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損膏藥
FENG SUN GAO Y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窮鄉便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風損膏藥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血養血的功效。風損多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而當歸可溫經活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補益氣血,促進癒合:風損損傷經絡,導致氣血不足,而當歸有補血養血之效,可以滋養經絡,促進傷口癒合。
風損膏藥中使用烏頭,主要原因為其祛風散寒,止痛之效。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腎經,能驅散外邪風寒,並能止痛。風損多因風寒侵襲經絡所致,出現肢體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狀。烏頭可以溫經散寒,疏通經絡,從而緩解疼痛。
此外,烏頭還有活血化瘀之效,對於因風寒所致的瘀血阻滯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然而,烏頭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並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藥物中毒。
風損膏藥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風損多伴隨氣血瘀滯,導致局部疼痛、麻木等。枳殼性苦辛,味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氣血瘀阻,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 消腫散結,活血化瘀: 風損膏藥常應用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病症,枳殼亦有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局部腫脹、淤血,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勢恢復。
因此,枳殼在風損膏藥中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多重作用,是治療風損病症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風損膏藥中加入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烏梢蛇性溫,味甘,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痺痛的功效。風損膏藥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而烏梢蛇的藥性可以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活血通絡:烏梢蛇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進一步緩解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在風損膏藥中加入烏梢蛇,可以有效地祛風止痛,活血通絡,達到治療目的。
「風損膏藥」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舒筋活絡,散瘀消腫: 木瓜性溫,具有舒筋活絡、散瘀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腫脹。
- 消食健胃,補脾益氣: 木瓜富含蛋白酶,能幫助消化吸收,亦有補脾益氣之效。風損多伴有氣血不足,木瓜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
綜上所述,木瓜在「風損膏藥」中發揮著舒筋活絡、消食健胃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風損引起的各種症狀。
風損膏藥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疏風散寒的功效。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能清利頭目,疏散風邪。
風損多由風寒外邪侵襲所致,患者常伴有頭風痛、肢體痠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薄荷可驅散寒邪,疏通經絡,緩解頭痛、鼻塞等症狀,從而達到治療風損的目的。此外,薄荷還有止癢消炎作用,可緩解因風損引起的皮膚瘙癢。
「風損膏藥」中加入「白僵蠶」的用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祛風止癢: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風散寒、止癢消腫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疹、濕疹等症狀,白僵蠶能有效緩解。
- 活血化瘀:白僵蠶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受損組織的修復。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皮膚瘀血、腫痛,白僵蠶可以幫助消腫止痛。
綜上所述,白僵蠶在「風損膏藥」中能起到祛風止癢、活血化瘀的作用,使其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病。
風損膏藥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其疏風散熱、止癢止痛的功效。
蟬蛻為蟬羽化後遺留下的蛻殼,性寒、味甘,入肺經。其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作用,可治療風熱之邪引起的皮膚病,如風疹、濕疹、蕁麻疹等。
此外,蟬蛻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將蟬蛻加入風損膏藥中,可發揮其疏風散熱、止癢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風損病症的目的。
風損膏藥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其兩方面的功效:
1. 祛風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風損多因風寒濕邪入侵經絡,導致經絡不通,疼痛麻木。白芷能驅散風寒,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有效治療風損所致的疼痛。
2. 活血化瘀:白芷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風損常伴隨氣血瘀滯,白芷能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有助於消除炎症,改善局部循環,加速康復。
總而言之,白芷在風損膏藥中發揮著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有效改善風損症狀,促進康復。
風損膏藥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止痛: 木鱉子性溫,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風損常伴隨局部疼痛、腫脹,而木鱉子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 祛風散寒: 木鱉子亦具有一定的祛風散寒作用,能驅散外邪,緩解因風寒入侵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風損膏藥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木鱉子可加強其祛風散寒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風損膏藥中加入海桐皮,主要是利用其祛風止痛、散瘀消腫的藥性。
海桐皮味苦、性平,入肝經。其藥理作用包括:
- 祛風止痛: 可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
- 散瘀消腫: 能夠消散瘀血,減輕腫脹。
風損膏藥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而海桐皮的藥性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風損膏藥」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益肝腎,固本培元: 何首烏性微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烏髮黑髮、滋陰潤燥等功效。風損常傷及筋骨,導致腰膝酸軟、頭髮早白等症狀,何首烏可補益肝腎,固本培元,改善風損引起的各種症狀。
二、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何首烏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緩解疼痛,有助於消除風損引起的炎症和腫脹。
風損膏藥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如肩頸疼痛、腰腿痠痛等。
- 通絡散寒: 川芎能疏通經絡,散寒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驅散風寒濕邪,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川芎的加入可起到活血止痛、通絡散寒的雙重作用,使風損膏藥療效更佳。
風損膏藥中包含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效果。風損膏藥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疼痛,而防己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症狀。
2. 利水消腫: 防己也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腫作用,能幫助排除體內積聚的溼氣,減輕關節腫脹。風損膏藥常用於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關節疼痛和腫脹,防己的利水消腫功效能夠協同其他藥材,改善患者的病症。
風損膏藥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赤芍味苦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之效。風損常伴隨瘀血阻滯,導致疼痛腫脹,赤芍可有效疏通經絡,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赤芍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散熱解毒,清涼血分,對於風損引起的發熱、紅腫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同時,赤芍具有涼血止血功效,可止血消腫,減少因風損引起的出血情況。
風損膏藥中加入麻黃,是基於其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宣肺通竅、平喘止咳的作用。風損膏藥主要用於治療因風寒侵襲導致的各種病症,如風寒感冒、風寒頭痛、風寒痹痛等。麻黃在方劑中起著發散風寒、解表驅邪的作用,能使外邪從肌膚毛孔排出,達到治療風損的目的。同時,麻黃還能宣肺通竅,暢通氣道,改善呼吸道症狀。因此,麻黃是風損膏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風損膏藥」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祛風散寒: 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風損常伴隨寒邪侵襲,防風可驅散風寒,緩解疼痛和瘙癢,達到治療風損的目的。
- 疏通經絡: 防風能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受損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恢復。
因此,防風在「風損膏藥」中起到祛風散寒、疏通經絡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損引起的疼痛、瘙癢等症狀。
風損膏藥中加入羌活,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祛風散寒:羌活味辛性溫,具有祛風散寒、通痺止痛之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侵襲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對風損膏藥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有重要作用。
- 通經活絡:羌活入肝經、膀胱經,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有助於緩解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提升膏藥的整體療效。
風損膏藥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祛風止痛: 獨活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效果。風損膏藥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獨活可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活血通絡: 獨活兼具活血通絡的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進一步減輕疼痛。
因此,獨活是風損膏藥中重要的藥材,其祛風止痛、活血通絡的功效能有效改善風損所致的疼痛症狀,促進康復。
風損膏藥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散寒止痛: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功效。風損膏藥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疼痛,而蒼朮能有效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燥濕止癢:蒼朮還能燥濕止癢,對於風濕所引起的皮膚瘙癢也有輔助治療作用。風損膏藥中加入蒼朮,有助於改善皮膚症狀,減輕患者痛苦。
「風損膏藥」中加入「五加皮」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益肝腎,祛風止痛: 五加皮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祛風止痛之效。風損多因風寒濕邪侵襲筋骨而致,五加皮可溫經散寒,補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風損病症。
二、 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滲透: 五加皮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加速藥物成分的滲透,使藥力更易直達病竈,提高膏藥的療效。
主治功效
- 中藥方劑名稱:風損膏藥
- 主治功效:風濕骨痛
- 組成藥材介紹: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蟬蛻: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海桐皮:驅蟲殺蟲、祛風除濕、溫筋活血、止痛、活血化瘀、化腐生肌、通經絡、散血
-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五加皮: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 木鱉子:清熱解毒、解毒、利水滲濕、化腐生肌、利水消腫
- 總結:
中藥方劑「風損膏藥」主要成分是當歸、烏頭、枳殼、烏梢蛇、木瓜、薄荷、白僵蠶、蟬蛻、白芷、木鱉子、海桐皮、何首烏、川芎、防己、赤芍、麻黃、防風、羌活、獨活、蒼朮、五加皮,主治功效是風濕骨痛。該方劑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之功效,常應用於治療風濕骨痛等風寒濕痹證。
傳統服藥法
當歸2兩,川烏2兩,草烏2兩,枳殼2兩,烏梢蛇2兩,宣木瓜2兩,薄荷2兩,僵蠶2兩,蟬蛻2兩,白芷2兩,木鱉子2兩,海桐皮2兩,何首烏3兩,大川芎3兩,漢防己3兩,赤芍藥3兩,麻黃3兩,防風3兩,羌活3兩,獨活3兩,蒼朮3兩,五加皮4兩。
用清油23斤,同前藥煎枯,濾過去滓,先下陀僧10斤,後下松香11斤,內用薑1斤、蔥1斤搗爛,共煮松香,用腳盆1雙注水半盆,粗布濾淨松香,入膏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風損膏藥, 出處:《窮鄉便方》。 組成:當歸2兩,川烏2兩,草烏2兩,枳殼2兩,烏梢蛇2兩,宣木瓜2兩,薄荷2兩,僵蠶2兩,蟬蛻2兩,白芷2兩,木鱉子2兩,海桐皮2兩,何首烏3兩,大川芎3兩,漢防己3兩,赤芍藥3兩,麻黃3兩,防風3兩,羌活3兩,獨活3兩,蒼朮3兩,五加皮4兩。 主治:風損骨節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