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膈散
TONG G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通膈散中包含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破氣散結的作用。通膈散主治胸膈滿悶、氣滯不舒,枳殼可疏通肝氣鬱結,緩解胸膈之氣,使氣機通暢。
- 降逆止嘔:枳殼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適用於胃氣上逆、嘔吐反胃等症狀。通膈散中加入枳殼,可輔助緩解因氣機阻滯、胃氣上逆而引起的嘔吐症狀。
綜上所述,枳殼在通膈散中發揮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通膈散中加入肉桂,主要源於其溫陽化寒、行氣止痛之功效。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能溫陽散寒,助陽氣生髮,並可溫經通絡,改善寒凝氣滯所致的胸痛、腹痛、肢體麻木等症。此外,肉桂還有溫脾胃、助消化、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寒、氣機不暢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
因此,通膈散中加入肉桂,可溫陽化寒、行氣止痛,改善寒凝氣滯所致的胸悶、氣短、咳嗽等症狀,達到通暢氣機、改善呼吸的功效。
通膈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通膈散方中多用辛溫燥烈之品,如麻黃、杏仁等,容易傷及脾胃。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保護脾胃的作用,使藥性平和,避免燥烈之品傷及脾胃。
- 增強藥效: 甘草本身具備止咳化痰、緩解氣喘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止咳平喘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甘草還具有補氣健脾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患者抵抗力,加速康復。
通膈散中包含神麴,主要原因在於其消食化積、理氣寬中的功效。
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具有消食導滯、健脾和胃的作用。通膈散作為治療胸膈痞滿、氣機阻滯的方劑,神麴的加入有助於消解積滯,使氣機通暢,進而達到理氣寬胸、和胃降逆的效果。同時,神麴也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食積不消導致的胸悶氣短等症狀。
通膈散中包含訶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 訶子味酸甘,性涼,入肺、大腸經,具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通膈散主治肺熱咳嗽、痰多氣喘,訶子可潤燥化痰,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並促進痰液排出。
- 收斂止瀉: 訶子同時也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通膈散中加入訶子,可緩解部分患者因肺熱下傳腸胃,導致的腹瀉症狀。
通膈散中含有白朮,主要因其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
白朮味甘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健脾益氣,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燥濕利水,則有助於去除體內濕邪,改善水腫、腹脹等症狀。通膈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虛、痰濕阻滯所致的胸悶、咳嗽、氣喘等症。白朮的加入,既能增強脾胃功能,又能化痰利水,從而達到通暢氣道、改善呼吸的目的。
通膈散中加入橘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理氣寬胸: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行氣解鬱、寬胸散結的功效。通膈散旨在治療胸膈痞悶、氣機阻滯等症狀,橘皮可疏通胸中鬱氣,解除胸膈之阻,使氣機暢達,達到寬胸理氣之效。
2. 和胃降逆: 橘皮亦能和胃降逆,對於脾胃氣逆、嘔吐呃逆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通膈散所治療的胸膈痞悶,往往與脾胃氣機不暢有關,橘皮的加入,有助於調和脾胃,降逆止嘔,進一步改善胸膈之症。
通膈散中加入赤茯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化痰止咳: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經。其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能改善脾胃濕阻,利水滲濕,化痰止咳。通膈散主要針對胸膈痞滿、痰多咳嗽、胸悶氣短等症,赤茯苓的健脾利濕作用能幫助化解痰濕,促進呼吸通暢。
- 利水滲濕,通暢氣機: 赤茯苓還具有利水滲濕、通暢氣機的作用。胸膈痞滿往往與水濕停滯、氣機阻滯有關,赤茯苓能利水滲濕,排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使氣機流通,改善胸悶氣短的症狀。
通膈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益氣補脾,扶正祛邪: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之效。通膈散主要用於治療氣虛痰阻所致的胸悶氣短、咳嗽痰多等症狀。人參可補益肺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幫助患者祛除病邪,恢復正氣。
- 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 通膈散中包含多味藥材,如半夏、茯苓、桔梗等,這些藥物多具有化痰止咳、理氣止痛的作用。人參與這些藥物配伍使用,可以加強補益作用,使藥效更加協調,提高療效。
通膈散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破氣消積:三稜味辛、苦,性溫,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通膈散主治胸膈痞滿、氣滯血瘀等症,三稜的破氣消積之性,能幫助疏通氣機,解除胸膈之阻,從而緩解胸悶、腹脹等症狀。
- 活血化瘀:三稜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通膈散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伍使用,協同作用,更能有效地解決氣滯血瘀導致的胸痛、心悸等症狀。
通膈散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化痰止咳: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通膈散用於治療寒邪客肺、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而乾薑可溫肺散寒,化痰止咳,有助於緩解寒邪對肺部的影響。
- 扶正祛邪,增強療效:乾薑具有溫補脾胃、助陽氣的作用,可以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抵抗力,進一步促進肺氣宣降,痰液排出,從而達到扶正祛邪,增強治療效果的目的。
通膈散中加入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胃、化濕濁: 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化濕的功效。通膈散多用於治療寒濕阻滯、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膈滿悶、嘔吐、腹脹等症狀,草荳蔻可溫脾胃、化濕濁,有助於改善胸膈氣機阻滯,促進氣機運行。
- 芳香開竅: 草荳蔻辛香芳烈,能開竅醒脾,並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慾。通膈散中加入草荳蔻,除了溫化寒濕,也能芳香開竅,使胸膈氣機舒暢,進而改善患者的食慾不振、胸悶等症狀。
通膈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積化滯:檳榔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化滯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導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滿、食積不化等症狀,檳榔能促進消化,排除積滯,改善胸膈氣機阻滯。
- 降逆止嘔:檳榔能降逆氣,止嘔逆。對於因胃氣上逆導致的呃逆、嘔吐、反胃等症狀,檳榔能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協同治療胸膈痞悶、氣逆上衝的病症。
通膈散中包含五味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的作用。通膈散旨在治療肺氣鬱結、痰濁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五味子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 固腎氣:五味子還具有固腎氣、益精的作用。通膈散方中常會加入一些補腎藥物,如山藥、茯苓等,五味子的加入可以增強補腎效果,並進一步調節肺腎之間的平衡,達到治本之效。
通膈散方劑中包含厚朴,主要是因為其行氣寬胸、燥濕化痰的功效。厚朴味辛、苦,性溫,歸肺、脾、胃經。其氣味芳香,能疏肝理氣,寬胸散結,對於胸悶、氣喘、痰多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同時,厚朴還能燥濕化痰,對於寒濕痰阻所致的胸悶、咳嗽等病症也有效。在通膈散中,厚朴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可以起到通暢氣機、化解痰濁、宣肺利氣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胸悶氣短、咳嗽痰多等疾病的效果。
通膈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是為了其 辛溫發散 的功效。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 散寒解表、化痰止咳、和胃止嘔 的作用。
在通膈散中,生薑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起到 溫肺化痰、宣肺解表 的效果,對於寒邪客肺、痰濁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生薑還有 溫胃止嘔 的功效,可以緩解因寒邪客肺引起的嘔吐。
通膈散方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功,能有效祛除痰濁,利於通暢氣道,改善呼吸不暢、胸悶氣短等症狀。通膈散主治痰濁阻滯,氣機不利,故以半夏化痰開膈,解除痰濁對氣道的阻塞。
- 降逆止嘔:半夏具降逆止嘔之效,可治療痰阻氣道導致的嘔吐,配合其他藥物,能有效緩解患者因痰阻氣道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總而言之,半夏在通膈散中起到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有助於疏通氣道,改善痰濁阻塞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通膈散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解鬱: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行氣解鬱、燥濕止瀉、消食化積之功效。通膈散主治胸膈滿悶、氣機阻滯,木香能疏通氣機,解除鬱結,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胸膈舒暢的目的。
- 燥濕化痰: 木香兼具燥濕化痰之效。本方常用於痰濕阻滯,胸膈滿悶者,木香能燥濕化痰,使痰液消散,解除胸膈之阻,達到通暢氣機的目的。
綜上所述,木香在通膈散方中,起到了行氣解鬱、燥濕化痰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胸膈滿悶、氣機阻滯等症狀。
通膈散中包含鬱李仁,主要原因如下:
- 潤腸通便: 鬱李仁性味甘平,入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能緩解因腸道燥熱引起的便祕,促進排便,有助於改善胸膈滿悶之症狀。
- 化痰止咳: 通膈散主要治療胸膈滿悶,痰多咳嗽等症狀,鬱李仁能潤肺化痰,有助於稀釋痰液,利於咳出,減輕呼吸道阻塞,達到止咳的效果。
主治功效
通膈散
組成:枳殼,肉桂,甘草,神麴,訶子,白朮,橘皮,赤茯苓,人參,三稜,乾薑,草荳蔻,檳榔,五味子,厚朴,生薑,半夏,木香,鬱李仁
主治:本方證屬膈氣,表現為胸脅脹滿,不得臥息,飲食減少,或嘔吐吞酸,或腹痛泄瀉,或時發寒熱,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或弦數。主要用於治療木膈氣、火膈氣、土膈氣、金膈氣、水膈氣。
- 木膈氣:表現為腹脹、疼痛、噯氣,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嘔吐。
- 火膈氣:表現為口渴、煩躁、小便赤黃,嚴重時還可能出現便祕。
- 土膈氣:表現為腹脹、大便溏瀉,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腹痛。
- 金膈氣:表現為腹痛、瀉下,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嘔吐。
- 水膈氣:表現為腹脹、水腫,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呼吸困難。
方劑組成介紹: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草荳蔻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訶子性酸澀,微寒,入脾、肺、肝、大腸經,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神麴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鬱李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通膈散 」,主要成分是:枳殼,肉桂,甘草,神麴,訶子,白朮,橘皮,赤茯苓,人參,三稜,乾薑,草荳蔻,檳榔,五味子,厚朴,生薑,半夏,木香,鬱李仁。主治功效是:木膈氣、火膈氣、土膈氣、金膈氣、水膈氣。
傳統服藥法
蓬莪朮、延胡索、北芍藥、當歸、川芎、甘草、丹皮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2錢,薑、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通膈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膈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 組成:蓬莪朮、延胡索、北芍藥、當歸、川芎、甘草、丹皮等分。 主治:婦人心腹刺痛,寒熱往來。
通膈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組成:枳殼(去瓤,麸炒)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銼)1兩,陳曲(炒)1兩,訶黎勒皮1兩,白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人參1兩,京三棱(煨,銼)1兩,乾薑(炮)1兩,草豆蔻(去皮)1兩,檳榔(半生半熟)1兩,五味子(炒)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夏(湯洗,用生薑同搗如泥,攤在新瓦上,用文武火煿令黃色)1兩,木香1兩,鬱李仁(湯浸,退皮,麸炒黃)1兩。 主治:五種膈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