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膏

保安膏

BAO 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7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5%
腎經 10%
膀胱經 8%
胃經 6%
膽經 5%
心包經 1%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保安膏是一種傳統中藥外用方劑,其中包含烏頭。烏頭具有重要的藥理特性,其主要成分為烏頭鹼,這是一種生物鹼,具有強烈的麻醉作用和解痙作用。在保安膏中,烏頭的加入主要是針對疼痛管理,其能夠有效緩解肌肉或關節的疼痛症狀,並且對於風濕、關節炎等病症有輔助療效。

然而,烏頭的毒性也不可忽視,因此在使用時需特別謹慎。其在方劑中的用量和使用方式需要嚴格控制,以確保安全有效。烏頭的特性使得保安膏不僅能外用於疼痛部位,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進一步提高療效。總體而言,烏頭的使用是基於其強效的鎮痛和解痙效果,但同時也需考量其潛在的副作用,需在專業指導下使用。

保安膏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蒼朮性溫燥,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保安膏常用於治療溼疹、皮炎等皮膚病,蒼朮能夠有效去除皮膚表面的溼氣,緩解瘙癢症狀。
  2. 祛風止痛:蒼朮還具有一定的祛風止痛作用,可以緩解由風寒引起的皮膚疼痛和瘙癢。保安膏中加入蒼朮,可以增強其祛風止痛效果,使治療更全面。

保安膏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保安膏作為治療皮膚病的膏藥,羌活可有效驅散外感風寒,緩解皮膚因風寒引起的疼痛、瘙癢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羌活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皮膚病的修復和癒合。

因此,保安膏中加入羌活,能有效地發揮其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治療皮膚病起到積極作用。

保安膏中加入川芎,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保安膏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川芎的活血止痛作用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2. 疏散風寒: 川芎亦有疏散風寒的功效。保安膏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防風、羌活等,共同發揮疏散風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保安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循環: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潤燥滑腸的功效。保安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當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加速瘀血消散,減輕腫痛。
  2. 滋養筋骨,促進癒合:當歸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滑腸的作用,可以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保安膏中加入當歸,可以幫助修復受損的組織,促進筋骨癒合,減輕疼痛,加快康復。

保安膏方劑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抗菌消炎,促進傷口癒合: 白芷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傷口處細菌感染,促進傷口癒合。保安膏通常用於治療皮膚外傷、燒傷、燙傷等,白芷的抗菌消炎功效能有效預防感染,加速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白芷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周圍組織的修復。保安膏中的白芷,可以緩解傷口疼痛,消散瘀血,幫助傷口更快癒合。

保安膏方劑中,添加麻黃的原因主要有二:

  1. 解表散寒: 麻黃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宣肺通竅的功效。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麻黃可以通過發汗散寒,達到解表通竅的作用,進而緩解病症。
  2. 消腫止痛: 麻黃亦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局部瘀血,減輕疼痛。對於外傷或炎症引起的腫痛,麻黃可以起到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

因此,保安膏中添加麻黃,可以起到解表散寒、消腫止痛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治療外感風寒、外傷腫痛等病症。

保安膏中添加防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保安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防風的祛風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症狀。
  2. 止癢消腫: 防風還具有止癢消腫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保安膏中常用於治療皮膚病,例如溼疹、皮炎等,防風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其消炎止癢效果。

保安膏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溫經散寒止痛功效。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保安膏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病症,而細辛的溫經散寒作用能驅散寒邪,溫通經絡,緩解疼痛;其止痛作用則能直接緩解肌肉筋骨疼痛,起到溫通經絡、止痛消腫的效果。

因此,保安膏中加入細辛,能有效改善病症,達到溫經止痛的目的。

保安膏中加入荊芥,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風解表: 荊芥性辛溫,具有散風解表之效,可驅散外感風寒,緩解感冒初期症狀,如鼻塞、流涕、頭疼等。這與保安膏主要功能之一,即治療外感風寒,相輔相成。
  2. 止癢消腫: 荊芥亦具止癢消腫之效,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濕疹等。保安膏常用於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荊芥的加入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皮膚癒合。

保安膏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滋補肝腎、烏髮黑髮:何首烏性味甘苦微溫,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養血生精、烏髮黑髮的功效。保安膏主要針對頭髮早白、脫髮等問題,而何首烏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起到強健髮根、促進頭髮生長的功效。
  2. 抗衰老、延緩衰老:何首烏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可以延緩衰老過程,保持身體健康。保安膏不僅針對頭髮問題,也關注整體健康,而何首烏的抗衰老作用可以為身體提供額外的保護。

保安膏中添加全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通絡止痛: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疼痛、麻木、痺痛等症狀,全蠍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祛風止痙: 全蠍能祛風止痙,對於因風邪入侵導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因此,保安膏中加入全蠍,旨在通過其通絡止痛和祛風止痙的功效,治療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疼痛、麻木、痺痛、抽搐等症狀。

保安膏中包含天麻,主要是利用其平肝熄風的功效。

天麻性平,味甘,歸肝經,具有祛風止痙、平肝潛陽的功效。對於因肝風內動引起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天麻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保安膏作為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的藥物,其疼痛往往與肝風內動有關,因此加入天麻,可緩解疼痛、促進康復,進一步提高藥效。

保安膏中加入藁本,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止痛: 藁本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保安膏多用於治療外傷引起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骨折等,藁本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
  2. 活血化瘀: 藁本亦具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清除淤血,促進傷口癒合。保安膏中的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與藁本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保安膏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 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燥烈或寒涼的作用。保安膏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或寒涼的藥物,加入甘草可以避免藥性過於猛烈,減少刺激性。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抗炎等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強整體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保安膏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 薄荷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保安膏多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皮膚炎症等,薄荷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止癢止痛: 薄荷中含有揮發油,具有清涼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保安膏多用於治療蚊蟲叮咬、皮膚瘙癢等症狀,薄荷的清涼止癢功效可有效緩解不適,帶來舒緩舒適感。

保安膏中包含雄黃,主要源於其殺菌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雄黃性溫,具有解毒殺蟲之效,可有效抑制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對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有顯著療效。此外,雄黃還可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外傷、燒傷等症狀,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因此,保安膏中加入雄黃,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其藥物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保安膏中加入硃砂,主要是利用其鎮心安神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等作用。古代醫家認為,心為神之主,心神不安則易出現驚悸、失眠、心煩意亂等症狀。而硃砂可以鎮定心神,消除煩躁,改善睡眠質量,因此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心神不寧的疾病。

此外,硃砂還有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一些由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在保安膏中,硃砂可以起到鎮靜皮膚、消炎止癢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皮膚疾病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保安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保安膏的主治範疇集中於「外傷與風邪所致之痛症」,具體包括:

  1. 諸風疼痛:指因風邪侵襲關節、經絡引起的遊走性疼痛,或風寒濕痹證。
  2. 破傷角弓反張:破傷風引起的肌肉痙攣、背脊反折(角弓反張),屬風毒內攻之證。
  3. 蛇犬金刃傷出血:毒蛇咬傷、犬咬傷、金屬利刃創傷伴隨出血,具止血解毒之效。

此方以「外敷膏藥」形式應用,透過局部滲透發揮活血、止痛、解毒、生肌作用,符合中醫外治法「內病外治」與「急則治標」的思路。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為核心

  • 乳香、沒藥:活血定痛、消腫生肌,為外傷瘀血疼痛要藥。
  • 當歸、赤芍、白芍
    • 當歸補血活血,赤芍涼血散瘀,白芍斂陰柔肝,三者調和營血,緩解筋脈拘急(如角弓反張)。
  • 白芨末:收斂止血、消腫生肌,針對金刃傷出血與創面修復。

2. 祛風通絡、解毒散結

  • 木鱉子:有毒,但外用可散結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蛇犬毒傷與癰瘡。
  • 柳枝、桃枝
    • 柳枝祛風濕、利關節,桃枝活血通絡,二者均含揮發性成分,助藥力滲透。
  • 木香、沉香
    • 行氣止痛,氣行則血行,強化活血效能;沉香另能溫通經脈,緩解風寒濕痹。

3. 基質與賦形作用

  • 香油(芝麻油)、黃丹(鉛丹)
    • 香油潤膚解毒,為傳統膏藥基質;黃丹解毒生肌,與油高溫化合後形成膏體,具封固藥效、緩釋作用。

4. 製法邏輯

  • 先浸後煎:藥材以香油浸泡後緩煎,有效成分溶出(如當歸揮發油、白芷素)。
  • 黃丹收膏:高溫下鉛丹與油形成絡合物,黏稠度提升,確保藥效持久附著傷處。
  • 去火毒:成品置水中三日,減輕鉛丹與燥烈藥性對皮膚的刺激。

綜合評價

保安膏的設計體現「標本兼顧」思想:

  • 治標:止血、鎮痛、解痙(如破傷風痙攣)。
  • 治本:活血通絡、祛風解毒,改善氣血瘀滯與風邪內伏的病機。
    尤其適用於外傷合併風邪侵襲(如感染性創傷、風濕痹痛),透過外敷直達病所,避免內服藥的毒性風險(如木鱉子)。

(注:此分析基於古籍記載,現代應用需進一步科學驗證。)

傳統服藥法


香油3斤,木香半兩,木鱉子2兩,當歸1兩,赤芍藥2兩,白芍藥3兩,白芨末10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黃丹8兩,柳枝25根,桃技14根(各長2寸半),沈香1錢半。
上藥各銼碎,除乳、沒、黃丹外,用香油三斤浸煎,試白芷黃色為度,去藥滓,將油再熬沸,下黃丹,柳枝急攪,滴油水中不散,看老嫩,下乳香、沒藥,再試,傾入水中出火毒三日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保安膏外用,不可內服。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扁桃腺炎牛皮癬癤和癰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背部膿瘡四肢抽搐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保安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五引《全嬰方》。 組成:蛇頭1個(酒浸),蜈蚣1條(酥炙),全蠍1錢,草烏1個(去皮尖),麻黃(去節)1錢,朱砂1錢半,腦子1字,麝香1字。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潮作不定,心肺中風。

保安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三。 組成:香油3斤,木香半兩,木鱉子2兩,當歸1兩,赤芍藥2兩,白芍藥3兩,白芨末10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黃丹8兩,柳枝25根,桃枝14根(各長2寸半),沉香1錢半。 主治:男子、婦人癰疽發背,疔腫瘰癧瘡癤,諸般腫毒異證。

保安膏, 出處:《理瀹》。 組成:川烏4兩,草烏4兩,蒼朮4兩,羌活4兩,钗斛1兩,川芎1兩,當歸1兩,白芷1兩,麻黃1兩,防風1兩,細辛1兩,荊芥1兩,首烏1兩,全蠍1兩,天麻1兩,藁本1兩,生甘草1兩,薄荷1兩,雄黃5錢,朱砂5錢,兩頭尖5錢。 主治:開提發汗。主治:諸風疼痛及破傷角弓反張,蛇犬金刃傷出血。

保安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當歸(切,焙)1兩,附子(去皮臍)1兩,川芎1兩,防風(去叉)1兩,白蘞1兩,升麻1兩,細辛(去苗葉)1兩,側柏1兩,萆薢1兩,桃仁(去皮)半兩,甘草半兩,桑根白皮半兩,垂柳枝半兩,白芨半兩,黃耆半兩,白芷半兩,白僵蠶半兩,鉛丹(研)5兩,雄黃(研)半兩,麝香(研)半兩,硫黃(研)半兩,杏仁(去皮)3分,丹砂(研)1分。 主治:一切瘡腫。發背,瘰癧,瘻瘡,疽瘡,風腫,乾癬,奶癬,腎癬,發鬢,發腦,發牙,蛇蟲咬,折傷筋骨,箭入骨,喉閉,難産並胎死腹中,血氣衝心,及諸惡瘡,數年不痊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