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陰黃」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陰黃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疾病,其特點是患者面色發黃,口苦,身體發熱,小便黃赤,大便乾燥,舌苔黃膩,脈沉實。陰黃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外感六淫之邪,二是內傷七情所致。外感六淫之邪,主要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其中以風邪最為常見。內傷七情所致,主要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其中以肝鬱氣滯最為常見。陰黃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清熱解毒、利濕退黃、養陰生津等。

陰黃在中醫古籍中被認為是一種危重疾病,如果治療不當,很容易導致死亡。因此,在治療陰黃時,一定要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以下是陰黃的中醫證候基本介紹:

  • 面色發黃:這是陰黃最典型的症狀之一。患者的面色會逐漸變得發黃,並且伴有皮膚乾燥、眼白發黃等症狀。
  • 口苦:患者會感到口中發苦,並且有口臭的症狀。
  • 身體發熱:患者會感到全身發熱,並且伴有出汗、口渴等症狀。
  • 小便黃赤:患者的小便會變得黃赤,並且有尿頻、尿急等症狀。
  • 大便乾燥:患者的大便會變得乾燥,並且有便秘的症狀。
  • 舌苔黃膩:患者的舌苔會變得黃膩,並且有舌苔厚膩、口臭等症狀。
  • 脈沉實:患者的脈象會變得沉實,並且有脈搏沉重、有力等症狀。

以上就是陰黃的中醫證候基本介紹。如果您有以上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茵陳蒿湯

  • 1.《湯頭歌訣》:「(仲景)治疸黃,陰陽寒熱細推詳。陽黃大黃梔子入,〔瘀熱在裡,口渴便閉,身如橘色,脈沉實者,為陽黃。茵陳六兩,大黃二兩(酒浸),梔子十四枚。茵陳發汗利水,能泄太陰、陽明之濕熱,梔子導濕熱出小便,大黃導濕熱出大便。〕陰黃附子與乾薑。(黃柏二兩,梔子十五枚,甘草一兩。
  • 2.《醫方集解》:「本方大黃易黃連,名茵陳三物湯:治同。本方加厚朴、枳實、黃芩、甘草,入生薑、燈草煎,名茵陳將軍湯(節庵:)治同。本方去梔子、大黃,加附子、乾薑,治寒濕陰黃(前證為陽黃,如身黃而色暗者為陰黃,宜此湯。大抵治以茵陳為主,各隨寒熱用藥。
  • 3.《醫方論》:「凡發黃症,二便不利者,用大黃;若二便如常,當去大黃用黃連;至寒濕陰黃,則又當於分利中用熱藥矣。
  • 4.《成方切用》:「大黃易黃連,名茵陳三物湯,治同。加厚朴枳實黃芩甘草,入生薑燈草煎,名茵陳將軍湯(節奄,)治同。去梔子大黃,加附子乾薑,治寒濕陰黃。(前證為陽黃,如身黃而色暗者為陰黃,宜此湯。黃疸,小便黃赤不利,為裡實,宜利小便,或下之。無汗為表實,宜汗之,或吐之。
  • 5.《醫方簡義》:「如陰黃內症發黃者。本方加淡附片乾薑之類。
▼ 展開更多

理中湯

  • 1.《醫方論》:「每服四錢。自利腹痛者加木香,不痛利多者倍加白朮,渴者倍白朮,蜷臥沉重利不止加附子,腹滿去甘草,嘔吐去白朮加半夏、薑汁,臍下動氣則去朮加桂,悸加茯苓,陰黃加茵陳,寒結胸加枳實。本方等分蜜丸,名理中丸。
  • 2.《兒科萃精》:「小兒陰黃,乃脾濕腎寒兩虛而成,此最為危候,若用溫脾之黃,古法主理中湯加茵陳蒿。

茵陳五苓散

  • 1.《筆花醫鏡》:「茵陳五苓散,治陰黃小便不利。
  • 2.《醫學心悟》:「陰黃之症,身冷,脈沉細,乃太陰經中寒濕,身如熏黃,不若陽黃之明如橘子色也。當問其小便利與不利,小便不利,宜本方;小便自利,茵陳朮附湯主之。
  • 3.《醫醫偶錄》:「_茵陳五苓散_,治陰黃小便不利。
  • 4.《大方脈》:「若陰黃大便溏、小水秘者,服茵陳五苓散利之(見利濕門)。凡陰黃,環口黧黑,冷汗不止者,主死。太陽蓄血亦有發陽黃者,多與發狂同見,當按蓄血治(見前蓄血發狂)。此治傷寒發黃之大法也。平常發黃,見四卷黃疸門。
  • 5.《大方脈》:「屬脾腎寒濕,暗黃身冷,唇白不渴,便利脈遲,初起腹痛或嘔者,服茵陳理中湯溫之;兼下利清穀,肢冷腹痛,脈沉細者,服茵陳四逆湯(見祛寒門);陰黃初起者,大便溏,小便秘者,服茵陳五苓散利之(見利濕門)。

黃連阿膠湯

  • 1.《金匱要略淺註》:「按、宋本臣億等。五臟各有中風中寒。今脾止載中風。腎中風中寒俱不載。古人簡亂極多。去古既遠。無文可以補綴也。(沈自南云。脾中寒。予擬傷寒論中太陰自利不渴而補之。腎中風。予擬少陰黃連阿膠湯證補之。腎中寒。予擬通脈四逆湯證補之。不識以為何如。)

五苓散

  • 1.《醫學三信編》:「水濕傷脾寒現外,脈沉身冷是陰黃,四苓散配茵姜附,五苓散去肉桂,即四苓散。是症再配茵陳,乾薑、附子也。)冷傷寒中理中湯。(佐以茵陳,脈必虛弱。)
  • 2.《大醫馬氏小兒脈珍科》:「陰黃者,便自調,面目及身黃,四肢冷,不欲飲水是也,當煎五苓散化下調中丸,加茵陳亦可。有食積發黃者,治用五苓散及小溫中丸。又有疳瀉發黃、疳癖發黃,此又本於疳症,但治其疳,而黃自退,當參疳病條施治。

附子理中湯

  • 1.《南病別鑑》:「恐爐煙雖熄,爐火猶存,須細察精詳,主可少少與之,慎不可漫然而進也。又有酒客里濕素盛,外入里與之相摶,在陽旺之軀,胃濕恆多。如身黃如橘子色而鮮明者,此陽黃胃濕,豕茵陳蒿湯。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色如薰黃而沉晦者,此陰黃辦濕,用梔子柏皮湯或附子理中湯。

四逆湯

  • 1.《醫通祖方》:「治陰黃,脈沉細,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

甘草湯

  • 1.《醫學實在易》:「黃疸皆由濕熱成,色分黯滯與鮮明(陰黃色暗滯,陽黃色鮮明,)理中(湯)小建(中湯)陰黃主,陽證茵陳(蒿湯)子(柏皮甘草湯)行。

瓜蒂散

  • 1.《祖劑》:「用瓜蒂、丁香(各七枚)、小豆為末,黑豆許於鼻,少時黃水出,瘥。治身面四肢浮腫、殺蟲、去鼻中息肉、陰黃、黃疸及暴急黃。

梔子柏皮湯

  • 1.《南病別鑑》:「恐爐煙雖熄,爐火猶存,須細察精詳,主可少少與之,慎不可漫然而進也。又有酒客里濕素盛,外入里與之相摶,在陽旺之軀,胃濕恆多。如身黃如橘子色而鮮明者,此陽黃胃濕,豕茵陳蒿湯。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色如薰黃而沉晦者,此陰黃辦濕,用梔子柏皮湯或附子理中湯。
  • 2.《溫熱經緯》:「胃濕脾濕雖化熱則一,而治法有陰陽不同。如仲景云:身黃如橘子色而鮮明者,此陽黃胃濕,用茵陳蒿湯。其云色如熏黃而沉晦者,此陰黃脾濕,用梔子柏皮湯。或後世之二妙散亦可。救陰在養津,通陽在利小便,發古未發之至理也。測汗者,測之以審津液之存亡,氣機之通塞也。

附子湯

  • 1.《本草正義》:「張石頑謂:葉細如青蒿者,為綿因陳,專於利水,為濕熱黃疸要藥,凡濕熱伏於陽明之病,皆其專主。仲景因陳蒿湯治濕熱發黃,梔子柏皮湯治燥熱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瘀熱在裡而身黃,以三方分治陽黃;其治陰黃,則有因陳附子湯。蓋因陳專走氣分而利濕熱,故畜血之發黃,非此能治。

半夏湯

  • 1.《方劑辭典》:「半夏湯,治陰黃小便。色不清。欲自利。腹滿而喘者必噦。

甘露飲

  • 1.《景岳全書》:「養勞湯(和三五四,虛勞疸),加減五苓散(和一八三),茵陳四逆湯(熱十九,陰黃汗),綠礬丸(和三五五,黃胖),甘露飲(寒十,濕熱),犀角地黃湯(寒七九,血熱),茵陳湯(寒一二八,濕熱),火府丹(寒百二十,消渴),茯苓滲濕湯(寒一二九,濕熱),柴胡茵陳五苓散(和一八六,傷寒、濕熱)

通關散

  • 1.《本草衍句》:「茵陳蒿 苦燥濕寒 勝熱泄脾胃之濕熱利水化痰入太陽之膀胱通關散滯時疾熱狂膽黃熱結髮黃分別陰陽此藥各隨寒熱(主治風濕寒熱得山梔療熱黃得附子治陰黃得車前治濕熱眼目赤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