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目癢」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目癢,是指瞼邊、眥內、甚則癢連晴珠,癢極難忍為主證,但睛珠完好,視力也正常而得名。

臨床上由於風、火、濕熱、血虛以及邪退正復,氣血得行均可引起目癢。輕者癢處不定,重則癢若蟲行,或癢極難忍。

《普濟方.眼目門》說:"夫肝經虛,風邪乘之,則目癢。"《審視瑤函.目癢》說:"癢者有因風、因火、因血虛者。"另外若偶然發癢,癢輕不甚者則不屬病態。

若因"瞼生椒粟"、"眼眩赤爛"等而發癢者,則不屬本文討論範圍。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俠溪

俠溪

1.《普濟方·針灸》:「治淚出目癢。穴俠谿」

2.《普濟方·針灸》:「目癢。 胸中痛不可反側。 痛無常處。 痎瘧狂疾)」


四白

四白

1.《針灸大成》:「主頭痛,目眩,目赤痛,僻淚不明,目癢目膚翳,口眼喎斜不能言。」


水溝

水溝

1.《普濟方·針灸》:「治目癢赤。灸人中」


瞳子髎

瞳子髎

1.《針灸聚英》:「主目癢。 翳膜白。 青盲無見。 遠視䀮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