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直指》卷八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5%
腎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4%
胃經 7%
大腸經 4%
心包經 3%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膽經 2%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人參平補湯

整體功效: 補腎益精,養血通絡。

主治: 腎虛聲不出。

腎虛導致的耳鳴、耳聾。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藥功效分類:

  • 補益肝腎: 人參、熟地黃、白芍、茯苓、菟蕬子、五味子、杜仲、生薑、巴戟天、橘紅、半夏曲、川牛膝、白朮、補骨脂、葫蘆巴、益智仁、甘草
  • 養血通絡: 人參、熟地黃、白芍、茯苓、菟蕬子、五味子、杜仲、生薑、巴戟天、橘紅、半夏曲、川牛膝、白朮、補骨脂、葫蘆巴、益智仁、甘草、石菖蒲

傳統服藥法

人參0.5兩,川芎0.5兩,當歸0.5兩,熟地黃(洗,曬)0.5兩,白芍藥0.5兩,白茯苓0.5兩,菟絲子(酒浸爛,研細)0.5兩,北五味子0.5兩,杜仲(去粗皮,銼,薑汁制,炒去絲)0.5兩,巴戟(酒浸,去心,曬)0.5兩,橘紅0.5兩,半夏曲0.5兩,牛膝(酒浸,焙)2錢半,白朮2錢半,補骨脂(炒)2錢半,葫蘆巴(炒)2錢半,益智仁2錢半,甘草(炙)2錢半,石菖蒲1錢半。上銼細。
每服3錢,加生薑5片,大棗2枚,食前煎吞山藥丸17粒。五更頭腎氣開,不得咳唾,言語默然,再進上藥。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人參、川芎、當歸、熟地黃、白芍、茯苓、菟蕬子、五味子、杜仲、生薑、巴戟天、橘紅、半夏曲、川牛膝、白朮、補骨脂、葫蘆巴、益智仁、甘草、石菖蒲組成。人參、熟地黃、白芍、茯苓、菟蕬子、五味子、杜仲、生薑、巴戟天、橘紅、半夏曲、川牛膝、白朮、補骨脂、葫蘆巴、益智仁、甘草補益肝腎、養血通絡。石菖蒲開竅醒神。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精,養血通絡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平補湯, 出處:《直指》卷八。 組成:人參半兩,川芎半兩,當歸半兩,熟地黃(洗,曬)半兩,白芍藥半兩,白茯苓半兩,菟絲子(酒浸爛,研細)半兩,北五味子半兩,杜仲(去粗皮,銼,薑汁制,炒去絲)半兩,巴戟(酒浸,去心,曬)半兩,橘紅半兩,半夏曲半兩,牛膝(酒浸,焙)2錢半,白朮2錢半,補骨脂(炒)2錢半,葫蘆巴(炒)2錢半,益智仁2錢半,甘草(炙)2錢半,石菖蒲1錢半。 主治:腎虛聲不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三腎丸

相似度 63%

毓麟珠

相似度 62%

神仙延夀酒

相似度 62%

加味十全湯

相似度 60%

全生至寶丹

相似度 60%

保身丸

相似度 60%

補腎養脾丸

相似度 57%

加味草金丹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