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煮散

HUI XIANG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肝經 15%
肺經 14%
胃經 13%
心經 10%
腎經 8%
大腸經 6%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茴香煮散」

中藥方劑「茴香煮散」,主要成分包括茴香、木香、白芍、神麴、厚朴、生薑、枳殼、肉桂、橘皮、乾薑、人參、茯苓、三稜、生地黃等14種中藥材,具有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主治突然發生的疝氣,會造成少腹疼痛。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茴香煮散」具有溫暖身體、疏通氣血、止痛、健胃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會造成少腹疼痛。

傳統服藥法


茴香子(炒)半兩,木香半兩,芍藥半兩,陳曲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乾薑(炮裂)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京三稜(煨)半兩,生乾地黃(焙)3分。
上為細散。
每服3錢匕,水1盞,加蔥白2寸,鹽少許,煎至7分,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茴香具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是本方的主要成分。木香、白芍、神麴、厚朴、生薑、枳殼、肉桂、橘皮、乾薑、人參、茯苓、三稜、生地黃等藥物均具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可以協助茴香發揮其治療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茴香煮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組成:茴香子(炒)半兩,木香半兩,芍藥半兩,陳曲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枳殼(去瓤,麸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乾薑(炮裂)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京三棱(煨)半兩,生乾地黃(焙)3分。 主治:卒疝,攻少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