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方劑「礬石釀酒」中使用白礬,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點特性:
一、殺菌消毒: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胃經,具有收斂止血、燥濕止癢、解毒殺菌之功效。其含有的明礬石成分,可有效抑制酒液中微生物的滋長,防止酒液變質,延長保存期限。
二、沉澱雜質: 白礬的化學成分主要為硫酸鋁鉀,在釀酒過程中,白礬會與酒液中的雜質反應,形成沉澱,使其沉降至底部,進而提高酒液的純度和透明度,改善酒質。
礬石釀酒方劑中包含石膏,主要是基於石膏與礬石的藥性相似,且石膏能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的功效。而礬石亦性寒,味酸澀,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二者皆能清熱解毒,且石膏性甘能緩和礬石的酸澀之味,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之效。
此外,石膏能幫助礬石更好地溶解於酒中,提高藥效的利用率。因此,石膏的加入既能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功效,又能提升藥物溶解度,使方劑療效更佳。
礬石釀酒方中加入代赭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鎮心安神: 代赭石性寒,味甘鹹,歸心、脾、胃經,具有鎮心安神、降逆止嘔之效。礬石釀酒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代赭石可助其鎮心安神,改善睡眠品質。
- 降逆止嘔: 代赭石亦能降逆止嘔,與礬石的收斂固澀之效相輔相成,共同緩解因胃氣上逆、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等症狀。
礬石釀酒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藥效: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殺蟲的功效。與礬石搭配,可以增強其收斂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特別適用於治療寒濕凝滯、痛經、腹痛等病症。
- 改善口感: 礬石性寒,味苦澀,口感較差。加入花椒可以緩解其苦澀味,使藥物更易入口,患者更容易接受。此外,花椒的辛香氣味,可以掩蓋礬石的異味,使藥物更加香醇。
方劑「礬石釀酒」中加入「遠志」,是利用其解鬱安神的功效,以緩解礬石所致的燥烈之性。
礬石性寒,味酸澀,入肝經,有收斂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但其性燥烈,易傷陰耗氣,故方中配伍遠志,以其甘溫性平,入心經,能安心寧神、開胸豁痰之性,平衡礬石的燥烈之性,避免其過度傷陰。同時,遠志還能增強心氣,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礬石的藥效發揮。
「礬石釀酒」方劑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味辛溫,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礬石性寒,入腎經,亦能除濕止瀉。二者配伍,能協同作用,有效化解濕痰,緩解因濕邪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脘腹脹滿等症狀。
- 降逆止嘔:半夏具降逆止嘔之效,能治療脾胃虛寒、濕濁阻滯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礬石則能收斂固澀,減緩嘔吐的發生。二者相配,可增強降逆止嘔的效果,緩解因脾胃不和所致的嘔吐。
方劑「礬石釀酒」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瀉下作用: 芒硝性寒,味苦鹹,具有瀉下通便之效。與礬石同用,可增強其瀉下之力,有助於治療便祕、積滯等病症。
- 緩解燥熱: 礬石性寒,味酸澀,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止瀉之效。而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軟堅散結之效。二者合用,可緩解因礬石燥熱而引起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加溫和。
「礬石釀酒」方劑中包含「玄參」的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玄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解酒毒,緩解飲酒後引起的口乾舌燥、頭昏腦脹等不適。
- 滋陰潤燥: 礬石釀酒多用於治療酒毒所致的陰虛內熱,而玄參能滋陰潤燥,與礬石的解毒作用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療效。
玄參在「礬石釀酒」方劑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在中藥方劑[礬石釀酒]中,麻黃被選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的功效。麻黃可以幫助發汗解表,對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咳嗽等問題有效。此外,麻黃還能幫助平喘,改善氣喘。
「礬石釀酒」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解毒散寒:礬石性寒,入肝經,能清熱解毒,但易傷脾胃,而防風性溫,入肺經,能散風寒,通鼻竅,二者合用,能起到解毒散寒,溫補脾胃的作用,避免礬石寒性過重,對身體造成損害。
- 協調藥性:礬石性燥,易傷津液,防風則能滋潤肺燥,協調礬石的燥性,使藥性更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提升藥效。
因此,在「礬石釀酒」方劑中加入防風,不僅可以改善藥性,更能提高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礬石釀酒」方劑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化痰: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開音、祛痰利咽的功效。礬石性寒,入肺經,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兩者合用,能有效宣通肺氣,化解痰濁,改善呼吸道疾病。
2. 提升藥效:桔梗能引導藥力下行,使礬石的寒涼之性更易到達病竈,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同時,桔梗還能調節礬石的毒性,使其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
方劑「礬石釀酒」中包含秦艽,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止痛: 秦艽味苦性寒,擅長祛風濕、止痺痛,而「礬石釀酒」旨在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秦艽可發揮其藥效,配合礬石等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清熱解毒: 秦艽除了祛風濕外,還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疼痛,同時也能減少礬石的毒性,提高方劑的安全性。
在中藥方劑[礬石釀酒]中,石南葉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石南葉可以幫助改善關節疼痛、風濕病等問題,對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效果。此外,石南葉還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
在中藥方劑[礬石釀酒]中,石葦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石葦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熱毒,對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問題有一定效果。此外,石葦還能幫助調節尿液排出,改善泌尿系統問題。
「礬石釀酒」方劑中加入黃連,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抑制酒中所含乙醇的毒性,減輕其對人體的傷害,避免酒醉後頭疼、噁心等不適症狀。
二、 收斂止瀉: 礬石釀酒常用於治療酒後腹瀉,而黃連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可緩解腸胃不適,有助於止瀉,使飲酒後腹瀉的症狀得到緩解。
中藥方劑「礬石釀酒」的組成中包含莽草,這是因為莽草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尤其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方面。莽草的主要成分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夠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於治療某些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莽草的清熱作用能夠幫助調理體內的陰陽平衡,從而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疲倦、頭痛等常見症狀有良好的緩解效果。在「礬石釀酒」的方劑中,莽草的加入不僅提高了整個方劑的療效,還能促進藥材的有效成分與酒精的融合,使得藥效得以更好地發揮。綜合這些因素,可以看出莽草在此方劑中的重要性,無疑為「礬石釀酒」的療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礬石釀酒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利用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可以緩解礬石的燥熱之性,避免其過度耗傷陰血,避免產生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
- 滋陰潤燥:生地黃可以滋陰潤燥,與礬石的收斂固澀作用相輔相成,可以更好地達到止瀉止血的效果,同時減輕藥物對腸胃的刺激。
菟蕬子,亦稱為菟絲子,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具有補腎固精、養肝明目的功效。在礬石釀酒的方劑中加入菟蕬子,主要是因為其豐富的藥理特性,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菟蕬子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氨基酸和皁苷,這些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並有助於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
此外,菟蕬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幫助消除由於飲酒過量所引發的燥熱症狀,並緩解肝臟的負擔。在釀酒的過程中,菟蕬子的加入不僅能提升酒品的營養價值,還能有效調和酒中的成分,使其更具保健功能。因此,在礬石釀酒的配方中,菟蕬子無疑是一種重要的藥材,其作用不容小覷。
礬石釀酒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緩和藥性: 礬石性寒,味酸澀,具收斂止血之效,但若單獨使用,容易損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能補脾益氣,緩和礬石寒性,減輕其對脾胃的刺激。
二、調和藥性: 礬石與酒釀制,會產生較強的刺激性,容易造成口乾舌燥。甘草味甘,能生津止渴,調和酒釀的燥熱,使藥效更為平和。
「礬石釀酒」方劑中包含「白石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白石英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可與礬石的收斂止血作用相輔相成,加強止血效果,並降低藥物毒性。
- 輔助礬石收斂,增強藥效: 白石英的收斂作用較弱,但其加入方劑後,可與礬石產生協同作用,增強收斂效果,並減少礬石對胃腸的刺激,提高藥效安全性。
因此,白石英作為輔料加入「礬石釀酒」方劑中,有助於增強藥效並降低副作用。
「礬石釀酒」方劑中添加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毒緩和: 礬石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燥濕、解毒等功效,但容易傷胃。杏仁性溫,味苦甘,入肺、大腸經,可潤肺止咳、降氣化痰,同時也有解毒作用,可緩解礬石對胃的刺激。
- 增強療效: 杏仁含苦杏仁苷,水解後生成氫氰酸,具有止咳平喘、化痰利氣的功效,與礬石的收斂解毒作用相輔相成,可提高整體療效,治療一些呼吸系統疾病。
主治功效
礬石釀酒:中醫方劑詳解
藥方主治功效
- 中文:痲瘋病
- 白話文:痲瘋病
中藥方劑組成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杏仁:味甘平,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平喘、滑腸通便的作用。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代赭石:性平味甘、澀,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如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 生地黃: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石葦:具有止血、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清熱涼血、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等多重功效。
- 菟蕬子:具有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等功效。
-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礬石釀酒」,主要成分是:白礬,石膏,代赭石,花椒,遠志,半夏,芒硝,玄參,麻黃,防風,桔梗,秦艽,石南葉,石葦,黃連,莽草,生地黃,菟蕬子,甘草,白石英,杏仁,主治功效是痲瘋病。
傳統服藥法
礬石(燒)1兩,石膏1兩,代赭1兩,恆山蜀椒(去目及閉口者,汗)1兩,遠志(去皮)1兩,狼毒1兩,半夏(洗)1兩,芒消1兩,礜石(煉)1兩,玄參1兩,麻黃(去節)1兩,防風1兩,桔梗1兩,秦艽1兩,石南1兩,石韋(去毛)1兩,黃連1兩,莽草1兩,乾地黃1兩,凝水石1兩,菟絲子1兩,甘草(炙)1兩,白石英1兩半,杏仁20枚(去皮尖,熬)。
服百日面白如桃李色,耳目聰明,邪氣蕩除,去魂還復。
上藥治下篩,盛韋囊中,以時曲三斤,米三斗作酒,酒熟,合藥封之,冬十日、春七日、夏三日、 秋五日,出藥去滓。
每服酒如1雞子,酒勢盡,復進之,1日2次,所治無有不愈,10日知,30日愈。
服藥當齋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但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礬石釀酒, 出處:《千金翼》卷二十一。 組成:礬石(燒)1兩,石膏1兩,代赭1兩,恆山蜀椒(去目及閉口者,汗)1兩,遠志(去皮)1兩,狼毒1兩,半夏(洗)1兩,芒消1兩,礜石(煉)1兩,玄參1兩,麻黃(去節)1兩,防風1兩,桔梗1兩,秦艽1兩,石南1兩,石韋(去毛)1兩,黃連1兩,莽草1兩,乾地黃1兩,凝水石1兩,菟絲子1兩,甘草(炙)1兩,白石英1兩半,杏仁20枚(去皮尖,熬)。 主治:服百日面白如桃李色,耳目聰明,邪氣蕩除,去魂還復。主治:癩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