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金藥墨

八寶金藥墨

BA BAO JIN YAO M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3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17%
胃經 17%
心經 13%
脾經 10%
大腸經 8%
小腸經 2%
膽經 2%
腎經 1%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八寶金藥墨方劑中加入胡黃連,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胡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肝、胃經。其藥性可清熱瀉火、解毒止痛,對於外感熱毒、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胡黃連還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疹、皮炎等濕熱引起的皮膚病也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在八寶金藥墨方劑中加入胡黃連,可以有效地改善因濕熱所致的皮膚問題,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目的。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解毒消腫之效。藥墨中常因藥材性寒或製備過程導致濕熱,黃連的加入可起到清熱解毒,防止藥墨變質的作用。同時,黃連的苦寒之性,亦有助於抑制細菌滋生,提升藥墨的保鮮效果,延長藥墨的保存時間。

八寶金藥墨中添加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抑制感染,減輕局部炎症,緩解疼痛。
  2. 開竅醒神,止癢止痛: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止癢止痛的功效。可加速藥物滲透,提高藥效,並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疼痛等不適。

總而言之,冰片在八寶金藥墨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增強藥效,促進療效。

八寶金藥墨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開竅醒神: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之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痰濁阻絡而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可以起到醒腦開竅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

二、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因此,八寶金藥墨方中加入麝香,是為了增強方劑的開竅醒神和活血化瘀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八寶金藥墨方劑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鎮心安神: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鎮心安神之效。可平息心火,安撫躁動,緩解失眠、心悸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珍珠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清熱瀉火,消炎止痛。尤其適用於熱毒入血,引發的各種瘡瘍、腫毒等症狀。

因此,珍珠的加入,不僅有助於穩定心神,更能清熱解毒,促進整體藥效的發揮。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牛黃,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功效。八寶金藥墨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口舌生瘡等症,牛黃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症狀。

2. 開竅醒神: 牛黃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神昏、驚厥、中風等症。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牛黃,可增強其開竅醒神的作用,幫助患者恢復意識。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對於風邪入絡、筋脈拘攣、痙攣抽搐等症狀,白僵蠶可以起到舒筋活絡、緩解痙攣的作用。
  2. 化痰散結:白僵蠶還具有化痰散結的作用,可以治療痰濁阻滯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白僵蠶,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化痰止咳、散結止痛的功效。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青黛,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青黛,可有效消炎解毒,針對因熱毒所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瘡瘍、皮膚潰爛等,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2. 涼血止血:青黛具涼血止血功效,可抑制炎症反應,減少血液滲出,並促進凝血,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如血熱妄行所致的鼻衄、咯血等,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八寶金藥墨中添加礞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礞石性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方劑中以礞石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疾病。
  2. 涼血止血: 礞石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出血症。方劑中加入礞石,可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緩解出血癥狀,促進傷口癒合。

八寶金藥墨中含有大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效。八寶金藥墨主要針對火毒瘡瘍,而大黃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二、 通便排毒: 大黃具通便作用,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出體內毒素。對於火毒積聚於腸道者,大黃能有效排毒,減輕腸胃負擔,配合其他藥材,使治療更加完善。

八寶金藥墨中包含熊膽,主要原因如下:

  1. 傳統觀念: 傳統中醫認為熊膽具有清熱解毒、鎮痛止癢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瘡瘍、腫毒等疾病。古人認為熊膽能入心經,能清心火,故而將其列入八寶金藥墨中。
  2. 藥性相合: 八寶金藥墨中的其他藥材如金箔、珍珠、麝香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熊膽與這些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八寶金藥墨方中加入五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血: 五倍子性涼、味苦澀,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其富含單寧酸,可促進凝血,收縮血管,達到止血效果。這對於治療出血症狀,如外傷出血、鼻出血等,起到重要作用。
  2. 清熱解毒: 五倍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以及因熱毒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在八寶金藥墨中,五倍子能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八寶金藥墨中包含山慈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腫止痛:山慈菇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夠有效緩解因跌打損傷、外傷感染等引起的腫痛,並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山慈菇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減輕疼痛,加速傷口的修復。

因此,八寶金藥墨中加入山慈菇,能夠發揮其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減輕藥物副作用的作用。八寶金藥墨中多種藥材,性味各異,甘草可以起到中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的作用,避免藥物之間互相沖突或產生不良反應。
  2. 增強療效:甘草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黃芪搭配,可以增強補氣益血之效;與白芍搭配,可以緩解疼痛。甘草在八寶金藥墨中,起到協同其他藥材發揮功效的作用,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玄明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玄明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八寶金藥墨中,其可幫助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炎症引起的腫脹和疼痛。
  2.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玄明粉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在八寶金藥墨中,其可幫助傷口快速癒合,減少感染風險。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硼砂,主要原因有二:

  1. 收斂止癢: 硼砂性寒,具有收斂止癢之效,可有效緩解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搭配其他藥材,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清熱解毒: 硼砂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針對因熱毒引起的皮膚問題,起到清熱排毒的作用,同時也能抑制細菌生長,預防感染。

總而言之,硼砂在八寶金藥墨中發揮收斂止癢、清熱解毒的功效,為藥方增添了治療皮膚問題的能力。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並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安神定志,開竅醒腦:琥珀還具有安神定志、開竅醒腦的作用。其能鎮靜安神,改善睡眠,並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提高腦部功能,有助於神志清醒,記憶力提升。

因此,八寶金藥墨中加入琥珀,不僅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還能安神定志,開竅醒腦,進一步增強藥效。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薄荷,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清熱解毒: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抑制藥墨中可能存在的細菌感染,預防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二、消腫止痛: 薄荷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可減輕藥墨塗抹後的灼熱感,緩解傷口疼痛,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修復。

因此,薄荷的加入可有效提升八寶金藥墨的療效,使其更能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八寶金藥墨中加入荊芥,主要是利用其 疏散風熱、止癢 的功效。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癢的功效,可針對風熱之邪所致的皮膚瘙癢、疹子等症狀。 此外,荊芥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有助於消退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八寶金藥墨中加入荊芥,可有效改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同時促進傷口癒合,起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八寶金藥墨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範圍廣泛,主要針對熱毒、火熱上炎及外傷等證候,具體如下:

  1. 時氣熱眼:因時令熱邪或外感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
  2. 腸風下血:熱毒下迫大腸,導致便血或痔瘡出血。
  3. 湯火傷:火熱灼傷皮膚,需清熱解毒、斂瘡生肌。
  4. 小兒口舌生瘡:心脾積熱上攻口腔,引發潰瘍。
  5. 腫毒初起:熱毒壅滯所致的癰腫瘡癤。
  6. 腫毒潰後不收口:瘡瘍久不癒合,需解毒生肌。
  7. 牙痛、雙單蛾(扁桃體炎)、咽喉腫痛:風熱或火毒上攻咽喉口腔。
  8. 刀斧傷:外傷出血,需止血消炎。
  9. 熱傷風、口渴心熱:外感風熱或內熱傷津。
  10. 吐紅不止:熱迫血行所致的咳血、衄血等。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止血」為核心,藥物組成可分為以下幾類:

  1. 清熱瀉火解毒

    • 黃連、胡黃連:清心胃濕熱,瀉火解毒。
    • 大黃、玄明粉:瀉下通便,導熱毒從腸道而出。
    • 牛黃、熊膽:清熱涼血,解毒鎮驚。
    • 青黛、山慈菇:涼血解毒,消癰散結。
  2. 涼血止血斂瘡

    • 草霜(百草霜):收斂止血,治腸風下血。
    • 五倍子:斂瘡止血,促進傷口癒合。
    • 燈心灰:清心降火,兼能止血。
  3. 消腫止痛、利咽開竅

    • 冰片、麝香:辛香走竄,開竅醒神,消腫止痛。
    • 硼砂、薄荷、荊芥:清熱利咽,疏風散熱。
    • 礞石、琥珀:鎮驚安神,散瘀消腫。
  4. 生肌斂瘡

    • 珍珠:促進潰瘍癒合,生肌收口。
    • 僵蠶:祛風化痰,散結消腫。
  5. 製劑特色

    • 茶油煙:具收斂止血之效,與藥物共製成墨錠後,便於外敷或內服。
    • 廣膠(動物膠):作為黏合劑,使藥物成形,兼有滋養作用。

三、治療原理推理

  1. 內服(如薄荷湯磨服)
    通過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療腸風下血、口舌生瘡、吐衄等症。薄荷、荊芥疏風散熱,帶動藥性上行咽喉或外透表邪。

  2. 外用(水磨搽)
    直接作用於患處,如腫毒、湯火傷、刀斧傷等,利用冰片、麝香透皮消腫,珍珠、五倍子斂瘡生肌。

  3. 整體作用
    方中多為寒涼之品,針對熱毒、火邪為病機的病症,通過瀉火、涼血、解毒、生肌等途徑,達到內外兼治的效果。

總結

此方為複方製劑,結合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消腫生肌等藥物,製成墨錠後便於臨床靈活應用,內外兼治,體現中醫「異病同治」的思想,凡屬熱毒、火熱所致的病症,皆可辨證使用。

傳統服藥法


胡連2錢,川連2錢,梅片3錢,麝香3分,珍珠3分,牛黃5分,僵蠶1錢,青黛7分,草霜1錢,礞石2錢,大黃1錢,熊膽5分,燈心灰5分,五倍子3錢,山慈菇3錢,甘草3錢,玄明粉1錢,硼砂2錢,琥珀1錢半,薄荷葉2錢,荊芥1錢。
上為細末,每料加茶油煙2兩,合藥粉配廣膠,共煉成墨錠,金衣。
治時氣熱眼,用水磨搽;治腸風下血,用薄荷湯磨服;治湯火傷,用水磨搽;治小兒口舌生瘡,用薄荷磨服;治腫毒初起,用天南星磨搽;治腫毒潰後不能收口,先煎甘草水洗過,用水磨搽;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八寶金藥墨性味辛、苦、寒,有毒,孕婦慎用。
  • 本方含有大黃、熊膽、五倍子等有毒中藥,使用時需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八寶金藥墨,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組成:胡連2錢,川連2錢,梅片3錢,麝香3分,珍珠3分,牛黃5分,僵蠶1錢,青黛7分,草霜1錢,礞石2錢,大黃1錢,熊膽5分,燈心灰5分,五倍子3錢,山慈菇3錢,甘草3錢,玄明粉1錢,硼砂2錢,琥珀1錢半,薄荷葉2錢,荊芥1錢。 主治:時氣熱眼,腸風下血,湯火傷,小兒口舌生瘡,腫毒初起,腫毒潰後不能收口,牙痛,雙單蛾,刀斧傷,咽喉腫痛,熱傷風,口渴心熱,吐紅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