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Pratia nummularia (Lam.) A. Br. & Asch.
Fruit of Pratia
- 別名:地石榴,小銅錘,米湯果,地扣子,地鈕子
- 藥品來源:為桔梗科植物銅錘玉帶草的果實。採收和儲藏:8-9月採收,鮮用或曬乾。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地茄子的傳統功效
1. 理氣
地茄子理氣的功效還體現在以下方面:
- 疏肝理氣:地茄子可以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煩躁易怒等症狀。
- 行氣活血:地茄子可以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瘀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 消食導滯:地茄子可以消食導滯,幫助消化,緩解積食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2. 利濕
地茄子性味甘、涼,入脾、胃、肺經,具有利濕、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地茄子「利小便,消腫脹,治水腫。」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地茄子含有葫蘆素、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利尿、消炎、抗菌的作用。
地茄子的古代典籍
- 《 分類草藥性》:根據中醫古書《分類草藥性》的記載,地茄子這種中藥有多種療效。首先,它能用於治療男性遺精問題,以及女性的白帶過多。此外,地茄子還有順暢氣血、散除瘀滯的作用。
該書還指出,地茄子對各種頭暈症狀都有一定的療效,能補充身體的元氣。而服用方式上,《分類草藥性》推薦將地茄子與肉一同燉煮後食用,可增強其補益效果。
總結來說,地茄子在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調理男性及女性特定健康問題、順暢氣血、緩解頭暈及補氣的作用,且適合與肉類一同燉煮後食用。
- 《 四川中藥志》:根據《四川中藥志》對中藥「地茄子」的描述,這味藥的主要功效有以下幾點:
1. 順氣:有助於調理人體內氣機的流暢,對於因氣滯引起的各種不適具有緩解作用。
2. 消積:能幫助消化系統排除積聚的食物殘渣或是消化不良所導致的脹氣,促進腸胃功能正常運轉。
3. 化痰:可分解和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改善咳嗽、咳痰等症狀。
4. 散瘀血:對於血液循環不暢或局部組織瘀血的情況,地茄子能促進血液流通,加速瘀血吸收。
5. 消癰腫:對於皮膚表面的腫塊或炎症,如膿包、膿瘍等,此藥具有一定的消炎和縮小腫塊的作用。
6. 治金創出血:對於外傷出血,地茄子有止血效果,能幫助傷口癒合。
7. 膀胱疝氣:對於膀胱相關的疝氣問題,即膀胱組織膨出到鄰近部位,地茄子可能有助於緩解相關症狀。
地茄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補氣;燉肉服。
地茄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腹股溝疝氣白帶疳積遺精腹痛疼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