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葶藶(微炒)1兩,桑白皮(炒)1兩,北梗1兩,枳殼(制)1兩,紫蘇莖葉1兩,半夏(制)1兩,麻黃(去節)3分,甘草(炒)半兩。
上銼散。
每用3錢,加生薑5片,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款冬花、五味子、茯苓、阿膠、白朮、川芎、人參、熟地黃、黃耆、紫菀、甘草、杏仁、肉桂等十四味中藥組成。其中,款冬花、五味子、茯苓、阿膠、白朮、川芎、人參、熟地黃、黃耆、紫菀、甘草、杏仁均有補益肺氣的功效;肉桂有溫肺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補益肺氣的作用,適合肺氣虛弱、喘急多倦的人群使用。但本方含有阿膠、熟地黃等滋膩之品,陰虛火旺、痰濕壅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肺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六。 組成:黃耆1兩,芍藥1兩半,半夏1兩1錢,人參半兩,甘草半兩。 主治:肺虛有熱。
平肺湯,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麻黃(去節)2兩,橘皮2兩,小麥1升。 主治:肺氣虛竭不足,乏氣,胸中乾,口中闢闢乾。
平肺湯,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人參1兩,五味子1兩,黃耆1兩,桂1兩,杏仁1兩,白茯苓1兩,麻黃2錢。 主治:平肺氣。主治:寒嗽。
平肺湯,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款冬花、五味子、白茯苓、阿膠、白朮、川芎、人參、熟地黃、黃耆、紫菀、甘草、杏仁、桂各等分。 主治:肺氣久虛,喘急多倦。
平肺湯, 出處:《女科百問》卷上。 組成:五味子、紫菀(洗去土)、陳皮(去白)、甘草(炙)、杏仁(泡、去皮尖)半夏(湯浸7次)、紫蘇子、桑白皮。 主治:婦人喘嗽。
平肺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 組成:黃耆1兩(銼),沉香半兩,紫菀(去土)2兩,人參2兩,紫蘇(去梗)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麸炒)1兩,橘皮(湯去白,焙)1兩。 主治:肺癰,氣逆喘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