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莽草散

DA MANG C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7%
脾經 17%
肝經 17%
心經 13%
肺經 12%
膀胱經 9%
胃經 5%
膽經 3%
心包經 1%
大腸經 1%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大莽草散」的組成中,包含「莽草」,乃因其具有驅風止痛、溫經散寒、解毒消腫等功效。

「莽草」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其藥理作用主要在於驅散寒邪,溫暖經脈,故可用於治療寒邪引起的各種疼痛,如風寒感冒、關節疼痛、胃寒腹痛等。同時,「莽草」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使用時需謹慎,並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對於[大莽草散]中的石斛成分,石斛性味甘寒,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陰虛火旺、口乾咽燥等症狀。該方加入石斛旨在增強滋陰養胃的作用。

大莽草散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陽散寒: 附子為辛熱之品,性峻烈,能溫陽散寒,驅除體內寒邪。大莽草散主治寒凝氣滯之證,附子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凝之痛。

二、 回陽救逆: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之功,對於陽氣衰微、寒凝脈微者,附子可溫陽救逆,回陽固脫,增強機體抵抗力。大莽草散中,附子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溫陽回陽之力,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大莽草散方中包含萆薢,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水消腫:萆薢味甘淡,性平,入膀胱經,具利水消腫之效。大莽草散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淋證、帶下、水腫等症狀,萆薢可利水滲濕,消腫解毒,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通絡止痛:萆薢亦具通絡止痛之效。大莽草散中常配伍其他通絡止痛藥物,如川芎、羌活等,萆薢可加強通絡止痛作用,緩解濕熱所致的疼痛不適。

因此,萆薢的加入,可發揮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相互協同,更有效地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諸症。

大莽草散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平肝熄風,止痙止痛: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痛的功效。大莽草散作為治療風痰壅盛、氣逆上衝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的方劑,加入天麻可以有效平息肝風,舒緩痙攣,減輕胸悶氣喘等症狀。
  2. 扶正祛邪:天麻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功效。大莽草散中加入天麻,不僅可以祛除風邪,更能扶正固本,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大莽草散方劑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發汗解表,宣肺止咳: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大莽草散主治外感風寒,症見惡寒發熱、無汗、咳嗽痰多,麻黃可驅散寒邪,宣暢肺氣,使表邪得解,肺氣通利,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大莽草散中其他藥物如細辛、白芷等,也具有宣肺散寒的作用,麻黃與之搭配使用,可互相協同,增強療效。

大莽草散中包含澤瀉,主要原因有二:

一、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除煩之功效。大莽草散以治濕熱內蘊、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為目的,澤瀉能有效去除體內濕熱,促進水分代謝,達到利尿消腫之效。

二、清熱解毒: 澤瀉兼具清熱解毒之效,能降低體內熱毒,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清除濕熱,緩解患者的炎症反應。

大莽草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止咳平喘: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平喘的功效。大莽草散主要治療風寒咳嗽,而防風能幫助散寒解表,止咳化痰,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大莽草散中其他藥物多偏寒涼,防風的辛溫之性可中和藥性,避免過寒傷胃,同時還能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使治療更為安全有效。

大莽草散中含有石龍芮,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石龍芮性溫,味辛,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與大莽草散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其治療效果。
  2. 毒性較小,用量需謹慎: 石龍芮雖然具有較好的藥效,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方劑中需嚴格控制用量,以降低其毒副作用,確保用藥安全。

大莽草散中加入松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收斂止血: 松香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減少出血。大莽草散主要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松香的收斂止血功效正好可以配合其他藥材,促進止血效果。
  2. 消腫生肌: 松香也具有消腫生肌的作用,可以幫助傷口消腫,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導致的腫痛,松香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大莽草散」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獨活味辛、苦,性溫,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解表散寒的功效。大莽草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獨活的祛風濕止痛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病痛。
  2. 通經絡活血:獨活還具有一定的通經絡活血作用,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炎症和腫脹,進一步緩解疼痛。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的病症,獨活的通經絡活血功效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大莽草散中加入杜仲,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補腎固精,強筋健骨: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大莽草散以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為主,加入杜仲可補益肝腎,增強體質,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杜仲與其他藥材相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例如,杜仲與威靈仙、秦艽等藥材配合,可加強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

因此,杜仲的加入,不僅能彌補大莽草散的寒涼之性,還能增強其治療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大莽草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活血消腫的功效。大莽草散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皮膚瘙癢、風疹、瘡瘍等,川芎能疏風散寒,止痛止癢,改善皮膚症狀。
  2.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川芎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癒合。大莽草散中一些藥材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減輕刺激,促進皮膚組織修復。

大莽草散方劑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痙攣及疼痛:白芍具有鎮痙、止痛之效,可緩解大莽草散中其他藥物可能引起的痙攣及疼痛,例如大黃的瀉下作用。
  2. 調和藥性:大莽草散方劑中多為寒涼藥性,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協調藥性,避免寒涼過甚而傷脾胃。

白芍在方劑中起到緩和、調和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平和穏定,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

對於[大莽草散]中的人參成分,人參在此方中的作用是補氣固表,增強體質,適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自汗等症狀。

大莽草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化痰止咳: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化痰止咳等功效。大莽草散多用於治療痰溼阻肺、咳嗽氣喘等症,茯苓可以幫助利溼化痰,改善肺部功能,提升藥效。
  2. 緩和藥性,保護脾胃: 大莽草散中含有大黃、芒硝等峻下藥,其性偏寒,容易損傷脾胃。茯苓可以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防止藥物對脾胃造成傷害,提高藥物安全性。

大莽草散中包含烏梢蛇,是利用其祛風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解毒消腫之效。

其藥性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血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因此,烏梢蛇在大莽草散中,起着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

「大莽草散」方劑中加入「山藥」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脾益氣,固本培元: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潤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大莽草散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虛乏力等症,山藥的補脾益氣作用可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並為藥物提供良好的運化基礎,提升藥效。

二、 緩解藥性偏燥: 大莽草散中多用辛燥之品,如莽草、半夏等,容易傷及脾胃,而山藥可以起到緩解藥性偏燥的作用,避免過度燥烈,保護脾胃,使藥物更加平和地作用於機體。

大莽草散中含有桂枝,主要是因為桂枝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溫經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客於經脈、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桂枝能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與大莽草散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治療寒性疾病。
  2. 調和營衛: 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使氣血暢通,這對於寒邪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大莽草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燥濕之功,能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配合大莽草散的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利水消腫的功效。
  2. 固本扶正: 白朮還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可以增強人體的正氣,抵禦外邪入侵,在治療水腫、腹水等疾病時,可起到扶正固本、緩解症狀的作用。

大莽草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寒解表: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化痰的功效,可與大莽草等藥物共同發揮解表散寒的作用,以治療風寒感冒等症。
  2. 通鼻竅: 細辛能辛溫走竄,通鼻竅,對於因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有較好的改善效果,與大莽草散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可增強通鼻竅的功效,促進鼻腔通氣,緩解鼻塞症狀。

「大莽草散」方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開竅醒神: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止痛之效。此方治風寒濕痺、四肢麻木、筋骨疼痛,麝香可通經活絡,改善氣血運行,使藥效更易達病所。

二、引藥入腎:麝香性善走竄,能引藥入腎,加強其他藥材之效力,如祛風濕的草烏、川烏等,可更快更深地作用於病竈,達到治療目的。

大莽草散中加入柏子仁,主要是為了緩解藥物毒性,保護心神。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之功效。大莽草散主治風寒濕痹,其組成藥物多偏寒涼,容易損傷脾胃、耗損心氣,出現心悸、失眠等症狀。柏子仁的加入,可以溫補心氣,緩解藥物寒性對心神的損傷,使藥物更加平和,減輕副作用,提高療效。

大莽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菟蕬子,這主要是基於菟蕬子的藥理特性及其對於療效的貢獻。菟蕬子,又稱為虻蟲,具有通經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舒緩疼痛。這種特性使它在調理經絡、緩解風寒濕痹方面非常有效。

在大莽草散的配方中,菟蕬子能夠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增強方劑的整體功效,特別是在治療由寒濕引起的疼痛或不適方面。此外,菟蕬子還有助於改善體內的代謝,增強免疫力,使身體更有效地抵抗外邪,因此其在該方劑中的添加是相當合理的選擇。總體而言,菟蕬子的加入豐富了大莽草散的療效,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大莽草散 」

  • 藥方組成: 莽草,石斛,附子,萆薢,天麻,麻黃,澤瀉,防風,石龍芮,松香,獨活,杜仲,川芎,白芍,人參,茯苓,烏梢蛇,山藥,桂枝,白朮,細辛,麝香,柏子仁,菟蕬子
  • 主治功效: 丈夫、女人中風、中血風,還有其他一切風疾。

藥方組成介紹:

  1. 麻黃: 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2. 桂枝: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3. 白芍: 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4. 白朮: 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5. 柏子仁: 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
  6. 萆薢: 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
  7. 川芎: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8. 獨活: 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9. 杜仲: 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10. 防風: 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11. 茯苓: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12. 附子: 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13. 人參: 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14. 山藥: 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15. 麝香: 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16. 石斛: 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
  17. 天麻: 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18. 菟蕬子: 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19. 細辛: 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20. 澤瀉: 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21. 松香: 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化腐生肌、強筋骨、燥濕、生津止渴、排膿、外用消腫、拔膿、生肌。

總結: 中藥方劑「 大莽草散 」主要成分是:莽草,石斛,附子,萆薢,天麻,麻黃,澤瀉,防風,石龍芮,松香,獨活,杜仲,川芎,白芍,人參,茯苓,烏梢蛇,山藥,桂枝,白朮,細辛,麝香,柏子仁,菟蕬子,主治功效是:丈夫、女人中風、中血風,還有其他一切風疾。

傳統服藥法


莽草、石斛(炙)、牛膠(炙)、附子(炮)、萆薢、天麻(炙)、麻黃(去節)、澤瀉、防風、石龍芮、松脂、獨活、杜仲、川芎、芍藥、人參、茯苓(去皮)、烏蛇(酒浸,炙,去皮骨)、薯蕷、桂心(去皮)、吳白朮、細辛、麝香、柏子仁、菟絲子(酒浸三日後,焙乾炒熟,杵)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1錢,溫酒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四肢麻痺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大莽草散, 出處:《普濟方》卷九十三引《博濟》。 組成:莽草、石斛(炙)、牛膠(炙)、附子(炮)、萆薢、天麻(炙)、麻黃(去節)、澤瀉、防風、石龍芮、松脂、獨活、杜仲、川芎、芍藥、人參、茯苓(去皮)、烏蛇(酒浸,炙,去皮骨)、薯蕷、桂心(去皮)、吳白朮、細辛、麝香、柏子仁、菟絲子(酒浸3日後,焙乾炒熟,杵)各等分。 主治:丈夫、女人癱瘓風、血風及一切風疾。

大莽草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莽草1兩半(微炙),木香3分,人參(去蘆頭)3分,白朮3分,半夏(湯洗7遍,去滑)3分,萆薢(銼)3分,仙靈脾3分,柏子仁3分,石斛(去根,銼)3分,牛膝(去苗)3分,石龍芮3分,細辛3分,山茱萸3分,松脂3分,桂心3分,白附子(炮裂)3分,乾蠍(微炒)3分,杜仲(去皺皮,炙微赤,銼)3分,赤芍藥3分,防風(去蘆頭)3分,川芎3分,龍腦(細研)1分,牛黃(細研)1分,麝香(細研)1分,雄黃(細研)1分,鉛霜(細研)1分,天南星(炮裂)半兩,牛蒡子(微炒)半兩,羌活半兩,巴戟半兩,蟬殼半兩,白僵蠶(微炒)半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天麻1兩,麻黃1兩(去根節),烏蛇肉1兩(酒浸,炙微黃)。 主治:一切風,無問新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