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順散

SHI SHU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9%
肺經 16%
肝經 11%
心經 10%
腎經 6%
大腸經 6%
膽經 4%
三焦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十順散

十順散是由檳榔、青皮、人蔘、木香、訶子、白朮、茯苓、三稜、肉桂、神麴、甘草、乾薑、枳殼、厚朴、生薑組成。它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健脾胃、止嘔止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胸悶、腹脹、食慾不振、嘔吐腹瀉、脾胃虛寒、氣滯血瘀等症狀。

組成成分介紹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青皮: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人蔘: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等功效。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訶子: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三稜: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功效。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神麴: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生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十順散」,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健脾胃、止嘔止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的功效。主治10種隔膜氣滯,胸悶,食物停滯不暢,食慾減退,逐漸成為嚴重的病症。主要用於治療胸悶、腹脹、食慾不振、嘔吐腹瀉、脾胃虛寒、氣滯血瘀等症狀。十順散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傳統中藥方劑,在臨牀上廣泛應用。

傳統服藥法


檳榔(半生半煨)1兩,青皮(去白瓤)1兩,人參1兩,木香(煨)1兩,訶子(炮,去核)1兩,白朮(炒)1兩,白茯苓1兩,京三稜1兩,肉桂(去粗皮)1兩,神曲(炒令微黃)1兩,甘草(炙)1兩,乾薑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炙三次)1兩。
上為末。
每服1-2錢,水1鐘,加鹽1捻,煎至7分,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 檳榔:有行氣消痞、止痛的功效。
  • 青皮:有行氣消脹、止痛的功效。
  • 木香:有行氣止痛、散結的功效。
  • 訶子:有行氣消脹、止痛的功效。
  • 白朮: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茯苓: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 三稜:有行氣破結、消腫止痛的功效。
  • 肉桂:有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 神麴:有行氣消食、和胃止痛的功效。
  • 甘草: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功效。
  • 乾薑: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
  • 枳殼:有行氣破結、消痰利水的功效。
  • 厚朴: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
  • 生薑: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噯氣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十順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引《衛生家寶》。 組成:檳榔(半生半煨)1兩,青皮(去白瓤)1兩,人參1兩,木香(煨)1兩,訶子(炮,去核)1兩,白朮(炒)1兩,白茯苓1兩,京三棱1兩,肉桂(去粗皮)1兩,神曲(炒令微黃)1兩,甘草(炙)1兩,乾薑1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厚朴(去粗皮,薑汁塗炙3次)1兩。 主治:10種膈氣,心胸痞悶,噎塞不通,飲食減少,漸成惡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