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風大丸

QU FENG D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肺經 18%
心經 13%
脾經 13%
膀胱經 8%
胃經 7%
膽經 5%
腎經 3%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0%
大腸經 0%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祛風大丸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川芎能有效地疏通經絡,驅散風寒濕邪,達到止痛的效果。
  2. 升散止痛:川芎能升散,可上行頭部,對於風邪上犯引起的頭風痛、眩暈等症狀,川芎能有效地疏通經絡,散風止痛。

因此,祛風大丸中加入川芎,是為了利用其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來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各種病症。

祛風大丸方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赤芍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祛風大丸主要用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而這些病症往往伴隨熱毒瘀血,赤芍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使藥效更顯著。
  2. 緩解藥性:方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性偏溫熱,赤芍的寒涼之性可以緩解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避免燥熱之弊,更利於患者服用。

祛風大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散寒:防風味辛、甘,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它能驅散外感風寒,緩解由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咳嗽、肢體疼痛等症狀。
  2. 通經活絡:防風能通經活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因風寒阻滯所致的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

因此,祛風大丸中加入防風,可以更好地發揮祛風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有效治療因風寒入侵引起的各種疾病。

祛風大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是利用其祛風止痙的功效。白僵蠶為僵蠶蟲體,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風解表、清熱定驚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白僵蠶,主要針對風邪入絡,筋脈拘攣,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等症。白僵蠶與其他藥材配伍,可有效散風止痙,舒筋活絡,達到治療目的。

祛風大丸方劑中加入天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平肝熄風: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之效。祛風大丸多用於治療風邪入絡,引起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天麻可以有效平息肝陽上亢,止眩暈,緩解肢體麻木等症狀。
  2. 祛風止痛:天麻還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痛作用。風邪入絡,常會引起疼痛,而天麻可以散風止痛,緩解疼痛症狀,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麻黃為祛風大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1. 發散風寒: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能發散風寒,通鼻竅,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頭痛、發熱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宣肺平喘:麻黃亦可宣肺通竅,利氣平喘,對於風寒襲肺、氣道阻塞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麻黃在祛風大丸中扮演著驅散風寒、宣肺止咳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風寒表證的功效。

「祛風大丸」方劑中使用硃砂,其原因主要為: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具有鎮心安神之效,能平息肝風內動,改善因風邪入體導致的頭暈目眩、心神不寧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硃砂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抑制風邪熱毒在體內蔓延,減輕因風熱入體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然而,硃砂為重金屬,使用需謹慎,需遵醫囑服用。

「祛風大丸」方劑中包含石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渴的功效。風邪多伴有熱邪,石膏能清熱解毒,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能有效祛除風熱之邪。
  2. 涼血止血: 石膏亦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以緩解風熱引起的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同時也能止血止痛,有效緩解風熱引起的出血症狀。

因此,石膏在「祛風大丸」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祛風散熱、止痛止血的效果。

祛風大丸中包含龍齒,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定驚: 龍齒味甘鹹,性寒,入心經,具有清熱除煩、鎮驚安神之效。祛風大丸主要針對風熱上擾、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而龍齒的清熱定驚之功,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平息肝風、清熱解毒。
  2. 生津潤燥: 龍齒還具有生津潤燥之效。祛風大丸中常含有辛燥之品,龍齒的加入可以緩解藥物燥烈之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熱而傷津液,保持津液的正常運行,更好地改善風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

祛風大丸方劑中包含白花蛇,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止痛:白花蛇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痛、通絡活血之功效。對於風寒濕痺、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等症狀,白花蛇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解毒消腫:白花蛇亦具解毒消腫之效。對於毒蛇咬傷、疔瘡腫毒等症,白花蛇能解毒消腫,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白花蛇在祛風大丸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等症,同時也能解毒消腫。

「祛風大丸」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之效。方中多用辛溫燥烈之藥,容易耗氣傷陰,甘草可起到中和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使藥力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二、 增強療效: 甘草能益氣補虛,與其他藥物相配伍,能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桂枝配伍,可增強桂枝祛風散寒之效;與防風配伍,可增強防風祛風止癢之效。

「祛風大丸」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大黃,旨在清除體內積熱,促進腸道蠕動,使風邪得以排出體外。
  2. 引藥下行:大黃為方中君藥,其峻下之性可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更有效地驅除風邪。

因此,大黃在「祛風大丸」中發揮著瀉熱通便和引藥下行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祛風大丸方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絡止痛: 全蠍性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止痛消腫之效。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筋骨拘攣等症,全蠍可有效改善血脈流通,緩解疼痛。
  2. 解毒散結: 全蠍亦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以解毒散結,尤其適用於風毒、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在祛風大丸中,全蠍可輔助其他藥材,共同起到消腫止痛、解毒散結的效果。

祛風大丸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通竅開閉,行氣止痛:麝香性溫,氣味芳香,能直達腦竅,開通經絡,行氣活血,對於風邪阻滯經絡,引起疼痛的症狀有顯著療效。
  2. 芳香闢穢,醒神開竅:麝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能醒脾開胃,醒神開竅,並能驅散惡臭,淨化血氣,有助於改善風邪引起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

總之,麝香在祛風大丸方劑中,不僅能祛風止痛,更能開竅醒神,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祛風大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川芎、赤芍、防風、白僵蠶、天麻、麻黃、硃砂、石膏、龍齒、白花蛇、甘草、大黃、全蠍、麝香。

祛風大丸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風、安神等功效。臨牀上,祛風大丸主要用於治療一切風痰、手足麻痹、語言謇澀、痰涎壅盛、頭目眩暈、耳鳴忪悸、舉動艱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牙關緊急、不省人事等症狀。

祛風大丸的各個組成中藥方劑的功效如下: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 **龍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止血、祛風除濕。

  • **白花蛇:**祛風除濕、通經絡、活血化瘀、解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總結:祛風大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風、安神等功效。臨牀上,祛風大丸主要用於治療一切風痰、手足麻痹、語言謇澀、痰涎壅盛、頭目眩暈、耳鳴忪悸、舉動艱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牙關緊急、不省人事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芎藭半兩,赤芍藥半兩,防風(去蘆)半兩,白僵蠶(直者,炒去絲)半兩,天麻半兩,麻黃(去節)半兩,朱砂(研,水飛)半兩,石膏1兩,龍齒(煅,別研)半兩,白花蛇(好酒浸,取肉)半兩,甘草半兩,川大黃2錢,蠍梢(炙)3錢,麝香3錢(別研)。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五丸。
每服1丸,用生薑自然汁化開,卻用溫湯浸,食後服,1日2次。
忌食酒、面、雞、魚、一切海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風大丸有祛風通絡、化痰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祛風大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耳鳴暈眩牙齦腫脹痛梅尼爾氏病貝爾氏癱瘓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心內膜炎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風大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一。 組成:川芎1兩,赤芍藥1兩,防風(去蘆)1兩,白僵蠶(直者,炒去絲)1兩,天麻1兩,麻黃(去節)1兩,朱砂(研,水飛)1兩,石膏1兩,龍齒(煅,别研)半兩,白花蛇(好酒浸,取肉)半兩,甘草半兩,川大黃2錢,蠍梢(炙)3錢,麝香3錢(别研)。 主治:一切風痰,手足麻痹,語言謇澀,痰涎壅盛,頭目眩暈,耳鳴忪悸,舉動艱難,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牙關緊急,不省人事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