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安脾湯

QU HAN AN P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十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腎經 16%
胃經 15%
肝經 13%
膀胱經 10%
心經 8%
肺經 6%
大腸經 3%
小腸經 2%
三焦經 0%
膽經 0%
脾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祛寒:蒼朮性溫,味辛苦,具有燥濕祛寒的功效,可有效去除體內寒濕之邪,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祛寒安脾的療效。
  2. 健脾利水:蒼朮還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有助於促進脾胃運化,消除水濕停滯,改善脾虛水腫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增強安脾功效。

因此,蒼朮在祛寒安脾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燥濕祛寒及健脾利水的特性,有助於達到祛除寒濕、改善脾胃功能的功效。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能理氣健脾,助脾胃運化,改善寒邪困脾所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2. 降逆止嘔:陳皮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可緩解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

總而言之,陳皮在「祛寒安脾湯」中既能溫脾理氣,又能降逆止嘔,有助於去除寒邪,安養脾胃,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祛寒安脾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祛除寒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溼、滲溼止瀉、寧心安神之功效。寒溼之邪易困脾胃,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溼,祛除脾胃寒溼,緩解脾胃運化功能障礙。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祛寒安脾湯中通常還包含其他溫中祛寒、健脾和胃的藥材,如生薑、黨參、白朮等。茯苓與這些藥材相配伍,能增強其溫中祛寒、健脾和胃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化濕止瀉: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化濕止瀉的功效。祛寒安脾湯主要針對脾胃虛寒、寒濕內盛導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白扁豆可以溫中健脾,化解脾胃濕寒,改善脾胃功能,進而達到止瀉的效果。
  2. 補氣養血,扶正祛邪:白扁豆還具有一定的補氣養血作用,能增強人體正氣,抵抗外邪侵襲。祛寒安脾湯中加入白扁豆,可以幫助人體抵禦寒邪入侵,提升抗病能力,促進脾胃虛寒症狀的恢復。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偏激的作用。祛寒安脾湯中常包含一些辛溫燥烈的藥材,甘草可減輕其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傷脾胃。
  2. 益氣健脾: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虛的功效。祛寒安脾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虛寒證,甘草可以補益脾氣,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進而達到祛寒安脾的效果。

「祛寒安脾湯」方中包含「萆薢」,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健脾除濕: 萆薢味甘淡,性平,入脾、膀胱經,具利水滲濕之效,能祛除體內寒濕之邪,並健脾燥濕,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提升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達到祛寒安脾的功效。
  2. 通利小便,消腫止痛: 萆薢亦能通利小便,有利於排出體內寒濕,減輕水腫,並具有消腫止痛作用,對於寒濕導致的關節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萆薢作為「祛寒安脾湯」的組成藥物,其利水滲濕、健脾除濕的功效,可有效祛除體內寒濕,改善脾胃功能,達到祛寒安脾的效果。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通淋: 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之效。脾胃虛寒導致水濕停滯,可造成腹脹、便溏等症狀。木通的利水作用,可幫助祛除體內寒濕,改善脾胃功能。
  2. 清熱解毒: 木通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治療因寒濕鬱結導致的發熱、口苦、咽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祛寒安脾湯」中加入「木通」,是為了配合其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更有效地改善脾胃虛寒、水濕停滯的病症。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澤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除濕: 澤瀉味甘性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除濕的功效。祛寒安脾湯旨在祛除寒濕,溫暖脾胃,澤瀉可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減少寒濕積聚,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祛寒安脾之效。
  2. 利水滲濕,通利小便: 寒濕阻滯,易導致水濕停滯,造成小便不利等症狀。澤瀉具有利水滲濕、通利小便的功效,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解除寒濕阻滯,改善小便不利等症狀,促進身體康復。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 溫中散寒: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吳茱萸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不適。

二、 理氣止痛: 吳茱萸還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凝滯、氣機阻滯所引起的腹痛,吳茱萸可溫通氣血,舒緩疼痛。

因此,祛寒安脾湯中加入吳茱萸,可以有效溫中散寒、理氣止痛,達到治療脾胃虛寒、寒邪凝滯所致的各種不適的功效。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厚朴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消痰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阻導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嘔吐腹瀉等症狀,厚朴能有效溫暖脾胃,驅散寒氣,改善脾胃功能。

2. 理氣消痞:厚朴能行氣消積,疏肝解鬱。對於脾胃氣滯、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厚朴能幫助理氣消痞,改善消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因此,厚朴在「祛寒安脾湯」中扮演着溫中散寒、理氣消痞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寒濕內阻引起的各種不適。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凝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等症狀,木香可起到溫中散寒,促進脾胃消化吸收的作用。
  2. 行氣消脹:木香還能行氣消脹,對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腹脹、噯氣、腸鳴等症狀,木香可起到行氣導滯,緩解脹氣不適的效果。

綜上所述,木香在祛寒安脾湯中,可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行氣消脹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氣滯等症狀。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緩解寒邪凝滯,溫養脾胃: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斂陰止痛、柔肝止痙、養血調經等功效。寒邪凝滯,可導致脾胃虛寒,氣血運行不暢,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白芍能緩解寒邪凝滯,溫養脾胃,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改善寒邪引起的症狀。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白芍與其他藥材配伍,能協調藥性,增強療效。例如,白芍可與溫陽補脾的藥材如黨參、茯苓等配伍,共同作用於脾胃,達到溫陽補脾、祛寒止痛的效果。

祛寒安脾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陽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補火助陽之功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痛、腹瀉、畏寒肢冷等症狀。

二、補脾益氣: 肉桂亦有補脾益氣之效,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有助於恢復脾胃運化能力,進一步提高機體抵抗力,達到祛寒安脾之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寒安脾湯」,主要成分是蒼朮、陳皮、茯苓、白扁豆、甘草、萆薢、木通、澤瀉、吳茱萸、厚朴、木香、白芍、肉桂,主治功效是:不小心吃生冷食物,導致拉肚子,肚子疼痛且小便減少,或者肚子脹滿想吐。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萆薢: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總結

祛寒安脾湯是指針對脾臟無力、腸胃功能異常而造成腹脹、腹瀉、小便減少等病症而配伍的中藥方劑。本方劑採用蒼朮、陳皮、甘草等多味中藥材,可協助患者改善腸胃蠕動功能,促進排尿,有助於緩解腹脹腹瀉的症狀。此外,方劑中的中藥材還具有補氣、補血等功效,可幫助患者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增強腸胃功能。

傳統服藥法


蒼朮1錢半,陳皮1錢,茯苓1錢半,扁豆(炒)2錢,甘草7分,萆薢3錢,木通1錢半,澤瀉1錢半,吳茱萸(制)5分,厚朴1錢,木香4分,生白芍1錢,肉桂1錢半。
若夾食者,加神曲(炒)1錢5分;如外感頭痛者,加北細辛3分;嘔吐冷水者,加半夏1錢半,生薑1錢;中寒喜熱湯者,加炮乾薑1錢。
去寒濕,安脾胃。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健脾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誤食生冷,致成瀉痢,腹痛尿短,或脹滿嘔惡等症狀。但本方性溫,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祛寒安脾湯, 出處:《會約》卷十。 組成:蒼朮1錢半,陳皮1錢,茯苓1錢半,扁豆(炒)2錢,甘草7分,萆薢3錢,木通1錢半,澤瀉1錢半,吳茱萸(制)5分,厚朴1錢,木香4分,生白芍1錢,肉桂1錢半。 主治:去寒濕,安脾胃。主治:誤食生冷,致成瀉痢,腹痛尿短,或脹滿嘔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