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燭葉的主治功效
中藥南燭葉主治益腸胃;養肝腎。主脾胃氣虛;久瀉;少食;肝腎不足;腰膝乏力;須發早白
南燭葉,為山茱萸科南燭屬植物南燭的葉。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具有益腸胃;養肝腎。主脾胃氣虛;久瀉;少食;肝腎不足;腰膝乏力;須發早白的功效。常用於脾胃氣虛,久瀉不止,少食乏力,肝腎不足,腰膝乏力,須發早白。
現代研究
- 南燭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南燭葉提取物能顯著提高小鼠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延長小鼠的壽命。
- 南燭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南燭葉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南燭葉提取物對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 南燭葉具有降血糖作用。南燭葉提取物能顯著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 南燭葉具有抗腫瘤作用。南燭葉提取物能抑制小鼠肉瘤S180細胞的生長,並能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 南燭葉具有保護肝臟作用。南燭葉提取物能顯著降低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損傷小鼠的血清ALT、AST、TBIL、DBIL水平,減輕肝細胞的損傷。
臨床應用
南燭葉常用於脾胃氣虛,久瀉不止,少食乏力,肝腎不足,腰膝乏力,須發早白等症。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久瀉不止、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症。用法用量:煎服,3-6g。
南燭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9g;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南燭葉有小毒,不宜過量服用。孕婦慎用。
南燭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慢性肝炎鬚髮早白
南燭葉含有的化學成分
三十一烷(hentricontane), 表無羈萜醇(epifriedelinol), 槲皮素(Quercetin), 異葒草素 (高香豆素)(Isoorientin (Homoorientin)), 對-羥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 acid), 肌醇 (內消旋肌醇)(Myoinositol), 鋇(Barium), 溴(Bromine), 硼(Boron), 鐵(Iron), 錳(Manganese), 鉛(Lead), 錫(Tin), 鎵(Gallium), 鈦(Titanium (Ti)), 鎳(Nickel), 鉍(Bismuth (Bi)), 鉬(Molybdenum), 鋯(Zirconium), 銅(Copper), 銀(Silver), 鋅(Zinc), 鑽 (應為鋅?)(Zinc?), 鍶(Strontium)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