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定心丸

秘方定心丸

MI FANG DING X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8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15%
脾經 14%
腎經 10%
肺經 10%
膽經 8%
膀胱經 6%
胃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1%
大腸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膀胱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祕方定心丸」中包含「天麻」,主要因其具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之效。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能平息肝陽緩解神經緊張改善失眠、頭昏、心悸等症狀。其特有的鎮靜作用,能有效穩定心神消除焦慮,達到定心安神的功效。因此,天麻成為「祕方定心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其鎮心安神功效提供有力保障。

祕方定心丸中包含秦艽,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解鬱,安神定志: 秦艽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除濕,止痛安神之效。心神不安,多由肝氣鬱結,或濕熱內擾所致。秦艽可疏肝解鬱,清熱除濕,從而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2. 緩解心悸失眠: 秦艽能鎮靜心神,緩解心悸失眠。心悸失眠多由心氣不足,或心神不寧所致。秦艽可補益心氣,安神定志,從而改善心悸失眠症狀。

「祕方定心丸」中含有全蠍,這源於傳統中醫理論中,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消腫等功效。

其鎮靜作用主要來自於全蠍所含的蠍毒,能平息肝陽,有效治療驚癇、癲狂、心悸等症狀。同時,全蠍還有疏通經絡、散瘀止痛的功效,能改善氣血循環,起到定心安神的作用。

因此,在「祕方定心丸」中加入全蠍,主要是為了平肝熄風,鎮心安神,達到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的目的。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通心陽,化解心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心經,具有溫通心陽、化解心寒之效。心寒常表現為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細辛可溫暖心陽,改善心氣虛寒,從而達到安神定心的作用。
  2. 開竅醒神,通鼻竅: 細辛亦為芳香開竅藥,可通鼻竅,醒神開竅,有助於改善因心神不寧引起的頭昏腦脹、精神不振等症狀,進一步增強定心安神之效。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補血: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心悸失眠往往與心血不足、心神不安有關,熟地黃可滋養心血,安定心神,改善心悸失眠症狀。
  2. 養血安神:熟地黃可補益心血,使心血充盈,心神安定,有助於改善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狀。

熟地黃在祕方定心丸中,起著滋陰補血、養血安神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寧心安神、改善心悸失眠的效果。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清熱,養血安神: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養血安神之效。對於心煩不寐、心悸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生地黃可滋陰清心火,養血安神,起到緩解心神不安的作用。
  2. 配伍增效: 生地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其安神定志的效果。例如,生地黃與酸棗仁、遠志、茯苓等藥材配伍,可協同滋陰養血、安神定志,進一步改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祕方定心丸中加入生地黃,是基於其滋陰清熱、養血安神的功效,並與其他藥材配伍增效,以達到安神定志的目的。

祕方定心丸中添加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血養心: 當歸性溫味甘,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心安神之效。心主血脈,心血不足則神志不安,容易心悸失眠。當歸補血養心,可改善心血不足所致的症狀,達到安神定心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當歸活血化瘀,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解除心血管的壓力,使心神安寧。若心神不安伴有血瘀現象,當歸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進而緩解心神不寧。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川芎,是因其具有以下作用:

  1. 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心包經,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對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症狀,能起到舒緩作用。
  2. 升陽舉陷,安神定志: 川芎具有升陽舉陷之效,能使心氣上升,安神定志,對於因氣血不足、心神不寧導致的失眠、多夢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因此,祕方定心丸中加入川芎,可起到活血行氣、安神定志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白芍,乃取其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之功效,用以緩解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症狀。

白芍性味甘酸寒,入肝、脾經,能滋陰養血,柔肝緩急,可有效舒緩因肝血不足、肝氣不舒而引起的不安、焦慮、失眠等症狀。此外,白芍還有斂陰止汗、緩中止痛之效,能改善因心氣虛弱、陰虛火旺而引起的汗出、心痛等症狀,有助於恢復心神安寧。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其疏散風寒,止痛安神的功效。

防風味辛,性微溫,歸膀胱、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安神之效。風為百病之始,心神不安,往往與風邪入侵有關。防風可驅散體內風寒,解除其對心神的擾動,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此外,防風還能緩解頭風、頭痛等症狀,進一步提升定心丸的療效。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功效,針對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荊芥味辛性溫,入肺經,可疏散風熱,清熱解表,並能通絡止痛。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多與心血不足、心氣不足或心神不寧相關。荊芥疏風散熱,能改善氣血循環,改善心神不寧,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使心神安定。

此外,荊芥還具有解表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因風寒外襲引起的頭痛、發熱等症狀,進一步提升「祕方定心丸」的療效。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安神定志的功效。

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生化充足,從而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此外,白朮還可燥濕利水,排除體內濕氣,避免濕邪困脾,影響心神。

總之,白朮加入祕方定心丸,能從脾胃入手,通過健脾益氣、燥濕利水,達到安神定志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祕方定心丸中添加黃耆,主要基於其補氣安神之效。

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益氣生津、安神定志等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等症狀,黃耆能補益心氣,使心神安寧,從而達到定心安神之效。

此外,黃耆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緩解精神壓力,進一步促進心神安定。

祕方定心丸中加入威靈仙,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疏經活絡,舒緩心悸: 威靈仙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心悸多因心血不足、氣血瘀阻所致,威靈仙能疏通經絡,改善心血循環,緩解心悸症狀。
  2. 鎮靜安神,平心定志: 威靈仙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能安神定志,緩解心慌、失眠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改善情緒穩定,達到定心安神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名「秘方定心丸」(或稱「定振丸」),明確針對「老人因風氣及血虛戦動而振」而設。「振」指肢體顫抖、震顫,古稱「顫振」或「振掉」,類似現代所稱之帕金森氏症或原發性震顫等病症。其病機歸結於「風氣」(外風或內風擾動)與「血虛」(陰血不足,筋脈失養),屬本虛標實之證。老人氣血漸衰,肝腎不足,風邪易乘虛內襲,或虛風內動,導致筋脈失穩而顫振。方名「定心」可能隱含安定神志、止顫定驚之效,然從藥物組成推測,更側重於「定振」之物理性震顫控制。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組方架構與配伍邏輯

全方以「養血祛風」為核心,可分為三大類藥群:

  1. 養血滋陰

    • 熟地、生地:滋腎填精,養血潤燥,固本以治血虛。
    • 川歸(當歸)、川芎、芍藥:即「四物湯」去甘草,補血活血,柔肝緩急,針對血虛筋脈失養。
  2. 祛風通絡

    • 天麻:平肝息風,為治內風顫振要藥,蒸熟後性緩,專入肝經。
    • 防風、荊芥:疏散外風,兼祛經絡餘邪。
    • 秦艽、威靈仙:祛風濕、通經絡,秦艽走肝膽,威靈仙通十二經,合助天麻止顫。
    • 全蠍:搜風通絡止痙,深入經絡鎮顫,為治風動之峻藥。
  3. 益氣健脾

    • 黃耆、白朮:補脾益氣,固表禦風,助氣血生化之源,與養血藥協同治本。
  4. 佐使藥

    • 細辛:辛溫走竄,助祛風通絡之力,兼開竅醒神。

(二)治療機轉推論

  1. 養血以柔肝息風:血虛則肝失所藏,虛風內動。以四物湯為底,補血滋陰,使筋脈得濡,顫振自緩。
  2. 祛風以定振止顫:內外風兼治,天麻、全蠍平肝搜風,防風、荊芥散表風,層次分明,標本並濟。
  3. 通絡以暢氣血:秦艽、威靈仙疏通經絡滯氣,助血行風滅。
  4. 益氣以固本:黃耆、白朮健脾益氣,既防風藥耗散,又資氣血生化,扶正以祛邪。

(三)劑型與服法意義

  • 酒糊為丸:酒性辛溫,可行藥勢,助祛風通絡藥直達病所。
  • 食遠服(空腹):使藥力迅疾吸收,專攻風顫。

三、總結

此方融合「養血治本」與「祛風治標」之法,結構嚴謹,針對老人氣血兩虛、風邪乘襲所致顫振。全蠍、天麻為止顫要藥,配伍四物湯補虛,復以風藥疏通,體現「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古訓,為風顫同治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天麻(蒸熟)1兩,秦艽(去蘆)1兩,全蠍(去頭尾)1兩,細辛1兩,熟地2兩,生地2兩,川歸2兩,川芎2兩,芍藥2兩,防風7錢,荊芥7錢,白朮,黃耆半兩,威靈仙(酒洗)5錢。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食遠以白湯或酒送下。
定振丸(《濟陽綱目倦四十五》、秘方定振丸(《醫學六要·治法匯》卷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秘方定心丸, 出處:《赤水玄珠》卷十四引《統旨》。 組成:天麻(蒸熟)1兩,秦艽(去蘆)1兩,全蠍(去頭尾)1兩,細辛1兩,熟地2兩,生地2兩,川歸2兩,川芎2兩,芍藥2兩,防風7錢,荊芥7錢,白朮半兩,黃耆半兩,威靈仙(酒洗)5錢。 主治:老人因風氣及血虛戦動而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