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LIU HUA
- 性味:甘, 苦, 平, 淡, 寒, 無毒
- 寒熱指數:
0
- 英文名稱:Salix babylonica L.
- 別名:柳蕊,楊花,柳椹
- 藥品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花序。採收和儲藏:春季花初開放時採收,鮮用或曬乾。
- 道地藥材:長江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柳花的傳統功效
1. 止血散瘀
柳花中的有效成分包括鞣質、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止血的作用。鞣質可以收斂血管,減少出血;酚類化合物可以增強血管壁的強度,防止出血;黃酮類化合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此外,柳花還可以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從而加速傷口癒合。
2. 祛風利濕
柳花的祛風利濕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 發汗解表:柳花辛溫發散,可以疏散風寒,宣通表氣,常被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狀。
- 利水消腫:柳花性微寒,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濕熱痺痛等病症。
柳花的古代典籍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這本中醫古籍,柳花有著獨特的醫藥價值。在《本經》一書中記載,柳花可以治療因風濕所引起的黃疸。而《別錄》一書則指出,柳花能用於治療各種惡性瘡口、金瘡,以及潰瘍,它具有排膿血的作用。
在《藥性論》中,柳絮和柳子同樣被提及,認為它們能止血和治療風濕症。柳花是尚未完全開放的嫩蕊,可以搗碎成汁飲用。柳子和柳絮緊密相連,難以分開,所以通常一起使用來貼敷瘡口、止血,或是包裹風濕患處。如果要利用柳子的汁液來解渴,則需要將柳絮和柳子一同浸泡,然後研磨成汁飲用。
此外,從崔實的《四民月令》中得知,在三月時節採集柳絮,對身體有益,因此在藥物應用上,柳絮的使用頻率較高。
總結來說,《本草綱目》強調了柳花、柳絮和柳子在傳統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它們各有不同的療效,且多數情況下,這些部分可以結合使用以增強其藥效。
- 《 本草綱目》:根據《本草綱目》這本中醫古籍的記載,柳花有著不同的療效。在《本經》一書中提到,柳花可用於治療因風濕所導致的黃疸病症。而在《別錄》一書中則記載,柳花能用於治療各種惡性瘡癤,包括由外傷引起的金瘡,以及潰爛的癰腫,並且能幫助排出膿血。
《藥性論》一書中指出,柳絮和柳果實則有止血和治療關節炎的效果。柳花是柳樹尚未完全開放的花蕾,可以搗碎後榨汁服用。而柳絮和柳果實通常是一體的,很難將它們分開,因此,它們主要被用來貼敷在瘡口上以止血,或是包裹於患處以減輕關節炎的症狀。《本草綱目》提到,如果要用柳果實的汁液治療口渴,可以將柳絮和柳果實一起浸泡,然後研磨成汁液服用。
此外,根據崔實的《四民月令》一書,三月份時採集柳絮對身體有益,因此在製藥時,多數情況下會使用柳絮。
總結而言,《本草綱目》中關於柳花的描述,說明瞭其在治療風濕黃疸、惡性瘡癤、止血、關節炎以及口渴等方面的應用。
- 《 本草品匯精要》:根據中醫古書《本草品匯精要》的記載,柳花主要用於緩解牙痛。
這句古文的意思是說,在《本草品匯精要》這本書中,對於柳花這種中藥的應用,主要是針對牙齒疼痛的問題。也就是說,古人認為柳花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可用來幫助減輕牙痛的不適。
- 《 滇南本草》:根據中醫古書《滇南本草》的記載,柳花這種中藥有著多種療效。在《本經》中提到,柳花主要用於治療風水(一種因風邪引起的水腫病症)、黃疸(肝臟疾病導致的眼睛和皮膚發黃)以及面部皮膚過熱導致的黑色素沈澱。
而在《滇南本草圖說》中,柳花被描述為能治療各種出血症狀,包括吐血、咯血(咳嗽時咳出血液)、咳血(由呼吸道或肺部疾病引起的出血)、唾血(口中有血)、下血(消化道出血)、血淋(小便帶血)以及所有與血液相關的病證。
柳花的現代功效
1. 抗腫瘤
柳花中的黃酮類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等,具有抗腫瘤作用。這些成分可通過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和轉移、調節免疫功能等機制,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此外,柳花中的揮發油成分,如桉葉素、檸檬烯、芳樟醇等,也具有抗腫瘤作用。這些成分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等機制,抑制腫瘤的生長和發展。
2. 降血糖
3. 抗病毒
柳花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多種病毒的複製。此外,柳花還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在中醫中,柳花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咳嗽等症狀。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柳花提取物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對多種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4. 抗菌消炎
柳花中的黃酮類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抑制多種致病菌的生長繁殖。
柳花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細菌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細菌的繁殖。
柳花提取物還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性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等)的產生,從而減輕炎症反應。
柳花提取物在皮膚病、呼吸系統疾病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抗菌消炎應用前景。
柳花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研末,3-6g;或搗汁。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柳花性寒,味辛,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過量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脾胃虛寒者慎用。
柳花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胃腸出血腎絲球腎炎尿道膿傷月經稀少咳血全身性水腫牙齒痛小便疼痛皮膚顏色發黃面部疼痛吐血大便出血黃疸感冒咳嗽頭痛發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