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風羌活湯
XIAO FENG QIANG H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消風羌活湯中包含羌活,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擅長疏散風寒,解表止痛。對於風寒感冒所致的頭痛、鼻塞、發熱、惡寒等症狀,羌活能有效發揮作用,起到解表散寒的作用。
- 祛風濕,止痺痛:羌活亦具有祛風濕、止痺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風濕痺痛所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在消風羌活湯中,羌活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祛風除濕、止痛的效果。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它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積聚的熱毒,並緩解因風熱上攻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 疏散風邪:消風羌活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濕痺痛等疾病,菊花能疏散風邪,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加速病症的消退。
此外,菊花還能清肝明目,有助於緩解風熱上攻引起的視力模糊等症狀。因此,菊花在消風羌活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麻黃,是基於麻黃的發汗解表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痺所致的頭痛、身痛、鼻塞流涕等症。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利水之功效。在消風羌活湯中,麻黃與羌活、防風等藥物相配,能夠疏散風寒、宣通鼻竅,達到治療風寒感冒、風寒濕痺等病症的效果。
麻黃的發汗解表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汗液排出,驅散外感風寒,同時也起到宣通鼻竅、緩解鼻塞流涕的作用。因此,消風羌活湯中加入麻黃,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其解表散寒、宣通鼻竅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大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緩解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疼痛等症狀,並可止癢消腫。
- 活血通絡,協調藥性:川芎能活血化瘀,通經絡,有助於藥物更好地運行至病竈,發揮療效。同時,川芎能與羌活、防風等藥物相輔相成,協調藥性,提高藥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方劑中羌活、獨活等藥物擅長祛風濕,但對於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狀,防風的加入可以更有效地疏散風寒,緩解疼痛,並止癢。
- 固表止汗,協同止癢: 防風亦具固表止汗之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白芷、蒼朮等,共同發揮止癢的作用。對於因風寒侵襲導致的皮膚瘙癢、風疹等症狀,防風的加入有助於固表止汗,防止風寒外襲,進一步減輕瘙癢。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石膏,主要是針對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風熱之邪犯肺,可導致發熱、口渴、頭痛、咽痛等症狀,而石膏能清熱解毒,使邪熱消散,緩解這些症狀。
此外,石膏還能清熱利濕,對於風熱襲表伴有濕邪者,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因此,石膏是消風羌活湯中不可或缺的藥物,它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共同起到清熱解表、祛風止痛的功效。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宣肺止咳:前胡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可與羌活、防風等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適合治療風寒犯肺引起的咳嗽、鼻塞、頭痛等症狀。
- 清熱解毒,利咽止痛:前胡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利咽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風寒侵襲導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因此,前胡的加入,既能配合其他藥物散寒解表,又能清熱利咽,使消風羌活湯的療效更加全面,更能有效治療風寒犯肺引起的各種症狀。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方中因風熱之邪襲表,兼有濕熱內蘊,黃芩可清解表邪、瀉火除濕,與羌活、防風等藥物相伍,共同達到清熱解表之效。
- 涼血止血: 黃芩亦具涼血止血功效,可抑制血熱妄行,防止因風熱入血而導致的出血症狀。方中若出現鼻衄、齒齦出血等症,黃芩可與生地、丹皮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止血之效。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方中羌活、防風、荊芥等藥性偏辛散,容易耗傷津液,而甘草性甘平,可緩解辛散之性,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使藥物更易於服用。
- 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並能協調其他藥物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協調、穩定,提升藥物治療效果。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消風羌活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而肝氣鬱結則會加重這些症狀。加入枳殼可以疏肝理氣,解除肝氣鬱結,從而促進氣血運行,減輕疼痛。
- 消食化積,緩解脾胃不適: 消風羌活湯中常常加入一些辛辣的藥物,例如羌活、防風等,容易造成脾胃不適。枳殼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可以緩解這些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減少副作用。
總而言之,消風羌活湯中加入枳殼,可以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以及消食化積、緩解脾胃不適的作用,從而使藥效更加全面。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濕,滲濕利水。消風羌活湯治療風濕痺痛,常伴隨脾虛濕困,茯苓可以健脾化濕,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祛風除濕。
- 配伍相宜: 茯苓與其他藥物搭配,能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療效。茯苓能利水滲濕,有助於羌活、防風等藥物祛風止痛。同時,茯苓的甘淡之性,能緩和羌活、防風等藥物的辛燥之性,避免燥邪傷津。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蔓荊子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熱上攻引起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蔓荊子能有效清熱解毒,使頭目清爽。
- 配合羌活、防風等藥物,增強祛風止痛效果: 消風羌活湯以羌活、防風為主藥,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蔓荊子與之相配伍,可加強祛風止痛之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消風羌活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散寒解表: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通鼻竅的功效。與方中羌活、防風等藥物配合,能更有效地驅散風寒,改善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
- 溫通經絡: 細辛能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配合其他藥物,能更好地疏通經絡,改善因風寒阻滯經絡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細辛的加入可增強消風羌活湯的散寒解表、溫經通絡之效,更好地治療風寒表證。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消風羌活湯 」,主要成分是:羌活,菊花,麻黃,川芎,防風,石膏,前胡,黃芩,甘草,枳殼,茯苓,蔓荊子,細辛, 主治功效是:1. 風氣不和:天氣變化不定,身體容易受到風邪侵襲,導致身體不舒服。2. 頭昏目眩:頭部昏沉、眩暈。3. 鼻塞聲重:鼻子不通氣,呼吸困難,嗓子裡有痰鳴。4. 語聲不出:聲音嘶啞,說話困難。5. 身體倦怠:身體疲勞、沒有精神。6. 肢節疼痛:四肢關節疼痛。7. 痰壅咳嗽:痰液積聚在肺部,導致咳嗽。8. 寒熱往來:身體冷熱交替,忽冷忽熱。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主要功效是發汗解表,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流感、風寒感冒等病症,以及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治療頭面諸風疾,如頭痛、眩暈、目赤、耳鳴等;痰熱咳嗽;肝陽上亢引起的血壓高,以及風濕痹痛等症。另外,蔓荊子也可用於治療肝腎虛損的夜盲及弱視。傳統中藥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前胡能清化熱痰,可用於治療痰熱壅盛的證狀,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 消風羌活湯 」,主要成分是:羌活,菊花,麻黃,川芎,防風,石膏,前胡,黃芩,甘草,枳殼,茯苓,蔓荊子,細辛。主治功效是:風氣不和、頭昏目眩、鼻塞聲重、語聲不出、身體倦怠、肢節疼痛、痰壅咳嗽、寒熱往來等症狀。方劑中的各味藥材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相互配合,可以起到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等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羌活(去蘆頭)3兩,甘菊花3兩,麻黃(去根節)3兩,芎藭3兩,防風(去叉)3兩,石膏(研)3兩,前胡(去蘆頭)3兩,黃芩(去黑心)3兩,甘草(炙、銼)4兩,枳殼(麩炒,去瓤)4兩,白茯苓(去黑皮)半斤,蔓荊實半斤,細辛(去苗葉)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語聲不出,身體倦怠,肢節疼痛,痰壅咳嗽,寒熱往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散風寒、宣肺通竅的功效,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體質虛弱者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風羌活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組成:羌活(去蘆頭)3兩,甘菊花3兩,麻黃(去根節)3兩,芎藭3兩,防風(去叉)3兩,石膏(研)3兩,前胡(去蘆頭)3兩,黃芩(去黑心)3兩,甘草(炙、銼)4兩,枳殼(麸炒,去瓤)4兩,白茯苓(去黑皮)半斤,蔓荊實半斤,細辛(去苗葉)半兩。 主治:風氣不和,頭昏目眩,鼻塞聲重,語聲不出,身體倦怠,肢節疼痛,痰壅咳嗽,寒熱往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