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砂苓朮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功效。方中以香附配伍茯苓、白朮,可加強健脾益氣之效,同時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行氣化濕,健脾燥濕:香附具有行氣化濕之功,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緩解濕邪阻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香附與茯苓、白朮等藥物配合,可加強健脾燥濕之效,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香砂苓朮散方劑中包含砂仁,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化濕,醒脾開胃: 砂仁味辛性溫,能行氣化濕,醒脾開胃,對於脾胃氣滯、濕阻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具有良好療效。
- 佐苓朮,增強健脾利濕功效: 方劑中以茯苓、白朮健脾利濕為主,砂仁的加入則能加強其行氣化濕作用,使健脾利濕效果更加顯著。
香砂苓朮散中包含茯苓,主要由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方中加入茯苓,可健脾胃,助消化吸收,並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脾胃濕困、水濕停滯等症狀。
- 化痰止咳:茯苓亦有化痰止咳功效,可宣肺利氣,潤燥化痰,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能有效緩解痰多咳嗽等症狀。
香砂苓朮散方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癥散結:三稜味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癥散結之效。方中因濕濁阻滯,脾失健運,故加三稜以破瘀消癥,促進氣血運行,解除脾胃之鬱滯。
- 行氣止痛:三稜能行氣止痛,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香附、厚朴等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效果,緩解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總而言之,三稜的加入,既能消癥散結,又能行氣止痛,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之功效。
香砂苓朮散中包含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消積化滯:莪朮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行氣止痛、消積化滯之效。方中加入莪朮,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脘痞悶、腹痛脹滿等症狀,並有助於消食化積,改善脾胃功能。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方中其他藥物如香附、砂仁、茯苓、白朮等,皆具理氣、健脾、利濕等功效,與莪朮相配合,可互相增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例如,莪朮與香附、砂仁等藥物共同行氣止痛;與茯苓、白朮等藥物共同健脾利濕。
香砂苓朮散方中加入青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 青皮性辛溫,入肝經,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化滯之功效。香砂苓朮散以健脾化濕爲主,但脾胃失調常與肝氣鬱結互為因果。青皮加入可疏肝理氣,解除肝氣鬱滯,從而助脾健運,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
- 調和藥性: 方中白朮、茯苓燥性較強,青皮性辛溫,加入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偏燥,使藥效更加溫和,更利於脾胃吸收。
香砂苓朮散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通淋止痛的功效。香砂苓朮散以健脾利濕為主,加入木通可以加強其利水滲濕之力,並有助於消除水腫,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諸症,例如小便不利、腹脹滿、肢體沉重等。
- 通絡止痛:木通還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水濕停滯導致的疼痛,例如腰膝痠痛、小腹疼痛等。香砂苓朮散中加入木通,可以加強其通絡止痛的療效,達到整體改善病情的效果。
在中藥方劑「香砂苓朮散」中加入神麴,主要是利用神麴健脾消食、化痰的功效。神麴能夠健脾消食、化痰,對於治療脾胃氣滯所致的各種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脾胃功能紊亂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香砂苓朮散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香砂苓朮散主治脾胃氣滯、濕阻中焦,而陳皮可以幫助理氣化濕,促進脾胃運化,使藥效更佳。
- 調和藥性:方中茯苓、白朮偏於燥性,而陳皮可起到調和藥性、防止燥性過強的作用,使藥物更平和有效。
香砂苓朮散中包含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可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濕邪困脾所致的腹脹、納呆、小便不利等症狀。香砂苓朮散中常因脾虛濕困而導致水濕內停,澤瀉可有效解決此問題。
- 健脾利濕: 澤瀉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茯苓、白朮等,共同作用於脾胃,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進一步改善濕邪困脾所致的症狀。
總而言之,澤瀉在香砂苓朮散中發揮利水滲濕、健脾利濕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有效改善脾虛濕困所致的病症。
香砂苓朮散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利水滲溼:滑石性滑而涼,具有利水滲溼、清熱解暑的功效。方中加入滑石,可助苓朮散利水消腫,並去除暑溼之邪,緩解脾胃溼熱所致的腹脹、便溏、食少、倦怠等症狀。
二、清熱降火:滑石亦能清熱降火,尤其對暑熱所致的煩躁、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在香砂苓朮散中,滑石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利溼、調理脾胃的作用。
香砂苓朮散方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及副作用的作用。香砂苓朮散中含有許多性質較燥烈的藥物,如香附、砂仁等,而甘草能起到調和這些藥物,防止其對脾胃產生刺激或損害。
- 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與茯苓、白朮等健脾益氣藥物協同作用,增強補脾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同時,甘草還能解毒抗炎,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脾胃氣滯、水濕停滯等病症。
主治功效
香砂苓朮散
整體功效
主治
小兒因乳食不潔,傷及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清濁不分,尿液混濁。本方以香附、砂仁、茯苓、三稜、莪朮、青皮、木通、神麴、陳皮、澤瀉、滑石、甘草等中藥組成,具有健脾和胃、化痰利水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小兒乳食傷脾胃所致的清濁不分、尿如白濁的症狀。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香砂苓朮散,治小兒乳食傷脾,致使清濁不分,尿如白濁者。香附、砂仁、茯苓、三稜、莪朮、青皮、木通、神麴、陳皮、澤瀉、滑石、甘草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 《中醫臨床治療學》:「香砂苓朮散,具有健脾和胃、化痰利水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小兒乳食傷脾胃所致的清濁不分、尿如白濁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孕婦及月經量過多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砂苓朮散, 出處:《幼科指掌》卷三。 組成:香附、縮砂仁、白茯苓、三棱、蓬莪朮、青皮、小木通、神曲、廣皮、澤瀉、滑石、甘草。 主治:小兒乳食傷脾胃,致使清濁不分,尿如白濁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