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0%
脾經 16%
心經 13%
肝經 13%
肺經 11%
胃經 6%
膀胱經 4%
心包經 2%
腎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脾腎丸

整體功效:益脾腎,溫陽散寒。

主治: 老人因虛衰而致喘者。

本方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附子、肉桂、川牛膝、砂仁、車前子、補骨脂、益智仁等十四味中藥組成。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補益脾腎;茯苓、澤瀉利水滲濕;牡丹皮、肉桂溫陽散寒;川牛膝、砂仁、車前子、補骨脂、益智仁行氣活血。諸藥合用,共奏補益脾腎、溫陽散寒之功,適用於老人因虛衰而致喘者。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四:「脾腎丸,治老人因虛衰而致喘者。蓋老人之喘,多因脾腎虛衰,不能生化精血,以致肺失所養,故喘息不止。此方以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附子、肉桂、川牛膝、砂仁、車前子、補骨脂、益智仁等十四味中藥組成,共奏補益脾腎、溫陽散寒之功。」
  • 《中醫臨床治療學》:「脾腎丸,具有補益脾腎、溫陽散寒之功,適用於老人因虛衰而致喘者。臨床常用於治療老年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腎炎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附子、肉桂、牛膝、砂仁、車前子、補骨脂、益智仁。
《中國醫學大辭典》本方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熟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 熟地黃: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的功效。
  •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
  • 山茱萸:味酸、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精的功效。
  •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 牡丹皮:味苦、辛、性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
  • 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脾、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 附子:味辛、甘、性熱,歸心、脾、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散寒止痛的功效。
  • 肉桂:味辛、甘、性熱,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活血通絡的功效。
  • 川牛膝:味辛、苦、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的功效。
  • 砂仁:味辛、甘,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嘔、醒脾開胃的功效。
  • 車前子:味甘、淡,性寒,歸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止血的功效。
  • 補骨脂:味辛、苦、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助陽、溫經散寒、燥濕化痰的功效。
  • 益智仁:味甘、辛,性溫,歸脾、腎經。具有補腎益智、養心安神、固精縮尿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附子、肉桂等溫熱藥物,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脾腎丸,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一引《嵩崖尊生》。 組成: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附子、肉桂、牛膝、砂仁、車前子、補骨脂、益智仁。 主治:老人因虛衰而致喘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濟生腎氣丸

相似度 86%

加味腎氣丸

相似度 86%

鎮陰地黃湯

相似度 78%

益氣丸

相似度 78%

加味八味丸

相似度 78%

八味地黃丸

相似度 76%

七味地黃湯

相似度 7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