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和中散

QING SHU HE ZH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17%
膀胱經 13%
肺經 12%
腎經 10%
肝經 7%
心經 6%
大腸經 6%
膽經 2%
小腸經 1%
三焦經 0%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清暑和中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療暑熱傷津、心煩口渴、胃火上炎等症狀。暑熱之邪易傷津液,而黃連能清熱解毒,補充津液,緩解暑熱對人體的傷害。
  2. 和胃降逆: 黃連可抑制胃酸分泌,並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暑熱引起的胃部不適、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黃連在清暑和中散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瀉火、和胃降逆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暑熱引起的不適症狀。

清暑和中散中包含香薷,是因其具有解暑化濕的功效。

香薷性溫,味辛,入肺、脾經,能散寒解表、化濕止嘔。其氣味芳香,能開泄暑濕,且能和中,即調節脾胃功能,緩解暑濕所致的脘腹不適、嘔吐等症狀。

清暑和中散主要用於治療暑濕所致的發熱、惡心、嘔吐、腹痛、泄瀉等,而香薷的解暑化濕之效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故而被納入方劑中。

清暑和中散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厚朴燥濕化痰,和胃降逆: 清暑和中散主治暑濕困脾,氣機不暢之症。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消脹、和胃降逆之效。其可有效祛除暑濕,疏通脾胃氣機,緩解因暑濕困脾而引起的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症狀。
  2. 厚朴配伍增效: 厚朴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藿香、佩蘭等相配伍,可增強清暑解表、化濕和中的功效,達到協同作用。厚朴的燥濕作用有助於促進其他藥物的發揮,並防止藥性過於寒涼,更有效地緩解暑濕困脾之症。

清暑和中散方劑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健脾和胃,清暑利濕: 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清暑利濕的功效。暑溼之邪易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白扁豆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並清利暑溼,緩解脾胃受損。

二、消暑止瀉,化濕止渴: 白扁豆能消暑止瀉,化溼止渴,對於暑溼所致的口渴、泄瀉、腹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清暑和中散用於治療暑溼證,白扁豆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清暑利溼、健脾和胃的功效,達到消暑止瀉,化濕止渴的目的。

清暑和中散方劑中加入豬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功效:

  1. 利水滲濕:豬苓性平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夏季暑濕之氣易困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出現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豬苓可利水滲濕,祛除暑濕,幫助脾胃恢復正常運化。
  2. 健脾益氣:豬苓亦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進而改善暑濕所致的倦怠乏力、面色萎黃等症狀。

因此,清暑和中散方劑中加入豬苓,旨在利水滲濕、健脾益氣,以達到清暑和中的目的。

清暑和中散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溼、清熱解暑的功效,以達到以下目的:

  1. 利水滲溼,清熱解暑:夏季暑熱,易損傷脾胃,導致溼熱內蘊,出現口渴、尿少、腹脹等症狀。澤瀉具有利水滲溼、清熱解暑的功效,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溼,清熱解暑,緩解上述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功效:澤瀉與清暑和中散中的其他藥材,如麥冬、石斛等,協同作用,起到更好的清熱解暑、益氣生津、和胃止嘔的效果。

綜上,清暑和中散中加入澤瀉,可有效地利水滲溼、清熱解暑,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清暑和中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化痰之功效。清暑和中散主治暑溼傷中,脾胃不和,症見身熱煩渴、口苦泛酸、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並燥溼化痰,消除暑溼對脾胃的損傷,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清暑和中散中還包含茯苓、半夏、藿香等藥物,白朮與之搭配,能增強藥效。白朮健脾益氣,可助茯苓利水滲溼,半夏燥溼化痰,藿香清暑化溼,共同發揮清暑化溼、健脾和中的作用,使療效更佳。

清暑和中散方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的功效。清暑和中散主治暑熱傷脾,脾胃不和,症見發熱、口渴、腹痛、泄瀉等。赤茯苓可健脾燥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緩解暑熱引起的脾胃不適。
  2. 清熱解暑:赤茯苓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暑作用。夏季暑熱,易傷脾胃,赤茯苓可清熱解暑,有助於緩解暑熱對人體的損害,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暑解毒、和中開胃的功效。

清暑和中散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腎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夏季暑熱濕氣容易困阻脾胃,導致濕熱內蘊,出現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木通可以清熱利濕,通利水道,解除暑濕之邪,使津液通暢,達到清暑和中的目的。
  2. 疏通水道: 木通能通利水道,使小便通暢,有助於將體內積聚的濕熱排出。清暑和中散的組成中,還包括了其他利水滲濕的藥物,如滑石、淡竹葉等,木通的加入可以增強利水滲濕的效果,促進體內濕熱的排出,使機體恢復平衡。

清暑和中散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濕,瀉火解暑。暑熱傷人,常伴隨濕熱內蘊,滑石可清解暑熱,並利濕化濁,緩解暑熱所致的口渴、煩躁、小便短赤等症狀。

二、 利水通淋:暑熱易傷津液,導致水濕停滯,滑石能利水通淋,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泄多餘水分,緩解暑熱引起的尿少、水腫等症狀。

清暑和中散中包含枳殼,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導滯、降逆止嘔的功效。暑濕之邪容易困阻脾胃,導致胃氣上逆,出現噁心嘔吐、腹脹不適等症狀。枳殼能疏肝理氣,使氣機暢通,胃氣降逆,緩解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適。
  2. 清熱化濕,解暑止渴: 枳殼具有清熱化濕的功效,能有效祛除暑濕之邪,緩解暑熱引起的口渴、煩躁、心悸、汗出等症狀。此外,枳殼還有解毒的作用,能解暑濕之毒,進一步增強清暑解暑的效果。

清暑和中散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水、涼血解毒的功效。

車前子性寒,入肺、腎經,能清熱利尿,對於暑熱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此外,車前子還能涼血解毒,對於暑熱引起的皮膚紅腫、瘡瘍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清暑和中散中加入車前子,可以更好地達到清暑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清暑和中散中包含陳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作用: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的功效。夏季暑熱易傷脾胃,導致脾胃氣機不暢,出現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陳皮能理氣健脾,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
  2. 燥濕化痰: 陳皮性燥,能燥濕化痰。夏季濕熱重,易導致痰濕內生,影響脾胃運化。陳皮能燥濕化痰,使痰液易於排出,有助於緩解濕熱症狀。

因此,清暑和中散中加入陳皮,能有效改善夏季暑熱引起的脾胃不適,起到清暑和中的作用。

清暑和中散方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健脾開胃,消暑止嘔: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且具備消暑止嘔之效。暑熱傷脾,常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砂仁能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慾,緩解暑熱引起的嘔吐。
  2. 和中理氣,促進消化: 暑熱易傷脾胃,導致氣機阻滯,消化不良。砂仁具有行氣化濕之效,能疏通脾胃之氣,促進食物消化吸收,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有效緩解暑熱引起的脾胃不適。

清暑和中散中包含木香,主要源於其行氣解鬱燥濕止瀉之功效。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大腸經,能行氣止痛,燥濕健脾。清暑和中散主要用於暑濕內侵所致的胸悶脘痞、食慾不振、腹痛泄瀉等症狀。木香在此方中可疏理脾胃氣機, 燥濕止瀉, 促進消化, 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暑和中的功效。

清暑和中散中包含草果,其主要原因如下:

  1. 化濕止嘔:草果辛溫,具有燥濕化痰、溫胃止嘔之效,可針對暑濕困脾、脾胃失和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起到化濕止嘔的作用。
  2. 理氣和中:草果氣味芳香,可行氣散結,有助於脾胃氣機的升降運化,促進消化吸收,緩解暑濕所致的胸悶、腹脹等不適。

因此,清暑和中散中加入草果,可有效改善暑濕所致的脾胃不和症狀,達到清暑和中的目的。

清暑和中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清暑和中散中其他藥材如黃芩、石膏等性寒,甘草能中和其寒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寒涼過度而傷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緩解脾胃氣虛的作用。清暑和中散主治暑熱傷脾,甘草可增強脾胃功能,幫助身體更快恢復元氣,促進藥效發揮。

清暑和中散方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和中: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散寒、和胃止痛的功效。暑濕之邪易傷脾胃,導致胃氣不和,出現腹痛、腹脹等症狀。茴香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有助於緩解暑濕引起的胃腸不適。
  2. 芳香化濕:茴香氣味芳香,具有芳香化濕之效。暑濕之邪容易困阻中焦,導致濕濁內停,出現食慾不振、脘悶不舒等症狀。茴香的芳香之氣能闢濕濁,有助於化解暑濕,改善脾胃功能。

主治功效


清暑和中散


成分:

  • 黃連
  • 香薷
  • 厚朴
  • 白扁豆
  • 豬苓
  • 澤瀉
  • 白朮
  • 赤茯苓
  • 木通
  • 滑石
  • 枳殼
  • 車前子
  • 陳皮
  • 砂仁
  • 木香
  • 草果
  • 甘草
  • 茴香

功效:

  • 中暑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扁豆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草果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等功效。
  • 車前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滑石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砂仁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 香薷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以及健脾胃等功效。
  • 茴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 澤瀉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豬苓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總結:

清暑和中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氣、利尿消暑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中暑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暑和中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三引介石伯方。 組成:黃連(酒炒)1兩,香薷(淨穗)2兩,厚朴1兩,白扁豆(炒)4錢,豬苓1兩5錢,澤瀉1兩5錢,白朮7錢,赤茯苓(去皮)7錢,木通(去皮)1兩,滑石1兩5錢,枳殼(炒)1兩,車前子(炒)1兩,陳皮(去白)7錢,砂仁(炒)1兩,木香3錢,草果仁1兩5錢,甘草(炙)3錢,小茴香(炒)5錢。 主治:中暑諸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