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菊湯

XIONG J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15%
脾經 15%
膀胱經 11%
胃經 10%
腎經 7%
心經 7%
膽經 5%
心包經 3%
大腸經 2%
肺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芎菊湯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活血止痛的功效。對於風熱上擾頭目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等症,川芎可起到疏風散熱、清利頭目之效。
  2. 行氣止痛,活血通絡: 川芎具有行氣止痛、活血通絡的功效,可改善頭部血管循環,緩解頭痛、頭昏等症狀。

芎菊湯中川芎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藥配伍的精髓,通過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芎菊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防風性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之功效。芎菊湯主治風寒襲表、頭風頭痛、目赤腫痛等症,而防風有助於驅散外邪,緩解頭風、目痛等症狀。
  2. 輔助川芎、菊花:防風與川芎、菊花相配,可以增強其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的功效。川芎活血行氣,菊花清熱解毒,防風則有助於將藥力引導至頭部,共同達到治療風寒引起的頭風頭痛、目赤腫痛等症的目的。

芎菊湯為一經典中醫方劑,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頭痛、鼻塞等症。其中,麻黃作為主要成分之一,其性味辛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麻黃內含麻黃鹼,能促進汗腺分泌,增強皮膚血管擴張,加速熱量散發,從而達至解表散寒的效果。在芎菊湯中,麻黃與川芎、菊花等藥物相配,既可加強發散風寒之力,又能引導藥力上行至頭部,精準對治因風寒入侵所致的頭痛、鼻塞等症狀,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

芎菊湯中加入前胡,是取其疏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善於疏散風寒,又能通利鼻竅,對於風寒襲肺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前胡還能和川芎、菊花等藥材相配伍,增強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的效果,使整個方劑的治療作用更加全面。

芎菊湯中加入獨活,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獨活味辛性溫,具有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頭昏、肢體疼痛等症狀。配合芎菊湯中其他藥材,如川芎、菊花、羌活等,可加強散寒止痛的作用,並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頭部疼痛。
  2. 協同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獨活與其他藥材如川芎、菊花等,具有協同作用,共同發揮疏風散寒、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功效,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效果更顯著。

芎菊湯中包含菊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平肝明目的功效。其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去除體內熱毒,而平肝明目則可緩解頭昏眼花、目赤腫痛等症狀。

在芎菊湯中,菊花與川芎、白芷等藥物配合,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疏風散熱、通鼻竅、止頭痛等功效,適用於外感風熱、頭風頭痛、目赤腫痛等症。

芎菊湯中加入枳殼,主要是為了疏肝理氣

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的作用。芎菊湯以川芎、菊花為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適用於風熱上攻,頭痛目赤,頭昏腦脹等症。而枳殼的加入,可以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頭痛、眩暈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藥物流通,提高藥效

芎菊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芎菊湯主治風熱頭痛,方中川芎、菊花辛涼解表,而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防止寒涼之性傷及脾胃,使藥效更加平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健脾、和中解毒的功效,能增強川芎、菊花清熱解表之效,促進血液循環,減輕頭痛症狀,使療效更加顯著。

總而言之,甘草在芎菊湯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使方劑更加安全有效。

芎菊湯中添加細辛,主要考量其辛溫發散的特性,用以疏散風寒,兼具以下兩方面作用:

  1. 配合芎、菊疏風散寒: 細辛與川芎、菊花共同組成風寒表證的常用藥物,共同發揮疏風散寒、清熱解表的效果,使頭風、鼻塞、頭痛等症狀得以緩解。
  2. 增強止痛功效: 細辛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可加強芎菊湯的止痛效果,對於風寒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芎菊湯中加入石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芎菊湯本身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功效,但若患者熱邪熾盛,僅靠清熱藥物不足以完全消散熱毒。石膏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可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更有效地清熱解毒,達到治療目的。
  2. 制約藥性: 芎菊湯中含有川芎、菊花等辛散之品,容易耗傷津液,導致口渴、燥熱等症狀。石膏性寒,可以制約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津液,防止藥物副作用。

主治功效


芎菊湯

芎菊湯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散風寒、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風的作用,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燒、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組成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功效

芎菊湯具有散風寒、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風的作用,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燒、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用法

芎菊湯一般煎服,每日1-2劑,連服7-10天。

禁忌

芎菊湯性寒涼,脾胃虛寒者慎服。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總結

芎菊湯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散風寒、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風的作用,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燒、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芎窮1兩,防風(去叉)1兩,麻黃(去根節)1兩,前胡(去蘆頭)1兩,獨活(去蘆頭)1兩,菊花(擇)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石膏(碎)2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加薄荷5葉,同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頭痛

相同名稱方劑


芎菊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五。 組成:川芎1兩,防風(去叉)1兩,麻黃(去根節)1兩,前胡(去蘆頭)1兩,獨活(去蘆頭)1兩,菊花(擇)半兩,枳殼(去瓤,麸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石膏(碎)2兩。 主治:首風,目運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