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平補湯

REN CAN PING B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直指》卷八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肝經 15%
腎經 14%
肺經 14%
心經 14%
胃經 7%
大腸經 4%
心包經 3%
小腸經 2%
膀胱經 2%
膽經 2%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平補湯」中包含「人參」,其原因如下:

  1. 補氣扶正: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之功效。對於氣虛體弱、脾胃不健、元氣不足等症狀,人參可起到很好的調治作用。
  2. 平補陰陽:人參性平,不偏寒熱,既可補氣陰,又可補氣陽,對虛寒或虛熱體質均有調理作用。因此,在「人參平補湯」中加入人參,可以有效平衡陰陽,達到平補的效果。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是為了發揮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與人參、黃芪等補益藥材相配,能更好地改善氣血循環,增強藥效。

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改善人參補氣血時可能出現的氣滯血瘀現象,避免補而不通。同時,川芎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使補益效果更加明顯。因此,川芎的加入,使人參平補湯更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提升整體療效。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人參平補湯以人參為主,補氣扶正,但單用人參易燥,而當歸能滋陰補血,與人參相配,可起到滋陰補血、調和氣血的作用,使補氣而不燥,補血而不寒。
  • 行氣活血:當歸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通,有助於氣血運行順暢,進一步增強人參補氣功效,使補益效果更佳。

因此,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當歸,既能補血養血,又能行氣活血,使補氣功效更加完善,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是因為熟地黃的功效可以與人參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與人參搭配,可以滋陰補血,緩解人參的燥熱之性,使補益效果更為溫和,不易上火。同時,熟地黃還可以填精益髓,與人參共同增強體質,提升抵抗力。

因此,熟地黃是人參平補湯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與人參的搭配,能有效達到陰陽調和,補益人體的功效。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人參燥熱之性: 人參屬熱性藥材,容易引起燥熱,而白芍性微寒,可緩解人參的燥熱之性,使其補而不燥,更適合體質偏燥熱者使用。
  2. 協同補益氣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與人參的補氣作用相輔相成,共同起到補益氣血、滋養肝腎的作用。

白芍的加入,不僅能平衡人參的燥熱之性,更能增強其補益氣血的效果,使方劑更為平和穩妥,達到更好的療效。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一、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功效。人參補氣,但易於燥熱,茯苓可以幫助人參補氣而不燥,避免補過度而傷陰。

二、 助參益氣: 茯苓能利水滲濕,去除脾胃濕氣,使人參補氣的效果更加顯著,同時也能更好地滋養心神,使人精神氣爽,達到更佳的補益效果。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溫陽固精:菟絲子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溫陽固精的功效。與人參搭配,可增強補益腎氣的效果,對於腎陽不足、精氣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遺精滑精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固本培元,增強體質:菟絲子還能滋養肝腎,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增強體質,延緩衰老。與人參相輔相成,可起到固本培元、增強體質的作用,使人體更能抵禦外邪侵襲。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五味子味酸,性溫,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之效。人參補氣,但同時可能耗氣傷津。五味子可收斂止汗,生津止渴,有助於平衡人參的燥性,防止氣虛津虧。

2. 協同補氣,增強療效: 五味子入肺、心、腎經,與人參同入肺經,可協同補氣,增強療效。此外,五味子可固腎氣,有助於人參益氣補虛的效果,使補氣更為持久。

總之,五味子在人參平補湯中起著收斂固澀、益氣生津,以及協同補氣的作用,使其更具療效。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腰,益精固本: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精髓的功效。配合人參補氣益血,可達到「腎氣充盈,筋骨強健」的功效,尤其適合腎虛腰痛、精氣不足者。
  2. 滋陰補陽,平衡陰陽:人參偏於補陽,而杜仲則兼具滋陰作用,兩者合用,可達到「陰陽調和,氣血雙補」的效果,更能提升整體療效,使補益效果更趨於平和穩定。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溫和脾胃: 人參性溫,但若單用易於燥熱,生薑性溫,入脾胃經,能助人參溫補脾胃之氣,避免其燥性傷陰,使藥性更平和,更適合脾胃虛寒者服用。

二、 促進藥物吸收,增強療效: 生薑能促進人參等藥物的吸收,增強藥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溫補氣血、益氣固脫之功效。同時,生薑還有助於緩解人參可能引起的頭暈、口渴等副作用,提升藥物的安全性。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腎壯陽,增強人參補氣作用: 巴戟天性溫,味甘辛,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與人參一同使用,可增強人參補氣益血的功效,使補益之效更加全面,同時兼顧腎氣的補益,避免單純補氣而耗損腎精。

二、溫陽散寒,調和藥性: 人參性溫,但偏涼,對於陽虛寒盛者,單用人參可能難以溫煦陽氣。巴戟天溫陽散寒,可與人參相互配合,溫補脾腎,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寒涼之氣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理氣化痰: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理氣化痰、寬胸散結的作用。人參平補湯多用於氣虛津虧、脾胃不健者,橘紅的加入可有助於化解痰濕,改善氣機阻滯,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藥效。

二、調和藥性: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補氣益血,但偏於溫補,容易助熱。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加入人參平補湯中,可有效調和人參的溫補之性,避免補而不達,達到溫補而不燥熱的效果。

人參平補湯中包含半夏曲,其加入原因主要為:

  1. 和胃降逆: 半夏曲性溫,善於降逆止嘔,可緩解人參補氣之燥,避免上火或頭暈等症狀,使補氣之效更為平穩。
  2. 消痰化濕: 半夏曲具有消痰化濕之功,可與人參相輔相成,增強補氣之效力,並避免痰濕阻礙補氣效果。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引藥下行: 人參補氣益血,偏於上行,而川牛膝則善於引血下行,可將人參之氣血引導至下焦,達到氣血調和之效,避免補氣過盛而上衝頭面。
  2. 活血通絡: 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絡、利水消腫之效,可配合人參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對於氣血虛弱、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脾健脾: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人參偏於補氣,但有時會容易造成脾胃虛弱,難以消化吸收。白朮可健脾益氣,幫助人參補氣效果發揮,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2. 協調藥性:人參性溫,而白朮則偏涼,二者搭配使用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白朮可以緩解人參的燥熱之性,避免補氣過度,造成上火等副作用。同時,白朮的健脾作用,也能幫助人參更有效地被人體吸收利用。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補腎: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髓之效。人參平補湯以人參補氣,而補骨脂則溫補腎陽,二者相輔相成,可使補益之效更為全面,更適合陽虛者服用。
  2. 助陽氣生血: 補骨脂能溫陽氣,而陽氣充足則有助於氣血生化。人參平補湯中加入補骨脂,可以增強人參補氣生血之效,使氣血更加充盈,更適合氣虛血弱者服用。

人參平補湯為一經典中醫處方,旨在調理身體、滋補元氣。其組成成分精選多種中藥材,其中葫蘆巴的加入尤具深意。葫蘆巴味辛性溫,歸脾、腎經,在方中扮演著溫腎助陽、行氣止痛的角色。對於體虛乏力、腰膝酸軟或因腎氣不足引發的各種症狀,葫蘆巴能發揮良好療效。此外,它還有助於促進消化,增強脾胃功能,使整體補益效果更加全面。與方中其它藥材如人參相輔相成,人參補氣固本,葫蘆巴則溫腎壯陽,兩者結合,既能大補元氣,又能溫煦臟腑,達到了平補的目的,適合於那些需要溫和而持久滋補的人群。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益智仁,主要原因如下:

  1. 增強補氣作用: 益智仁性溫,味甘辛,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智、溫腎助陽、化濕止瀉之效。與人參同用,可增強補氣作用,使補氣效果更顯著。
  2. 協調補氣、補腎: 人參補氣偏重於脾肺之氣,而益智仁則更偏重於腎氣。二者配伍,可協調補氣、補腎,使補益效果更全面。

因此,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益智仁,可使補氣效果更顯著,且兼具補腎功效,更符合整體的補益目的。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調和藥性:人參性溫,偏於補氣,但亦有燥性。甘草性甘平,能緩和人參的燥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燥熱之弊。

二、增強藥效:甘草味甘,能調和藥性,使其他藥物更易於吸收,同時甘草亦具備補脾益氣之效,與人參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補益效果。

總而言之,甘草在人參平補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調和與增效角色,有助於藥效更佳且更安全。

人參平補湯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開竅醒神,健脾益氣: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健脾之功效。人參平補湯以人參補氣,但氣虛常伴有神疲乏力、思維遲鈍等症狀,石菖蒲加入可增強人參的補益作用,使補氣同時開竅醒神,改善氣虛導致的精神不振。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人參甘溫補氣,而石菖蒲辛溫開竅,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協調,既能增強補益作用,又能防止人參溫補過度,導致氣鬱上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人參平補湯 」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巴戟天: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
  •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
  • 半夏曲: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津止渴、消腫止痛。
  •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
  • 葫蘆巴:益氣補脾、清熱解毒、祛風散寒、止咳化痰、健胃、保胎、安神、利水、強筋、補腎。
  • 益智仁:補陽、補氣、溫裡溫中、調經和補腎的功效。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芳香化濕、安神益智、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活血化瘀。

總結

中藥方劑「 人參平補湯 」是一款具有多種療效的中藥方劑,主要由人參、川芎、當歸、熟地黃、白芍、茯苓、菟蕬子、五味子、杜仲、生薑、巴戟天、橘紅、半夏曲、川牛膝、白朮、補骨脂、葫蘆巴、益智仁、甘草、石菖蒲等21種中藥材組成,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強筋健骨、滋陰補腎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腎氣虛弱、聲音低微、甚至發不出聲音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0.5兩,川芎0.5兩,當歸0.5兩,熟地黃(洗,曬)0.5兩,白芍藥0.5兩,白茯苓0.5兩,菟絲子(酒浸爛,研細)0.5兩,北五味子0.5兩,杜仲(去粗皮,銼,薑汁制,炒去絲)0.5兩,巴戟(酒浸,去心,曬)0.5兩,橘紅0.5兩,半夏曲0.5兩,牛膝(酒浸,焙)2錢半,白朮2錢半,補骨脂(炒)2錢半,葫蘆巴(炒)2錢半,益智仁2錢半,甘草(炙)2錢半,石菖蒲1錢半。上銼細。
每服3錢,加生薑5片,大棗2枚,食前煎吞山藥丸17粒。五更頭腎氣開,不得咳唾,言語默然,再進上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平補湯, 出處:《直指》卷八。 組成:人參半兩,川芎半兩,當歸半兩,熟地黃(洗,曬)半兩,白芍藥半兩,白茯苓半兩,菟絲子(酒浸爛,研細)半兩,北五味子半兩,杜仲(去粗皮,銼,薑汁制,炒去絲)半兩,巴戟(酒浸,去心,曬)半兩,橘紅半兩,半夏曲半兩,牛膝(酒浸,焙)2錢半,白朮2錢半,補骨脂(炒)2錢半,葫蘆巴(炒)2錢半,益智仁2錢半,甘草(炙)2錢半,石菖蒲1錢半。 主治:腎虛聲不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