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滲湯

DAN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十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18%
膀胱經 14%
腎經 14%
肝經 14%
肺經 8%
心經 4%
大腸經 2%
小腸經 1%
三焦經 0%
膽經 0%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淡滲湯中加入蒼朮,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性溫,味苦辛,具有燥濕健脾之效。淡滲湯以利水滲濕為主,蒼朮的加入可助於祛除水濕,健脾胃,改善水濕停滯所致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等症狀。
  2. 祛風止痛:蒼朮亦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淡滲湯治療的病症中,水濕停滯常伴隨風寒濕邪,導致疼痛。蒼朮可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症狀,進一步提高療效。

淡滲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其 行氣消導利水滲濕 的功效,以達到治療濕熱蘊結、水濕內停等病症的目的。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在淡滲湯中,厚朴可與其他藥物共同 消散水濕、行氣利水,有助於緩解因水濕內停導致的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此外,厚朴還能 化痰止咳,對於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淡滲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寒凝血瘀: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緩解寒凝血瘀的功效。淡滲湯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小腹冷痛等症狀,白芍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 淡滲湯中的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桃仁等,也具有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的作用。白芍與這些藥材搭配使用,可以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白芍的斂陰作用,更能防止藥性過於燥烈,保護脾胃。

淡滲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性甘,味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淡滲湯中多用寒涼藥材,甘草的加入可以中和寒涼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峻猛,保護脾胃,使藥效更平緩。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等功效。在淡滲湯中,甘草可以增強利水滲濕的功效,同時可以緩解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淡滲湯中包含白扁豆,主要原因有二:

一、健脾除濕:白扁豆味甘性平,入脾經,具有健脾化濕、消暑解毒之功效。淡滲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濕疹、瘡瘍等疾病,白扁豆可以健脾胃,利水滲濕,幫助脾胃運化水濕,從而達到除濕止癢、促進瘡瘍癒合的效果。

二、清熱解毒:白扁豆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抑制濕熱之邪的毒性。在淡滲湯中,白扁豆可以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疾病的目的。

淡滲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淡滲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脾虛水停所致的證候,赤茯苓可協助利水滲濕,消除水腫,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
  2. 健脾益氣:赤茯苓同時也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防止水濕停聚,進一步加強利水滲濕的效果。

總之,赤茯苓在淡滲湯中發揮着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水腫、脾虛等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淡滲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能有效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2. 健脾利濕: 澤瀉兼具健脾之效,能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避免濕邪困脾,進一步加強淡滲湯利水滲濕的功效,並有助於改善因脾虛濕困引起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淡滲湯中使用木通,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的功效。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腎經,能通利水道,消腫散結。

在淡滲湯中,木通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促進體內水液的代謝,利尿消腫,緩解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木通的加入,可加強方劑的利水滲濕作用,使水液代謝更順暢,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淡滲湯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 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利水作用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於膀胱、小便不利的情況,能幫助將水濕排出體外,改善小便不暢、水腫等症狀。
  2. 健脾益氣: 淡滲湯多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病症,豬苓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加強水液代謝,從根本上解決濕邪困脾的問題。

總而言之,淡滲湯中加入豬苓,不僅能利水滲濕,消除水腫,更能健脾益氣,促進水液代謝,從而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淡滲湯中加入木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 木瓜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濕熱所致的乳腺炎、癤腫等症狀,木瓜能有效消散腫脹,緩解疼痛。
  2. 健脾開胃: 木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增強人體抵抗力,並有助於促進消化吸收。對於因濕熱導致的脾胃不和,木瓜可以健脾開胃,改善食慾不振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淡滲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陳皮性溫,味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淡滲湯以清熱利濕為主,但濕熱過盛易致脾胃氣機阻滯,影響藥物運化。陳皮的加入可理氣健脾,促進藥物吸收,使藥力更好地發揮。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淡滲湯中多用寒涼藥物,容易傷脾胃。陳皮的溫性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過度損傷脾胃,同時還能促進其他藥物的滲透力,增強療效。

總之,陳皮在淡滲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理氣健脾,促進藥物吸收,又能調和藥性,增強療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清熱利濕的作用。

淡滲湯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萆薢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與淡滲湯以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為主要功效相符。萆薢能利水通淋,並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病症,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水腫等,有良好的療效。

二、萆薢性平味甘,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與淡滲湯整體平和的藥性相協調,不易造成副作用。萆薢入脾、膀胱經,可與淡滲湯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療效。

淡滲湯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功效。

車前子味甘、性寒,入肺、膀胱經。其利水滲濕之力,有助於將體內過多的水分和濕氣排出,緩解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同時,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可幫助清除體內熱毒,並抑制炎症反應。

淡滲湯以車前子為主藥,搭配其他利水滲濕、清熱解毒藥物,可有效治療濕熱蘊蒸、水濕內停所致的疾病,如水腫、小便不利、濕疹等。

淡滲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淡滲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虛濕阻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木香能行氣止痛,疏肝理氣,有助於緩解腹痛,改善腸胃功能。
  2. 燥濕健脾: 木香還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淡滲湯中加入木香,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進一步促進濕熱的排出,達到治療濕熱內蘊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淡滲湯」

淡滲湯是由蒼朮、厚朴、白芍、甘草、白扁豆、赤茯苓、澤瀉、木通、豬苓、木瓜、陳皮、萆薢、車前子、木香等中藥組成的方劑,具有清熱利尿、消腫止瀉的功效,主治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等症狀。

蒼朮

蒼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厚朴

厚朴性溫,味辛、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白芍

白芍性涼,味酸、苦,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涼血養血、緩急止痛、養血調經、養肝明目等功效。

甘草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扁豆

白扁豆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赤茯苓

赤茯苓性甘、淡,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養肝明目等功效。

澤瀉

澤瀉性寒,味甘,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木通

木通性寒,味甘,歸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豬苓

豬苓味甘、淡,性平,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木瓜

木瓜性溫,味甘、酸,歸脾、胃、肺經。具有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功效。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萆薢

萆薢性微寒,味苦,歸肺、脾、腎經。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車前子

車前子性寒涼,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木香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臨牀應用

淡滲湯主要用於治療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等症狀。

  • 水腫:淡滲湯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水腫、尿少、小便不利等症狀。
  • 泄瀉:淡滲湯具有止瀉的功效,可治療泄瀉、腹瀉等症狀。
  • 小便不利:淡滲湯具有利尿的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尿少等症狀。

使用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總結

淡滲湯具有清熱利尿、消腫止瀉的功效,主治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等症狀。臨牀常用於治療水腫、尿少、小便不利、泄瀉、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蒼朮1錢5分,厚朴(薑水炒)1錢,生白芍1錢3分,甘草1錢2分,扁豆3錢,赤茯苓1錢,建澤瀉1錢,淮木通1錢,豬苓1錢,宣木瓜1錢,陳皮8分,川萆薢4錢,車前子8分,廣木香3分(煨熟)。
如受寒邪,身痛發熱,加桂枝1錢;頭痛,加白芷、川芎各1錢,北細辛2-3分;虛寒腹痛喜按者,加砂仁、真藿香各8分;夾食者,加神曲、麥芽各(炒)8分;舌黃、口渴喜冷者,加黃芩1-2錢,生
每味揀道地上料,稱足分量,多用水煎服。一刻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等。患者在服用本方時,應注意觀察自身的症狀,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淡滲湯, 出處:《會約》卷十。 組成:蒼朮1錢5分,厚朴(薑水炒)1錢,生白芍1錢3分,甘草1錢2分,扁豆3錢,赤茯苓1錢,建澤瀉1錢,淮木通1錢,豬苓1錢,宣木瓜1錢,陳皮8分,川萆薢4錢,車前子8分,廣木香3分(煨熟)。 主治:新病水泄,小便短少而黃,或口渴腹痛,不拘男婦大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