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防風天麻膏

FANG FENG TIAN MA GAO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4%
胃經 22%
肺經 19%
心經 14%
脾經 14%
腎經 5%
膀胱經 0%
膽經 0%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小兒傷寒夾驚。

方劑組成解釋

防風性味辛、甘、性微溫。主治袪風解表、除濕、解痙、止癢、止瀉、止血。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風疹瘙癢等症。

天麻性甘、辛、平、無毒。主治息風止痙、平肝陽、祛風通絡。主急慢驚風、抽搐拘攣、眩暈、頭痛、半身不遂、肢麻、風濕痹痛。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白僵蠶性鹹、辛、平。主治祛風解痙、化痰散結解毒利咽。治中風失音、中風口歪眼斜、驚癇、頭風、偏正頭痛、喉風。喉痺、瘰癧結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咽喉腫痛、瘰癧、痄腮、風疹、瘡毒

蠍性。主治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痺、偏正頭痛、瘡瘍、瘰癧。

白附子性味辛,甘,溫,有毒。主治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痺咽痛,破傷風;外治瘰癧痰核,毒蛇咬傷。

硃砂性甘、涼、有毒。主治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

牛黃性味苦、甘、涼。主治清心、豁痰、開竅、涼肝、息風、解毒。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癰腫疔瘡。

麝香性味辛、溫。主治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癓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癧、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防風天麻膏,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四引張渙方。 組成:防風1分,天麻1分,人參(去蘆頭)1分,甘草半兩(炙),白僵蠶半兩,乾全蠍半兩,白附子半兩(以上爲細末),朱砂(細研,水飛)1兩,牛黃(研)1分,麝香(研)1錢。 主治:祛風鎮驚。主治:小兒傷寒夾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天麻防風丸

相似度 90%

黃铤子

相似度 90%

鎮心安神丹

相似度 90%

天麻膏

相似度 82%

牛黃五癇丸

相似度 81%

升麻防風散

相似度 80%

天麻蘇合香丸

相似度 80%

大牛黃丸

相似度 76%

香蠶散

相似度 76%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