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17%
肝經 17%
心經 9%
膀胱經 9%
胃經 7%
心包經 4%
腎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心包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人參飲

組成

  • 人參
  • 荊芥
  • 甘草
  • 防風
  • 葛根
  • 肉桂
  • 五加皮
  • 桔梗
  • 川芎
  • 柴胡
  • 陳皮
  • 白芍
  • 麻黃

功效

主治

傷寒,是一種由外感風寒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咳嗽、流鼻涕等。人參飲具有發汗解表、解肌退熱、止咳平喘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傷寒的症狀。

文獻參考

結論

人參飲是一張具有發汗解表、解肌退熱、止咳平喘功效的中藥方劑,可以有效緩解傷寒的症狀。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虛火上炎。如果有不適,請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傳統服藥法

人參8分,厚朴6分(炙),橘皮6分,白朮8分,生薑8分。
上切。
以水4大升,煮取1升5合,分溫3服。
忌桃、李、雀肉等。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飲由人參、荊芥、甘草、防風、葛根、肉桂、五加皮、桔梗、川芎、柴胡、陳皮、白芍、麻黃等中藥組成。人參具有補氣、健脾、益肺、生津的功效;荊芥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痙的功效;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肉桂具有溫經散寒、通陽化氣的功效;五加皮具有祛風除濕、強筋壯骨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的功效;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解肌退熱、止咳平喘的功效,適合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虛火上炎。
  • 本方有出汗、口乾、心煩等副作用,如有不適,請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心絞痛
肺結核
前列腺炎
胰臟炎
腳氣病
霍亂
瘧疾
心內膜炎
胃及十二指腸炎
百日咳
心肌梗塞
肺性心臟病
心包炎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六。 組成:人參1分,甘草(炙)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烏梅5枚(去核,焙),草豆蔻7枚(去皮)。 主治:脾瘧。

人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組成: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白朮(銼,炒)1兩。 主治:傷寒汗後,氣虛煩悶,心神不寧。

人參飲, 出處:《三因》卷十。 組成:人參1兩,白芍藥1兩,栝樓根1兩,枳殼(麸炒,去瓤)1兩,茯神1兩,酸棗仁1兩,甘草(炙)1兩,熟地黃2兩。 主治:飲酒房勞,酒入百脈,令人恍惚失常。

人參飲,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八。 組成:人參半兩,荊芥半兩,甘草半兩,防風半兩,乾葛半兩,肉桂半兩,五加皮半兩,桔梗半兩,川芎半兩,柴胡半兩,陳皮半兩,芍藥半兩,麻黃1兩(去節,依法制)。 主治:傷寒。

人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八。 組成:人參半兩,熟乾地黃(切,焙)半兩,五味子半兩,鬱李仁(湯浸,去皮尖,研)半兩,梔子仁半兩,瞿麥穗半兩,木通(銼)半兩,木香半兩,榆皮3分,檳榔3枚。 主治:勞淋,水道不利,腰腳無力,虛煩。

人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一。 組成:人參1兩,鱉甲(醋浸,去裙襕,炙黃)2兩,柴胡(去苗)1兩,當歸(切,焙)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甘草(炙,銼)1兩,桃仁70枚(湯浸,去皮尖,别研),白檳榔1枚(銼)。 主治:虛勞腳氣,臍腹及面目浮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來蘇散

相似度 80%

紫葛敗毒散

相似度 63%

羌活加葛根湯

相似度 63%

柴胡芎歸湯

相似度 61%

羌獨敗毒散

相似度 60%

芎葛湯

相似度 60%

人參葛根湯

相似度 60%

除風荊芥湯

相似度 6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