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芩清膽湯

HAO QING QING D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重訂通俗傷寒論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胃經 15%
心經 12%
脾經 12%
腎經 11%
肝經 9%
膽經 5%
大腸經 5%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膀胱經 1%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蒿芩清膽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蒿芩清膽湯以清熱利膽為主要功效,其中黃芩、茵陳等藥性偏寒涼,若單味使用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寒涼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效更溫和。

二、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利膽的效果,並緩解因肝膽濕熱引起的疼痛等不適。

蒿芩清膽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蒿芩清膽湯旨在清熱利膽,而濕熱常阻礙膽汁運行,導致膽囊炎等疾病。半夏能化解濕痰,有助於暢通膽道,促進膽汁分泌。
  2. 降逆止嘔: 半夏亦有降逆止嘔的功效。濕熱上擾,常導致胃氣上逆,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半夏可降逆止嘔,緩解濕熱所致的胃腸不適,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蒿芩清膽湯中加入陳皮,乃取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其芳香之氣可行氣解鬱,助脾胃運化,緩解膽汁分泌受阻而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同時,陳皮亦具燥濕化痰之功,可改善因濕邪停滯而導致的胸悶、腹脹、痰多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藥物,達到清熱利膽、化濕止嘔之效。

蒿芩清膽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利濕、除煩解暑的功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肺、胃經,能清熱除煩,利濕通淋。在蒿芩清膽湯中,淡竹葉與其他藥材如黃芩、柴胡、梔子等,共同發揮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的作用,治療濕熱蘊結於膽,導致的膽囊炎、膽石症、肝膽濕熱等病症。

此外,淡竹葉還具有解暑功效,對於濕熱導致的口渴、煩躁等症狀也有一定緩解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蒿芩清膽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濕健脾: 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該方以清熱利濕為主,但濕熱常與脾胃失調相關,茯苓能健脾利濕,助於祛除濕熱,並防止脾胃受損。
  2. 配伍增效: 茯苓性平和,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黃芩、柴胡等清熱利濕藥相配伍,能起到緩和藥性、減少對脾胃的刺激作用,同時利水滲濕,使藥力更易於到達病竈。

蒿芩清膽湯中加入滑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滑石性寒滑利,能利水滲濕,清熱瀉火。蒿芩清膽湯主要用於治療膽熱蘊結,濕熱內阻所致的黃疸、脅痛、口苦、尿黃等症狀。滑石加入其中,可利水滲濕,幫助去除體內的濕熱,促進膽汁分泌,緩解膽熱蘊結。
  2. 清熱解毒:滑石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能清泄肝膽濕熱,解除毒素。蒿芩清膽湯中,黃芩、梔子等藥物清熱瀉火,滑石的加入則可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更有效地治療濕熱內阻引起的各種病症。

蒿芩清膽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性寒涼,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等功效。方中膽熱、濕熱為病機,黃芩可清泄膽腑之熱,並兼顧濕熱之邪。
  2. 利濕退黃: 黃芩善於清熱利濕,且有退黃作用。方中濕熱阻滯,可導致黃疸,黃芩可清熱利濕,使濕熱之邪得以消除,進而達到退黃的效果。

總之,黃芩在蒿芩清膽湯中起著清熱瀉火、利濕退黃的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協同,達到治療濕熱黃疸的功效。

蒿芩清膽湯中包含青蒿,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暑、利濕退黃:青蒿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解暑,並能利濕退黃,對於濕熱蘊結、黃疸、發熱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 疏肝解鬱、和胃止嘔:青蒿亦具有疏肝解鬱、和胃止嘔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肝氣鬱結、胃氣不和導致的胸悶、嘔吐等症狀。

蒿芩清膽湯中的青蒿,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利濕、疏肝解鬱之效,達到治療膽熱濕阻、黃疸發熱等疾病的目的。

蒿芩清膽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散結、疏肝理氣之效。膽氣鬱滯,肝氣不舒,可致胸脇脹痛、嘔吐、腹脹等症狀,枳殼可疏肝理氣,使肝氣舒暢,膽氣順利運行。
  2. 降逆止嘔:枳殼能降氣止嘔,對於因膽氣上逆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蒿芩清膽湯主治濕熱蘊蒸、膽腑不和所致的口苦、脅痛、黃疸、腹脹、噁心嘔吐等症,枳殼的加入,可增強方劑降逆止嘔的效果,使療效更加顯著。

蒿芩清膽湯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青黛性寒,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對於肝膽濕熱、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黃疸、發熱、口苦、便血等症狀,青黛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相輔相成,增強清熱利濕、解毒止血的作用。
  2. 疏散風熱,消腫止痛:青黛亦可疏散風熱,消腫止痛,對於因風熱邪毒入侵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腫痛等症狀,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蒿芩清膽湯中加入青黛,能更好地解決肝膽熱毒所引起的相關症狀,使治療更全面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蒿芩清膽湯」,主要成分是:甘草,半夏,陳皮,淡竹葉,茯苓,滑石,黃芩,青蒿,枳殼,青黛,主治功效是: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青蒿為中藥中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清熱解毒、驅蟲殺蟲等功效。青蒿性寒、味苦,入肝、膽經。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
  • 青黛為中藥清熱解毒之要藥,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溫毒發斑、產後熱痢下重、吐血、咯血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藥性寒涼,素體陽虛者慎用

現代藥理研究


用蒿芩清膽湯治療腸傷寒有較好的療效。腸傷寒是感染傷寒或副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因夏秋季節脾胃功能減弱,濕與熱互結腸胃,醖釀熏蒸而致病。王氏以加味蒿芩清膽湯治療腸傷寒50例。處方組成:青蒿、柴胡、知母、茯苓、黃芩各15g,石膏、滑石各30g,大青葉20g,甘草6g,法半夏12g,陳皮、枳實、竹茹各10g。上藥每日1劑,每劑3煎,分早、中、晚飯前空腹服。3劑為1療程,連服3劑無效者停藥。結果:速效(藥後24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並不再回升,主要症狀消失者)14例,顯效(24小時內熱減,48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並不再回升,主要症狀消失者)24例,有效(藥後48小時內熱減,72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並不再回升,主要症狀消失者)11例,無效(72小時後,體溫症狀不減者)1例。[王如政.加味蒿芩清膽湯治療腸傷寒50例。新中醫 1996;28(12):42]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慢性肝炎瘧疾胃潰瘍膽囊炎胃及十二指腸炎癤和癰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腹瀉無尿及少尿嘴裡發苦多痰胸悶脹打嗝呃逆噁心反胃吞咽障礙乾嘔

相同名稱方劑


蒿芩清膽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青蒿腦1錢半至2錢,淡竹茹3錢,仙半夏1錢半,赤茯苓3錢,青子芩1錢半至3錢,生枳殼1錢半,陳廣皮1錢半,碧玉散(包)3錢。 主治:和解膽經。主治:足少陽膽與手少陽三焦濕遏熱鬱,三焦氣機不暢,膽中相火熾,致胸悶作嘔,寒熱如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