云、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鬲中不利。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溫留、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百會、主汗出而嘔痙。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盛煩嘔。腎俞、主頭身熱赤欲嘔。(並千。)勞宮、主熱病煩滿。欲嘔噦。(甲)曲澤、主傷寒逆氣嘔唾。(千)

商丘

商丘

  • 1.《針灸資生經》:「巨闕、主傷寒煩心喜嘔。(千)甲云、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鬲中不利。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溫留、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百會、主汗出而嘔痙。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盛煩嘔。腎俞、主頭身熱赤欲嘔。(並千。)勞宮、主熱病煩滿。欲嘔噦。(甲)曲澤、主傷寒逆氣嘔唾。(千)

勞宮

勞宮

  • 1.《針灸資生經》:「巨闕、主傷寒煩心喜嘔。(千)甲云、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鬲中不利。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溫留、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百會、主汗出而嘔痙。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盛煩嘔。腎俞、主頭身熱赤欲嘔。(並千。)勞宮、主熱病煩滿。欲嘔噦。(甲)曲澤、主傷寒逆氣嘔唾。(千)
  • 2.《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腎俞

腎俞

  • 1.《針灸資生經》:「巨闕、主傷寒煩心喜嘔。(千)甲云、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鬲中不利。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溫留、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百會、主汗出而嘔痙。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盛煩嘔。腎俞、主頭身熱赤欲嘔。(並千。)勞宮、主熱病煩滿。欲嘔噦。(甲)曲澤、主傷寒逆氣嘔唾。(千)

間使

間使

  • 1.《針灸資生經》:「巨闕、主傷寒煩心喜嘔。(千)甲云、主心腹脹噫。煩熱善嘔。鬲中不利。間使、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溫留、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百會、主汗出而嘔痙。商丘、主寒熱好嘔。大椎、主傷寒熱盛煩嘔。腎俞、主頭身熱赤欲嘔。(並千。)勞宮、主熱病煩滿。欲嘔噦。(甲)曲澤、主傷寒逆氣嘔唾。(千)
  • 2.《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中衝

中衝

  • 1.《普濟方·針灸》:「木。中衝為井厥陰心。掌中煩熱及頭疼。熱病煩悶汗不出。舌強針時得自平。
  • 2.《普濟方·針灸》:「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哭罵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此為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鳩尾

鳩尾

  • 1.《普濟方·針灸》:「_巨闕_(在鳩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灸五壯。主心痛不可按。煩心。熱病胸中澹澹。腹滿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少腹滿。瘛瘲。病心疝滿。不得息。息賁時唾血。心腹脹滿。心噫煩熱善嘔。膈中不通利。霍亂。狂妄言怒恐。惡火善罵詈。狐疝驚悸少氣。胸脅支滿。瘛瘲引少腹痛。短氣煩亂。嘔吐心脹)。

太淵

太淵

  • 1.《勉學堂針灸集成》:「_心悲恐煩熱_,神門、大陵、魚際、通里、太淵、公孫、肺俞、隱白、三陰交、陰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